从3000亩
荒山
到5星级
农庄
彭山庄园
是如何
设计运营
的?
目前,随着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在全国的持续升温,“
共享农场
”的孕育空间正在慢慢变大。
共享农庄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为主要载体,以各类资本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为建设运营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业和民宿共享为主要特征,通过“
互联网+现代农业
”技术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经营新业态。
彭山庄园,15年前是一片3000亩荒山,经过不断迭代发展,成为湖南首个收门票的度假庄园,2016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休闲农业示范园、湖南省五星级农庄、湖南省城头山地质公园。2017年获评“
中国最美休闲庄园、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基地
”。
彭山庄园景区内部由湿地公园、彭山森林康养、省级地质公园、园林绿化苗木基地、青山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组成“三园二基地”格局。年游客数量超过50余万人,景区年收入数千万余元。
彭山庄园,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西,被称之为澧州古城的后花园。周边有澧州古城、澧州城头山4A级风景区,湖南涔槐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资源。
彭山也位于
常德旅游大三角的枢纽位置
,与城头山遗址公园、千年古刹钦山寺、澧县文庙被旅游专家誉为“
澧县四大景观
”。总体来说,
旅
游资源集聚效应良好
。
彭山景区距离常德市区约85公里,车程1小时左右,距离张家界约160公里,2小时40分车程,比邻国道,省级公路贯穿全境,
交通通达度较好,出行方便
。
2002年以来,彭山景区内逐渐开发了原乡梦体验区、生态氧吧、户外游乐、亲水、民俗文化、禅修文化共六大功能体验区,集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休闲游乐、科普教育、民俗文化、水果采摘等功能于一体。
重点突出农业观光体体验、休闲娱乐、科教等内容,打造城郊农业休闲旅游业态。
根据规划区的自然地形及现状用地条件,主要将彭山景区规划为原乡梦体验区、游乐体验区、民俗文化体验区、禅修文化体验区、生态氧吧体验区六大功能分区。
原乡梦体验区以“吃、住、娱、育、购”为一体,业态丰富。
亲水体验区以澧水为中心快乐向前冲影视基地、观光画舫船、快艇、露营、烧烤等多种项目。
游乐体验区 由多个“植物园”和“动物园”、炫目刺激的“过山车”“蹦极”、“摩天轮”、5D影院等众多游乐设施组成。
民俗文化体验区各种民间工艺加工而成原汁原味的农产品,体验传统的舂米劳作和腊肉、木油榨、打糍粑、磨豆腐、酿酒等民间制作工艺,感悟中华祖先的勤劳与智慧以及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禅修文化体验区有思王祠、娘娘殿、革命烈士墓原址等。
生态氧吧体验区气温适中,植被茂盛,水质优良,空气清新,富含大量负氧离子,山水相连,动静相依,素有九澧天然氧吧之美誉。
景观设计有传统的亭、台、楼、阁、廊、榭等景观建筑,以赏景和组景为主,实用美观,与华诚彭山庄园的自然景观、人文底蕴相协调,保持本地乡土建筑的景观建筑形制特色。
彭山庄园,最值得借鉴的是其建设和运管管理思路,在基础项目建设阶段,通过“
客人投资,我们运营
”的方式与旅行社、优质客户合作,搭建餐饮、住宿、游乐设施等基础配套业态,通过
“众筹”模式进行后期运营资本募集,与投资者共同投资,共同盈利
。彭山山庄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处处体现着“共享”的思维方式。
彭山脚下有一个两千亩的湖面,准备增设游轮项目的运营。但是一条游艇需要三百万投资,钱虽然不多,庄园也完全有实力购买,但是购买后如何保证客源生生不息,谁也没有办法打包票。
刘连华找到10家旅行社,让每家出资30万,然后可以享受10年免费使用权,旅行社方面一下就答应了,因为他们只要稍稍算一笔账就发现,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好生意。
就这样,刘连华不仅解决了游艇的投资问题,还解决了项目的
客源问题
。更重要的是,旅行社带来的人群,在庄园内还会产生大量的餐饮、商品购买以及其他项目消费。
而游轮项目的操作,只是整个华诚彭山庄园的一个缩影。事实上,整个庄园的几乎所有项目,都是利用类似的模式来操作。比如庄园的摩天轮观光项目,刘庄主也没有自己投资,而是
采用平台化合作的模式
。
整个项目投入约50万元,由外来投资者进行出资,项目所有权归属庄园,
5年内的收益由双方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
。5年之后,项目完全归庄园所有,如果投资方愿意继续经营,则双方重新拟定利益分配比例,继续合作。
在建设彭山的时候,刘连华以一亩地为单位租赁出去,期限是三十年,一次性收回三十万元,并允许租赁者在这一亩的土地上建设小木屋,但是面积不超过五十平方米。在此基础上,刘连华实施了租赁者在三十万元的租赁费用一次性缴清后,每年返给租赁者一万元,分三十年还清的措施,吸引租赁者。
此外,房子建设好之后,每年给租赁着两个月的居住时间,其余时间均由公司经营打理,利润分成。
刘连华发布
众筹建设了餐厅
,并精选出一批优秀的员工,把
餐厅的众筹份额作为一种福利让员工参与进来
,除了员工之外,众筹的
主体还包括餐饮的供应商、消费流量大的客户、以及自己的亲戚朋友
。
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就筹集了两百五十万元。而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获得了稳定的客源,而且因自己出资建设餐厅的缘故,员工自身的积极性得以调动,整个餐厅更加富有生命力。
这样,
庄园与投资者之间,就是超市与柜台、网站与店主的平台化合作关系。
这种关系的合作,几乎颠覆了以前庄园、景区一个投资者,大小项目和事务统一管理和营运的模式。
庄园的
有机水稻项目
,
更是将平台化和共享概念发挥到了渠道的价值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就是农产品成熟后,通过广告的渲染,卖给用户。这种方法一方面营销成本高,另一方面销售有一定的风险性。更重要的是,有机产品的推广,一直存在着信任问题。
刘连华采用的方式是:23800元的价格,用户可以买到10年的大米,庄园每个月配送一定数量的大米给用户。同时,用户还以享受到庄园门票的减免待遇。
对于用户而言,如果算账的话会发现,这样的价格非常划算。而对庄园而言,几乎处于零利润状态。但是在刘庄主眼中,则是另外一个算法。
一方面,这些用户无疑将会是庄园的
高粘性客户
,另一方面,这些精准客户的大米配送,还会
顺便搭售一些自己产品
。更重要的是,这些高净值客户的存在,还成为一些类似农产品极佳的推广渠道。
现在,很多品牌商愿意把自己的产品样品赠送给客户,甚至给庄园付出一定推广费用。而对于庄园客户而言,凭白获得一些五谷杂粮之类的赠品,都以为是庄园的心意,从而对庄园产生感谢之情。
庄园该不该收门票,是目前业界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很多庄主担心不收门票,会造成“往来有白丁”,对庄园环境破坏严重。一旦收门票,就会立刻门可罗雀。而在彭山庄园,门票经济被演绎出新的价值。
在刘连华看来,精心打造的庄园应该收取门票,但不应成为过分关注的一项收入,而应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把它变成拉动客流的一种手段。之前,华诚彭山庄园的门票定价是40元。
刘庄主采用“
异业联合
”的方法,和KTV、商场、银行等有大量高消费客户的单位进行合作,
免费给他们的客户赠送门票,唯一条件就是要他们客户的联系方式
。
同时,还针对“
异业联盟
”的大客户,赠送一些年卡,这些年卡可以自用,可以带朋友,还可以赠送给其他人。如此下来,虽然在门票上,
庄园没有形成规模的营收,但是这些拿到门票的人,多数会选择前来庄园,从而形成消费上的营收
。这些收入以及延伸形成的收益,要远远大于门票。
除了这些常规途径,华诚庄园还发起了“
认购一棵树
”活动,推出5000张售价为一万元的绿卡。认购者,不仅可享受终身免门票,并获赠超过一万元的农庄产品,还能认购庄园内的一棵树,树上可以挂上单位名字,在巨大的客流中形成品牌露出。虽然1万元的售价着实不便宜,但超多的延伸价值,使得该卡一周内销售一空。这些收入,
不仅为农庄解决了绿化问题,还收揽了相当一批的高消费群体
。
周末彭山汇:
每个周末,聚集一群上班族在一起吃喝玩乐,放松心情、释放压力,过好两天慢时光。
彭山约饭:
主题是在一个神奇的线上社交平台,线下组织吃一些“稀奇古怪”的食物。让参与者每次就餐都有人陪伴,让饭局有得聊,有得玩,有得看,让吃货的生活变得简单精彩。
端午屈原祭祀大典:
澧州是屈原行吟澧水时的核心地带,而屈原的千古名句“沅有芷兮澧有兰”所描绘的正是彭山脚下的澧水沅洲。彭山每年端午举办屈原祭祀大典,不仅完成对屈子文化的宣传,而且也向广大游客展示彭山中华传统礼仪,弘扬民族文化。景区从而赢得美誉。
通过以上多项营销活动,以及诗歌、散文、摄影等大赛相继的举办,不仅为景区带来更多的人气,也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底蕴。
做为一个多产业融合的综合体,
休闲农庄一“出生”就决定了其平台化的宿命
。如今不少庄园出现的缺资金、缺人才、庄主很忙很累等状况,本质上,都是平台化缺失的后果。
彭山庄园的模式,或许有特殊性,但其
平台化、共享化的经营思维
,对于绝大部分庄园而言,都有着诸多可借鉴的共性。
未来的竞争不再只是个人的运营能力,更多的是跨资源的整合能力。
因此,我们作为一线农创人,更应该抱团起来,彼此之间交换资源、交换产品、交换客户,用共享和互联的方式,实现农创事业。
休闲庄园对于庄主的考量,不再是辛勤努力,不再是某个单项技巧,甚至不再是所谓的匠人精神,而将是大平台格局下的资源整合能力。
视频展示
▲澧县本土首部原创音乐MV《彭山之恋》丨时长4分24秒
小结
乡土田园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彭山庄园生态环境优良,山、水、洲融为一体,目前已被评为国家AAAA景区、国家五星级休闲庄园,年游客接待量达30万人次。
随着彭山庄园的全面建设与农产品开发,必将推动彭、钦、艳旅游风景区周边农村及澧县旅游产业的发展。
转自乡土田园
项目当前处于哪个阶段?
1、
意向介入阶段
想介入但不了解项目发展前景,以及是否适合自己做,想要系统学习了解
2、
初期拿地阶段
对项目有初步构想,需要与政府谈判取地,但不知道如何立项及资源整
3、
项目进行阶段
已完成取地,但不清楚下一步如何落位推进,找了不少机构,效果不理想
4、建设落成阶段
项目已落成,但没达到预期效果,不知道如何盘活,投了不少钱,进退两难
操盘手面临的难题
取地难
如何和政府谈合作条件,签订有价值的协议?项目如何申报立项?和村集体签署流转协议哪些有效?
实操难
参加不少学习,依然没思路?开发商/产业类公司如何操作该类项目?没有文化产业/山水资源的项目如何操作?
融资难
如何拿到政策性银行资金?民营企业如何找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联合投资?自投资金占比多少为宜?
运营难
已经“入坑”如何盘活?如何打造自己的IP?项目如何招商引流制造爆点?如何打造四季全时爆款?
乌龙入坑
没有策划 生搬硬套 创新过度 只玩概念 盲目选址 缺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