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T中文网
FT中文网是英国《金融时报》集团旗下唯一的中文商业财经网站,旨在为中国商业菁英和决策者们提供每日不可或缺的商业财经新闻、深度分析以及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大厂人,疯狂拼好假 ·  2 小时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字节跳动,7个亿悄悄加码医疗 ·  22 小时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千亿阿里云谋变,吴泳铭狂飙基建 ·  22 小时前  
黑龙江政务  ·  更大力度!中国稳外资20条发布 ·  3 天前  
黑龙江政务  ·  更大力度!中国稳外资20条发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FT中文网

英伦传统出版业能否突围经济周期?

FT中文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25-02-23 08:30

正文


张璐诗:当黑胶唱片市场因消费者的情怀和体验而复苏,实体出版市场能否同样迎来回暖之日?




文 |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张璐诗 Lucy Cheung




今年的国际布克奖和布克小说奖尚待启动,但两个奖项的评委阵容已先出炉。人们发现,历来在英国文坛地位崇高的布克小说奖,今年评委名单中赫然出现了美国好莱坞明星Sarah Jessica Parker的名字,国际布克奖评委的阵容里则包括了英国创作歌手Beth Orton。这种逐年重视跨领域文化视角的趋势,先不说评委自身的文学鉴赏水平,此举明显是文学奖希望借助公众人物的号召力,扩大对不同背景读者群体的吸引。


布克奖的获奖作品和提名书单,往往成为文学爱好者和读者的购买参考。往届许多布克小说奖得主的作品,比如石黑一雄的《远离尘嚣》、迈克尔•翁达杰《英国病人》等书籍,都曾在得奖后短期内成为畅销书。去年的布克奖结果颁布后,得奖作品《轨道》立即铺满了伦敦各大书店最醒目的位置,比如人流密集的滑铁卢车站内书店,人们等车时一眼就能看到。在奖项的曝光效应之下,公众对高质量文学作品也提高了关注度,直接助推了实体书的销量,因而提高独立书店、出版商的收益。


然而即使文学奖对实体书市场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整体市场的下降趋势仍反映了更深层次的行业挑战。比如 ,英国去年12月的月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增长0.4%,这波令英国人民感到“意外”的增长,主要受到节日期间服务业市场的推动;与此相对的是出版行业活动下降了5.7%,拖累了经济增长。


延伸一下阅读就会发现, 英国的实体图书市场在去年整体下降了0.6%,与2023年相比,销量下降了1.7%。反观电子书和有声书,去年上半年仍呈现增长趋势。尽管电子书和有声书推动了文学消费的数字化,实体书的销售仍然是许多文学奖项评选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在奖项评选期间,一些作品的实体版也许会受到书店的重点推广,从而形成口碑效应,甚至间接影响评奖的倾向。因此反过来看,过去常被视为“象牙塔”的文学奖,如今连年请来演艺界人物担任评委的做法便不难理解。


英国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最受尊敬的图书出版地之一。由于英语的全球普及、英国出版行业的声誉以及本国版权法的强大支持,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出口国。出版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并存。根据图书专业媒体“The Bookseller”的数据,尽管去年英国图书市场中的非虚构类图书销量有所下降,虚构类的图书销量却创下新高,图书市场因而得以整体保持稳定。


从BookScan UK Total Consumer Market (TCM)(图书销售数据监测系统获得的图书市场总额)的报告中可见,虚构类图书占据了英国畅销书单前十名中的九个席位,榜首图书是电视主持人理查德•奥斯曼创作的侦探小说“We Solve Murders”。从类别层面来看,继漫画小说在2022年脱颖而出之后,小说市场的广泛增长值得注意:浪漫小说与家庭小说、历史与神话小说、科幻与奇幻小说在英国均创下销售额新高。奇幻、浪漫、犯罪与惊悚元素,以及文学小说的混合,显示出当前小说类书籍的多样化市场需求。


英国的出版行业有一个内在的季节性规律,每年如期而至。比如每年一月,圣诞节大吃大喝的氛围刚过去,健康、减肥、戒酒等话题的书籍就会成批出现。二月情人节临近时,书店则上市了一波关于人际关系、爱情与心灵成长的书。三月的主题是国际妇女节和英国母亲节,“母亲回忆录”或女性主义的作品大概都会热销。到了四月,英伦回暖,关于园艺的书籍将迅速增加出版量。五月,大家陆续开始计划夏季旅行,因此旅游与自然写作的出版市场开始火热。六月,英国人民开始重启花园里的烧烤炉,烹饪书籍也将再度成为焦点。


另一个可以预测出版节奏的是每年的文学纪念日。2025年比较重要的文学纪念日是简•奥斯汀诞辰250周年,影视剧和出版界估计都会出现一波与她相关的新作。今年还是二战几个关键胜利的80周年纪念,历史题材的书籍估计也将迎来一波出版高峰。


这一切的背后,传统出版商的压力仍然不小。随着自出版市场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作者选择绕过传统出版公司自行出版图书,这种趋势无疑影响了传统出版商的销售业绩。业内变化意味着传统出版商必须更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特别是随着伦敦这个全球出版中心的竞争愈发激烈。企鹅兰登书屋、哈谢特等大型出版商依然主导着市场,也仍然竞相争夺畅销书和知名作家的版权,以维持自身的市场份额。


总体来看,尽管面临着市场放缓和经济压力,实体书市场的回暖迹象仍然可期。虽然去年市场有所下降,但在过去五年,几乎所有印刷书籍市场的领域都有所增长,这样看来,特别是在虚构图书类别和社交媒体推广的推动下,实体书市场有望恢复增长。


另一方面,我在实体唱片出版市场方面观察到一个或许能为实体图书出版业带来启示的现象:在流媒体主导的数字时代,消费者对“古早”实体媒介的需求似乎出现了回升,这一点在黑胶唱片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去年底,我在伦敦西南的百货公司里看到原已倒闭的一家实体唱片店HMV重新开业,感觉有点意外。像HMV这样的唱片连锁店曾在数码音乐的攻势下屡次破产,但在2023年,它重返伦敦牛津街,并且在英国的门店数量开始回升,证明了实体唱片市场的回暖趋势。同样,英国百货公司John Lewis近期决定与独立音乐零售商Rough Trade合作,在部分门店及在线平台销售黑胶唱片,也验证了这一趋势的延续。根据英国唱片业协会(BPI)的统计,2024年英国黑胶唱片销量达到670万张,同比增长9.1%,创下三十年来的新高。同时,John Lewis店内的唱机和唱片播放器销量也增长了17%。


这一趋势与近年英国实体书市场的发展趋势也不乏可比性。虽然电子书的销售额在整体图书市场中持续占据20%至25%的份额,但对精装书和限量版等高质量图书的需求却也在回升。消费者对于纸质书的偏好与对黑胶唱片的需求相似,除了考虑到收藏品的价值外,触感和“沉浸式体验”也成为了数字出版难以替代的优势。黑胶唱片市场因消费者的情怀和体验而复苏,实体书市场依托文化消费趋势和独立书店的复兴,相信也能等到回暖之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精选

简•奥斯汀时代的爱情:关于情感的浪漫与角逐


商业财经 国际视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21世纪商业评论  ·  大厂人,疯狂拼好假
2 小时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字节跳动,7个亿悄悄加码医疗
22 小时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千亿阿里云谋变,吴泳铭狂飙基建
22 小时前
黑龙江政务  ·  更大力度!中国稳外资20条发布
3 天前
黑龙江政务  ·  更大力度!中国稳外资20条发布
3 天前
浙江市场监管矩阵  ·  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即将来临
7 年前
谷歌开发者  ·  GDG广州助力移动开发者出海沙龙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