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6月,国务院就提出,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我国应扩大自主品牌产品消费。
业内人士指出,拉动自主品牌消费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设立品牌日只是其中一步,未来还需落实对消费品质量的评测标准,不仅要提升自主品牌消费品的知名度,也要保证品质、性能与口碑,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
据了解,去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品质,讲究品牌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体验式消费特点。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当时就提出,我国应该树立自主品牌消费信心,发挥品牌影响力,扩大自主品牌产品消费,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设立“中国品牌日”,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重点出入境口岸设置自主品牌产品展销厅,在世界重要市场举办中国自主品牌巡展推介会,扩大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实际上,扶持自主品牌的工程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2008年3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位联合印发《关于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支持一批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但在发展中有困难的老字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挖掘文化内涵,以体制、经营、技艺创新为重点,吸收各方资源参与,培育新的增长点。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告诉记者,要想达到拉动自主品牌消费的最终目标,仅仅依旧挖掘企业内涵、设立品牌日还不够,我国还必须在消费者最关心的品质、性能、口碑、科技感等方面有所作为,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提出,目前我国供需错配明显,品牌竞争力不强,消费环境有待改善,国内消费信心不足,制约国内消费增长,甚至造成消费外流。未来,我国重点领域的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要达到95%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消费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