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痛风是个慢性疾病,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与之长期相处,相处即有相处之道。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治疗痛风,
健康头条
(微信号:baojiandaifu)
整
理了 5 个常犯的错,希望大家能避免。
有的朋友是体检或偶然一次检查时,发现高尿酸的。此时,可能并没有关节疼痛等异常,有的朋友可能就想了「反正不痛不痒的,有啥好怕的嘛」。其实,这种观点十分危险。
高尿酸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短期内控制不佳的话,身体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长此以往,高尿酸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会日积月累,并逐渐显现出来。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痛风发作、关节疼痛,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但在医生眼里,关节疼痛还是小事,比疼痛更可怕的是长期高尿酸导致的关节侵蚀、肾脏损伤甚至肾衰竭等。
如果等痛风石或肾脏损伤已经形成了,再来治疗,通常就很被动了。痛风石太大常需要手术去除,而即使去除了,关节功能也很难完全恢复。而如果出现了肾衰竭,就得考虑透析等治疗。
对于高尿酸、痛风的朋友,需要检查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肝功能、肾脏 B 超等。
无论是已经在服别嘌醇、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的,还是尿酸高但没有达到用药标准的,都需要定期复查血尿酸等指标。
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病友,每 3~5 周要复查一次血尿酸,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复查血肌酐、尿素氮、肝功能等。通过这些检查,医生才知道:
现在的药物效果好不好?需不要增加、减少药物用量或者换用其他药物?
药物有没有对肝肾造成伤害,需不需要及时停药、换药、减量......
而对于没有达到用药标准的朋友,也需要定期复查血尿酸等。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疾病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在很多病友眼里,痛风就只是关节疼痛。痛就吃点止痛药,不痛时就不管。这是典型的「治标不治本」行为。
痛风的根本问题是高尿酸血症,只有把尿酸降下来了,才能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减少高尿酸对身体造成伤害。
通常建议,没有痛风石的病友,要把血尿酸降低到 360μmol/L 以下;有痛风石的则要降到 300 μmol/L。
更有的朋友,不按医生的建议服药,觉得「吃药伤身」,把降尿酸药当止痛药用,痛的时候吃一点降尿酸药。结果就是疼痛没止住,尿酸也没能降下来。
改革开放前,患痛风的人是很少的,痛风还被称作「帝王病」「富贵病」。
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出门有车,吃饭有肉」的生活越来越普遍,与之相伴的就是痛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高发。
从某种角度讲,痛风就是个「生活习惯病」。高嘌呤、高油脂等食物大量摄入,缺乏运动,生活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和痛风的发病都密切相关。所以,要想治痛风,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都缺一不可。
通过降尿酸药物降低尿酸的水平,减缓或阻止高尿酸对身体造成伤害,从而给身体提供良好的恢复条件。当然,在此期间,如果不注意调整生活方式,身体也就不容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