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g
Omega-3脂肪酸
胶囊(包含330mgEPA+660mgDHA),3年后70岁+老人生物衰老时钟“倒退”
2.9个月
Omega-3+VD
(每天2000IU)+
力量训练
(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效果更好,可“倒退”
3.8个月
对第二代衰老时钟逆转效果
优于“挨饿抗衰”
,对一般人来说
更好坚持
Omega-3脂肪酸和VD
补充剂
的挑选注意事项看最后
朋友们,最近有一篇发表在《自然》(Nature)子刊《自然·衰老》上的研究引起了营养界广泛的讨论,我熟知的营养健康圈的博主们也都在说它,我看了也很想给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用那种只管吸引眼球的自媒体标题来概括,大概是这个画风:
“维生素D、鱼油和简单居家运动三管齐下,竟能‘逆转’DNA年龄!”
“实验数据揭示:坚持3年,衰老速度最高减缓近4个月!”
发表在
顶级期刊子刊
,扣着当下大家非常关注的
抗衰老话题
,又涉及非常火的保健品,确实很难不关注。
这项研究聚焦在补充
维生素D、omega-3脂肪酸
和
居家力量训练
这3个因素对老年人生物学衰老的影响,研究的样本共包括
777位70岁以上老年人
。
补充omega-3脂肪酸单独就可以减缓生物年龄衰老,而3个因素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当我们用
“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脆皮大学生”
之类的话来调侃年纪轻轻身体差的人时,就已经暗含了我们也知道,有时侯健康状况和身份证上年龄并不完全相符。
这种差距确实存在,所以在衰老研究方面,科学家使用
“生物年龄”
的概念,从分子水平评估衰老程度,建立一套更贴切的“衰老时钟”(表观遗传学时钟)。
第一代时钟
主要基于DNA甲基化模式,通过读取岁月在你DNA上留在的“划痕”(甲基)来计算生物年龄,尽管它能准确预测时间年龄,但在预测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表现比较弱,可以说只有“
报时
”功能。真正能精准预测疾病风险的,是后来整合了临床数据的第二代时钟。
第二代
时钟大升级,结合了DNA甲基化数据与血液中的生化标志物或吸烟史等等信息,再用数据模型去计算,整合后,它对于
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及寿命的预测效果极大提升
。
第三代时钟
更厉害,人称“衰老速度时钟”(DunedinPACE,Pace of Aging),不关心你今年几岁,只关心你一年老了几岁,基于器官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量化衰老速率
。
这项研究重点采用了
第二代
的3个时钟指标
(PhenoAge、GrimAge、GrimAge2)
和
第三代
的1个时钟指标
(DunedinPACE)
,对比了研究对象在3年的干预下这些指标的变化。
一力逆转3个衰老时钟
每天1克Omega-3脂肪酸
这些年风头正盛的Omega-3脂肪酸
(包括我们熟悉的EPA、DHA等)
,这下真的可以扯着嗓子喊一句:
我,真的能“抗衰”了!
(提醒,如果是真的产品这么宣传很可能是违法的)
研究发现,持续3年每天补充Omega-3脂肪酸,让4个“衰老时钟”里的
3个都出现了显著倒退
。
以第二代时钟PhenoAge来看,补充3年后的生物年龄倒退程度约相当于
2.9个月
,从第三代时钟来看,衰老速率也小幅减缓了。
研究中具体的服用剂量是
每天1克
的Omega-3脂肪酸胶囊,其中包含
330毫克EPA
和
660毫克来自藻类的DHA
。
尽管数据看起来不大,但这代表着从
分子层面实锤
了Omega-3脂肪酸的减缓生物衰老作用。
Omega-3脂肪酸也可以写作n-3脂肪酸或ω−3脂肪酸,它是一类我们人类不能自己合成,
必须要从食物中补充的必需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有很多种,在人类食物中常见且对人体健康证据多的主要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以及可以少量转化为前两者的α-亚麻酸(ALA)。
吃
深海鱼
(比如大西洋鲑)是补充Omega-3脂肪酸的捷径,但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大部分人饮食中Omega-3脂肪酸的来源较少。关于补充剂的信息,可以往后看。
补充Omega-3脂肪酸+居家力量训练,或者Omega-3脂肪酸+补充VD,3年让生物年龄倒退约
3.3个月
(以PhenoAge计算)
如果Omega-3、VD、居家力量训练
三管齐下
,3年让生物年龄倒退约
3.8个月
(以PhenoAge计算)
其中补充维生素D的具体剂量是
每天2000 IU
,而居家力量训练的标准是
每周3次、每次30分钟
。
大家都听说过“挨饿”能够抗衰老的理论了吧?那么两者相比,效果有什么差异呢?
同样发表在《自然·衰老》上的近两年“挨饿抗衰”研究中,健康成年人(BMI正常或轻度超重)降低25%的热量摄入持续两年,
并未观察到二代衰老时钟(PhenoAge和GrimAge)的显著变化
[2]
,但新研究中无论是单独补充Omega-3还是三者结合,都观察到二代衰老时钟的显著倒退(3年倒退2.9-3.8个月),这或许意味着在疾病发病率、健康寿命和全因死亡方面的减缓效果
优于“挨饿抗衰”
。
对于一般人来说,吃补充剂以及一周3次的居家力量训练,可能比持续的热量限制
更好坚持
。
首先,“生物年龄”并没有什么金标准,这个研究只是应用了目前该领域最先进的“衰老时钟”们,并且测量了多个指标,但这也不能说就真实展现衰老进度图的全景了。
再者,研究只对比了3年前后的变化,无法预测更长期限的效果。
另外,研究对象是相对比较健康且活跃的70岁老人,结果仅代表他们身上的效果。比如也有很新的荟萃分析发现补充维生素D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这可能因为其中包含的研究对象本身就是心血管风险高的个体
[3]
。
还有,参与研究的样本在研究开始时血液中的Omega-3脂肪酸含量不高(可能因为全部来自内陆国家瑞士),所以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这个研究显示单独Omega-3脂肪酸效果就很不错了。
不过,即便存在研究人群和测量方法的局限,这项研究呈现的Omega-3脂肪酸在分子层面的抗衰效应还是算挺
亮眼
的了,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那接下来再补充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如果想吃Omega-3和维生素D补充剂的话,怎么选。
Omega-3脂肪酸有很多,但EPA和DHA是直接参与人体生理功能的关键成分,而像α-亚麻酸这种需在体内转化为EPA/DHA后才能发挥作用,转化效率通常较低。
所以我们可以
直接比较每粒胶囊中EPA和DHA的总毫克数
,选多的。
另外,选择
高浓度鱼油
(如60%-90%浓度),可以减少摄入其他不必要的脂肪,也不用一天吃很多粒。
鱼油
是最常见的Omega-3来源,一般认为重酯化甘油三酯(rTG)和甘油三酯型(TG)的吸收利用率要高于乙酯型(EE)
[4]
。鱼油的缺点是原料可能含有一些海洋污染物,不过大多数优质产品会加提纯处理以降低这些风险。
磷虾油
中的Omega-3主要以磷脂形式存在,这种形式生物利用率高于甘油三酯,同时磷虾油还附带虾青素等有益成分,并且由于磷虾生活在食物链底端,污染风险比鱼低
[5]
,因此近年来也很受关注。但磷虾油成本较高,当然价格也贵。
藻类
来源的Omega-3中DHA占比大,对于素食者或者对鱼虾过敏的人是一个可选项,其原料在可控的环境下培育,因此污染风险低
[6]
,但价格同样较为高昂。
总体来说
纯度是必看的
,其他方面看个人需求、预算和饮食偏好综合考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