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舌电影
坚持原创,只说真话——信毒Sir,有好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 看齐 l  ·  成龙,突传消息! ·  2 天前  
l 看齐 l  ·  成龙,突传消息! ·  2 天前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南京传媒学院2025年人才招聘公告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毒舌电影

有一种演员,能改变国家

毒舌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6-12-17 23:11

正文

最近,韩剧《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刷爆Sir票圈。


自《釜山行》后,评论区又被“ 求写孔刘 ”的留言霸屏了。


本来,对于你们定期更换的欧巴男神,只看内涵的Sir向来笑而不语。


但,你们这次的老公,还真有点不一样。


他可能是韩国最固执的演员


所以这趟车,Sir开得心甘情愿。


也许有人还习惯于他的旧译名“ 孔侑 ”,但不管他名字怎么拼,你肯定熟这张脸——




2016年,有人说是“孔刘年”。一年主演三大片:文艺片 《男与女》 、商业片 《釜山行》 、抗战片 《密探》




到了年底,又来一部爆款韩剧《鬼怪》。


妥妥全年霸屏的节奏。


1979年出生的孔刘大叔,怎么说爆就爆了呢?


等Sir扒完他的演艺经历,你就明白了。


开门见山, 孔刘身上长着一块反骨,而且直到现在,都没扳过来。


他是一个天生 “不合作” 的艺人。


首先,长得就不合作。


估计迷妹又要急了,wuli孔刘是模特出身,外型没得说!


你还真别说,模特的长相和大众审美的明星脸,真不是一回事。


不信你仔细看他,长得多个性:单眼皮、粗眉毛、脸还大。




第一眼根本 不是传统的韩国美男啊。


2001年,KBS电视台为韩剧《学校4》选秀挑角色时,导演一开始就完全没看上他……


但孔刘固执啊,落选半年后的一天,他偶遇导演,硬着头皮上去自我推销。


导演心想你谁啊。


结果还真被他求到,凭 《学校4》 一个 青涩 的小角色,进了娱乐圈。


是真的很涩……



谁还没个年轻的时候


演技神马的无从说起,能把本色演出来几分就不错了。


出道后几年,孔刘出演的无一例外是青春偶像剧里的小鲜肉——



《间谍女孩》《饼干老师星星糖》《美好的一天》


一路 到了28岁,还在鲜。


2007年的偶像剧《咖啡王子一号店》,被视为孔刘真正走红的起点。


但事实上,在此之前,他已陷入严重怀疑人生的阶段,“自己作为演员,是否走在正路上?”


当一个偶像不是他想演戏的目的。


他曾天真地跟经纪公司提出,想在服兵役前“拍两部独立电影、艺术电影”。


但在新秀辈出的韩国演艺界,一张不出众的脸,好不容易混熟了,跑去拍没流量的独立电影,再去服兵役,这么一长串做完……


谁还认识你。


经纪公司不容商量, 《咖啡王子一号店》,必须上。


拗不过经纪公司,孔刘只能硬着头皮演。


所以,当你们被这些深情四射的吻戏




这些令人倍感羞耻的台词感动得死去活来时:


我喜欢你

你是男人也好

是外星人也好

我都不管




孔刘心里其实正在不爽。


他一边演,一边在进行激烈的自我思想斗争,“无来由地悔恨过去。”


导演李允贞就看出来了:


这人好自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带他演戏。


孔刘在剧中饰演一位直男咖啡店主崔汉杰,他被女扮男装的女主 (尹恩惠 饰) 先掰弯、后掰直……


一开始,自以为喜欢男人,一直在纠结、挣扎。


看到“男二”,按捺不住感情偷偷亲上去,也小心翼翼、满含泪光。




当得知“男二”其实是女一时,原本预期的爱情崩溃。


回答我 混蛋 你是女人吗

我问你是不是女人




孔刘把求之不得的欲望和痛苦,演得过火,甚至盖过了偶像剧的单纯和甜蜜。


到后来,甚至孔刘一在片场出现,剧组的气氛就会变沉重。 他曾为了拍好吻戏,很没风度地对几个围观高中生大喊大叫。


这一幕他多年后仍然念念不忘,以至于当众道歉。


当时我正处于非常敏感的时期


tvN专访节目,百度孔刘贴吧翻译,下同


天意弄人,“不合作”出演的《咖啡》反而一路开挂,进一步 强化孔刘想撕碎 #偶像#小鲜肉# 标签。


孔刘对此无能无力。


我最大的烦恼是与现实的妥协 。因为我总没有机会出演我想演的作品,即使对作品不满意,首先也必须顺应这种命运。


好在,命运对他还是仁慈的。


当他正处在演艺之路最焦灼的选择时,两年兵役适时接管了他的人生。


对不少韩国男星来说,兵役是道坎,在孔刘这,却是大转机。


服兵役时升任兵长,上司送他一本作家孔枝泳的小说《熔炉》作贺礼。


是的,正是那部“改变了韩国”的《熔炉》的原著小说。



故事讲的是韩国一所聋哑学校内,教师仁浩发现聋哑儿童被校长和教职员性侵,由此连根拔起成串黑幕。


孔刘描述,一开始觉得他 (主人公仁浩) 是个“神经病”,但,越看越怜悯。


就像头脑被轰炸,完全无法思考,心智更一直持续处于这激荡之中…… 忍不住向自己发问:这样的你又活得有多认真呢?


还服着兵役的他猴急让经纪人去看小说。


服完役,立刻筹划买版权、拉投资、为拍摄许可奔走、并自告奋勇当主角。


如今回过头,我们大概能理解他的激动——


戏里,主角仁浩是个loser,老大不小,还要靠家里卖房,给自己买个工作,在聋哑学校夹尾巴做人。


—您是在要钱吗

—那你以为老师这个位置是白给的啊




戏外,孔刘也处于迷茫期,而立之年,不想演偶像剧的他反而成为偶像专业户,角色被定型的同时,还常因为硬脾气被人数落不懂变通。


与角色不谋而合的际遇让孔刘心有戚戚焉。


不是吗,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挫败才是生活的家常菜。


就像故事里的仁浩,一开始发现校长的暴行,却在母亲的训斥面前低下了头。




你连卵都没有,拿什么击石。


这种对个性的宰杀,对正服兵役的孔刘,体会更深。


当时我正在军队, 生平第一次处在集体主义远比个人意见更为重要的环境里。


手眼通天的施暴者、助纣为虐的同谋、沉默的大多数以及没有公道的法庭,阴暗的聋哑学校是个“熔炉”,社会又何尝不是。



他和他的角色都正面对牢不可破的现实壁垒。


从这层意义上, 《熔炉》是教师仁浩的呐喊,也是孔刘的一次呐喊。


从屈服现实,到忍无可忍,到奋起反击,再到最后全力一搏。



绝地反击一定就会有效?


不一定。


别忘了《熔炉》最后——法庭审判难以给予受害者应有的正义之后,被性侵的小男孩民秀自杀了。


仁浩把灵堂开在法院门口,身着黑衣,抱着死去孩子的牌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