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
不知你们对于城市中的老建筑是否会怀有特殊的感情呢?今天我们在阿姆斯特丹的拍摄已经如期开始,而对于刚刚离开的巴黎却仍有几分不舍。尤其是大街小巷中那些中世纪遗留下的建筑物,更显示出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底蕴。
在一直以来的概念中,老建筑与城市的发展永远是站在对立面,似乎只有拆除才能继续向前。但是对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巴黎却给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那些看起来气派无比的哥特式建筑内部都进行了改造,看起来完全是一片现代主义的室内装修风格。
这一次,我们精选了15个由老建筑改造而成的店铺,它们有的售卖面包,有的售卖书籍,但是无一例外的是都拥有一个废弃建筑的前身。古旧的外表与精致的内部搭配有种别样的美感,而其独特的“身世”也给店铺增添了不少韵味。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台长
花园改造计划
PHOTO - Innauer Matt Architekten
位于奥地利的商店 strubobuob 售卖园艺周边用品和餐具,店名源自一种生长于高山的银莲花。店铺内的餐具极具设计感,由店铺买手精选自当地的优秀制造商。园艺周边和装饰用品均在店铺一层,家居和餐具则置放于店铺二层阁楼。
PHOTO - Innauer Matt Architekten
这里曾是一个制造金属器具的小作坊,如今被改造成充满生活气息的商铺。店铺建筑外观像一座金字塔,内部是温暖的木质构造。这里远离都市,是一处小村庄,店铺售卖的工具和商品都从当地居民的需求出发,既考量设计感,又兼顾实用性。
山谷中的面包店
这座面包圈店位于日本宫川町的三浦市,从这里到东京需要一个小时车程。面包店虽然倚靠交通线路,但其实坐落在山谷之中,可谓深入自然的腹地。
PHOTO - Akira Nakamura
店铺建筑前身为渔具仓库,建筑由设计工作室 ROOVICE 改造而成。原有外墙用透明的波纹板取代,开放的空间能够让外界的绿色融入进店内。同时,新材料与传统结构结合后,形成怀旧却也清新的气氛。
PHOTO - Akira Nakamura
面包圈的制作原料均采用当地小麦,当地奶油和当地蔬菜,旨在为顾客提供一份绿色、有机的食物。
侘寂之美
Delicate antique 是一家位于台北的古道具店,贩售各类古董生活器具。从一副古典眼镜到某个斑驳的铁盒,每件物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大多从日本及欧洲搜罗而来。
PHOTO - Delicate antique
这个空间由一个闲置已久的仓库改造而成。店内所有物件的售价取决于它们在主理人 Jin 心中的意义。他曾是一名音乐人,因为着迷于器物在日常中使用过的质感,在这里实践无常的、不规则的、不完整的侘寂之美。
PHOTO - Delicate antique
通过将器物重新带入日常,Delicate antique 给予古道具新生。每件旧物都保留生活的痕迹,在这里完成它们与光阴的故事。
一室好物
这家杂货选物店位于英国南部的沿海小镇海斯廷斯,由一栋起源于18世纪的木造房屋改造而来。两百多年间,这里曾是裁缝铺、甜品店甚至酒馆。现在的主理人 Alastair Hendy 于2008年接手店铺,花了三年左右的时间修复,尽可能地保留建筑的原有样貌。
PHOTO - Harry Watts
Alastair 曾是伦敦著名的美食记者与摄影师。在出版行业工作了二十年后,回到这个祖父母居住的城镇实现理想中的生活方式,专注于历久弥新的实用物品。店内贩售各类厨具、器皿及办公用品,其中既有当代工匠之作,也不乏主理人多年来收藏的老物件。
PHOTO - Harry Watts
杂货店是好物与生活行家之间的桥梁。观察工艺的细腻与厚度,一点点搭建理想居室,细小的物件也能够给予日常更多可能性。
巷尾理发店
PHOTO - Norihito Yamauchi
这家隐蔽的理发店由日本建筑事务所 Shimpei Oda 设计,位于中崎町的一片老街区里。最近,这个街区的许多老房子被改造成各种商店,如咖啡馆、餐馆、二手店和设计工作室。 坐落在巷尾的这家小理发店也在翻新之列。
PHOTO - Norihito Yamauchi
店铺内包括一个理发屋和一个半开放的日式休息室,建筑师用错落的墙面强调了私密性。混凝土、木材和皮质的搭配,加上粉系色调,营造出明亮、温暖而舒适的氛围。
Koskela
PHOTO - Koskela
这是澳洲家居设计品牌 Koskela 位于悉尼的店铺, 贩售各类家具及家居用品。店铺由一间罐头工厂改造而来,设计师巧妙利用原有的建筑格局,营造良好采光条件。
PHOTO - Koskela
主理人 Russel Koskela 和 Sasha Titchkosky 因旅行结识,因为对设计的共同热爱而决定成立品牌,于2000年开设第一家店铺。不止商品贩售,他们也尝试连结原住民文化,发掘传统工艺,打造具澳洲风格的设计。
Cărturești Carusel
PHOTO - Cosmin Dragomir
这家书店占地近1000平米,由一座19世纪的建筑改造而来。店内空间被分为6层,有超过一万册的藏书和5000张音乐专辑,且另设有多媒体空间及艺术展览区域。
PHOTO - Cosmin Dragomir
这里此前曾是银行和百货商店,此次改造整体由建筑事务所 Square One 负责。建筑师结合是古典与现代元素,既保留了如混凝土墙面和横梁等此前的修复痕迹,又在建筑两翼设计了盘旋式楼梯,并将自然光线与不同灯光营造出的光影相结合。
The El Ateneo
PHOTO - Alamy/David/Phillip Capper/Liam Quinn
这家书店由一座开幕于1919年的剧院 The Grand Splendid Theater 改造而来,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此前这里还曾作为电影院,2000年阿根廷经济衰退之际,出版集团 Grupo Ilhsa 将它租下变成南美最大的书店之一。
PHOTO - Alamy/David/Phillip Capper/Liam Quinn
整体改造由建筑师 Fernando Manzone 负责。他尊重原有历史,最大限度保留剧院的空间规划及幕布、穹顶壁画等细节。将原本的座位区改为书架,舞台及包厢则变成可供读者阅读、休息的空间。
Selexyz Bookstore
这家书店被认为靠近天堂,因为店铺所在的建筑是一座始建于13世纪的多米尼加教堂。自18世纪被法国军队占领后,再没有举行过宗教活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它被用作仓库、档案馆甚至是一个不起眼的自行车存放点。
PHOTO - Roos Aldershoff
2005年,荷兰连锁书店集团 Boekhandels Groep Nederland 决定将其改造成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书店之一,给这座古老建筑带来新生。书店整体设计由阿姆斯特丹建筑工作室 Merkx + Girod Architecten 负责。
PHOTO - Roos Aldershoff
一体成形的黑漆钢铁结构与整体色调形成契合。设计师尊重历史,充分保留教堂原有的拱门、穹顶及壁画等元素,搭建的所有设施都独立于教堂建筑之外。
Merci
PHOTO - Caroline Kurze
法国著名童装品牌 Bonpoint 的创始人 Marie France 和 Bernard Cohen ,于2009年开设了这家生活选物店,店铺将所有收益用于帮助马达加斯加西南地区的弱势儿童,改善当地教育状况。
PHOTO - Caroline Kurze
店铺由一座19世纪的成衣工厂改造而来,庭院中放置的红色汽车,会根据不同季节更换车内装饰。店内主要贩售各类服装、家具及家居饰品,另设有书店和咖啡区域。所有物品都由主理人亲自挑选,其中不乏年轻设计师的作品。
Hallesches Haus General Store
PHOTO - Jörg Zägel & Ana Sant l
这家杂货商店由一栋始建于1902年的邮局改造而来,由三个好友共同创办,灵感来源于美国小镇常见的综合商店。店内贩售各类家居饰品及器具,其中不乏一些设计师手工制作的单品。
PHOTO - Jörg Zägel & Ana Sant l
此外,店铺还时常作为活动空间,租借给人们举办私人派对或生日聚会。三位主理人原本从事电商行业,旨在打造一个开放的实体空间,促进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交流与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