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四川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山体滑坡发生后,中国电建迅速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救援的情况。专家组利用先进设备和技术进行滑坡监测和救援工作,目前各项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山体滑坡发生后,中国电建迅速响应,组织专家赶赴现场参与救援。
中国电建所属成都院派出两批专家组建应急管理部工程救援应急勘测队,携带先进设备赶往现场,利用智能平台完成现场首份滑坡三维实景图,支撑救援工作。
关键观点2: 专家组负责重要观测工作,确保救援安全。
专家组负责的2号观察站位于滑坡正对面山体,可最大范围监测滑坡体。专家组采用边坡雷达和无人机等技术手段进行滑坡监测,为救援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观点3: 专家组利用最新技术克服恶劣天气和地形条件限制。
在山区多雨雾、气候湿冷的条件下,专家组采用国内最新边坡雷达和无人机技术,进行高效的滑坡监测工作,为救援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观点4: 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专家组继续在现场进行滑坡监测,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确保救援现场安全。同时,使用边坡滚石雷达监控挖掘时的风险。
正文
四川宜宾市筠连县
沐爱镇金坪村山体滑坡发生后
中国电建第一时间组织专家
赶赴一线参与紧急救援
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吉娃带您一起了解
闻令而动,紧急奔赴。2月8日,四川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发生山体滑坡,中国电建所属成都院紧急派出两批专家组建应急管理部工程救援应急勘测队,携带先进设备赶赴现场,利用智能平台完成现场首份滑坡三维实景图支撑救援,并持续加强滑坡监测以防止次生灾害扩大。
中国电建专家组负责的2号观察站位于滑坡正对面山体,点位处于救援现场最高处,可最大范围监测滑坡体。9日上午9:15,专家组携带边坡雷达及相关附件至2号观察站,10:00确定观测点位。为有效保障救援安全,专家组坚守一线开展滑坡监测。
山区多雨雾、气候湿冷,专家组采用国内最新边坡雷达,可“透视”2公里雨雾,克服过去雨雾天不能监视山体位移的短板。9日晚,专家组冒雨轮值通宵开展现场边坡监测,第一时间整理形成监测成果报告并报送抢险指挥部,为10日一早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10日,专家组使用6旋翼大型无人机搭载3亿像素倾斜模块,完成大范围高精度影像采集工作,共计飞行5个架次,平均每架次航飞45分钟,航测面积超过6平方千米。依据无人机航拍数据生成大范围的高清三维实景模型,可为动态调整搜救方案、判别滑坡体对下游房屋的危险性等提供科学支撑。
10日下午16:00,专家组架设边坡滚石雷达,监控现场挖掘时可能出现的上部滑坡体垮塌风险,进一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保障救援现场安全。
目前,各项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撰稿:苟景晶
编辑:张志远
审核:钟洪明
素材来源:成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