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孩子不想上学,我们该怎么办?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在四线小城当临聘老师,我每天如履薄冰 ·  2 天前  
新周刊  ·  苦等三年,这8.5分神剧终于回归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一公斤蜂蜜=100万次飞行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7-12 21:06

正文

现代都市给了我什么?

我扪心自问,只能回答两个字: 洁癖

是的,从现实看,大都会给我的最明显的东西,就是“洁癖”:

即使没有雾霾,空气里也满是尘土、写字楼过廊的窗缝里永远被灰填满、刚刚擦干净的玻璃不到两个小时就会蒙上一层污迹、路边的花瓣和草叶上也是灰扑扑的……

我们小时候是多么喜欢用身体感受世界的:光着脚乱跑、在河滩里蹚水、嚼过树上薅下来的叶子、嘬过串儿红的花蜜……现在,我拥有的只是绿化带里的“二手自然”,我常常在纵横交错的建筑集群中迷路,永远不会再想嘬路边的花蜜。

我想象蜜蜂那样,做个不会迷路的人。法布尔在《昆虫记》里写下的一段关于研究蜜蜂方向感的一节:熊大人法布尔顶着被蛰的风险在家门口的树上捉了几十只蜜蜂,背上做了记号,把它们装起来,去到几公里外的另一个山头“放蜜蜂”,他让熊孩子法布尔小丫头在家里等着,看它们是否会像传说中的盲飞回自己的巢。结果是,几乎所有放出去测试蜂都回来了,而且个个带着满身的蜜。

因为不止于眼前的苟延,即便是辗转多种交通工具也希望去看看城市之外的诗意,这大概和蜜蜂飞跃几片林子寻找花蜜的做法雷同。虽然人不必食蜜而活,但人需要有像蜜一样甜滋滋的东西抚慰身心,滋润有点干枯的生活。

蜂蜜是最好的选择,它能让你身处城市时,眼前浮现出密林河流,也能让我回忆起小时候嘬着路边花蜜的感觉,干干净净,甜丝丝的。

采蜜的工蜂蜜囊的容量约为0.03~0.05克,一只工蜂每天要飞出去采蜜15次左右,每天最多可采蜜0.75克。这些蜜要混进蜜蜂的唾液酶再蒸发掉约70%的水分,才能成为含水分不超过20%的蜂蜜。而工蜂从幼虫到成虫的寿命只有30~40天,其中能飞出去采蜜的时间只有20天左右。一只蜜蜂一生大约要消耗蜂蜜2克以上,实际每只蜜蜂能为人们提供3克左右蜂蜜。据说有人计算过,每一公斤蜜,需要蜜蜂们累计飞行45万公里、100万次飞行,这相当于围绕地球11圈,需要蜜蜂们工作33300个小时,采集100多万朵花。

那些花儿,认真地等蜂来。

过去的几年里,有一群认真等蜂来的人,他们一直在奔走,从成都出发,汶川,凉山,陕北,甘南,青海……寻找优秀可靠的蜂农和天然波美度(蜂蜜浓度)在40以上的蜜源,完成了近20000公里的追蜂历程,涂抹开办自已的工厂,研究蜂产品技术,坚持生产高于国家标准的蜂蜜产品,从头到尾实践了从养蜂到酿出一瓶不含蔗糖的纯真蜂蜜的全过程。

这些尝试和努力就藏在一小盒 认真的等蜂来 的野山花蜜里。

是的,这一小盒就叫 等蜂来 ,来自你好植物。它的口号是, 一瓶蜂蜜等于一百万次飞行

这一勺蜂蜜里,融进了一巢蜜蜂100万次飞行的成果,它们飞过了我们未见的风景,那里空气很干净,花很多,蜜很甜。

点击下图或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