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以上封面图
一键下单「我们向印度电影学什么」
《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创造了非好莱坞影片的票房纪录,从前市场认为1亿元人民币是印度电影在中国票房的天花板,而《摔跤吧!爸爸》上映后很快掀翻了这块天花板。它再一次证明了朴实的好故事的力量,而这背后是以印度每年生产近2000部电影的成熟工业为依托。对于资本横流而故事不容易走心的中国电影来说,观众用票房做出了他们的选择。
当《摔跤吧!爸爸》今年5月5日在中国上映时,这部被看作“体育题材”“剧情片”“没有特效”的印度电影,一开始并不太受人关注。5月在中国上映的好莱坞影片就有5部——《银河护卫队2》《亚瑟王:斗兽争霸》《超凡战队》《异星觉醒》《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其中有4部是成本超1亿美元的大制作。而朴实的印度乡村父亲培养女儿成为摔跤手的故事,制作成本不到1000万美元,不及这些好莱坞大片十分之一的成本。男主角虽然是在印度人人皆知的大明星阿米尔·汗,但是他在中国知名度并不算高。
《摔跤吧,爸爸》剧照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副教授杜庆春提到,如果中国电影也照着成功后的《摔跤吧!爸爸》翻拍一版,未必卖得好。“印度的画面对于我们来说依然是带有奇观性的。大家想一下,中国也找一个西北的山区,一个孩子在尘土里面练摔跤,估计观众看海报、预告片就敬而远之了。等我们明白过来这是一个好故事的时候,可能就下片了,有时候市场是很残酷的。”
印度电影曾经是呆板冗长的舞台剧代名词,模式一成不变,故事老套,人物类型化。印度的歌舞片被称为“masala”电影,masala是印地语里各种香料的大杂烩之意,印度人只用付出不到2美元的电影票,就能观看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集合了三角恋、壮丽风光、正邪较量、奇幻冒险和歌舞大趴的masala影片。中国网友将印度歌舞片印象形容为“一言不合就开唱”,对于印度电影人能将任何情境歌舞化和无逻辑化感到叹服。
《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剧照
但是《摔跤吧!爸爸》展现了一个不同于中国人固有印象的印度风格:克制歌舞、巧妙叙事、情感真实充沛。杜庆春说,本来喜剧最难跨地区,因为另一个地方的人完全不知道笑点在哪里,但这部戏让中国观众笑不停。“它用传统社会父亲和女儿的形象,来挑战社会看重生男孩儿的问题,中国观众太明白这个笑点了。东方文化的语境以及中国和印度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处境,使这个片子到中国就转化为一个全家主题的电影,满足全家观影需求。中国和印度是第三世界的‘现实共同体’,在这部戏里大家强烈感受到了这点。”
主演阿米尔·汗在接受本刊专访时,也表示“没有想到我的电影会在中国大受欢迎”。“在我的观念里,电影最主要的责任是为观众提供娱乐。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媒介,去教育,去激发意识,去鼓励大家思考,增强全社会的公共意识。现实是,印度电影在过去80年里几乎只对它的首要目的负责——娱乐大众。”在谈及电影与社会的关系时,阿米尔·汗说。
2016年7月,阿米尔·汗相在电影《摔跤吧,爸爸》拍摄现场
他也聊到了《摔跤吧!爸爸》中备受关注的女性权益问题:“在印度,人们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态度完全不同,我希望改变人们的看法,告诉大家,男孩和女孩没有区别。如今,印度有这样一则法律,那就是不允许孕妇及家人通过医生了解孩子的性别。因为,很多人一旦知道孕妇肚子里怀的是女孩,他们就会要求进行堕胎手术。美国没有这样的法律,因为他们并不需要。法律规定了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不过如果人们的观念改变了,有些法律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改变人们的一些观念,这是我希望去做的事。”
《摔跤吧!爸爸》原本是一个简单的励志片,却被印度人拍出了新意和亮点。在喜剧化的轻松基调里,东方父母爱孩子的方式、东方人对于国家荣誉的情感、官员的无能和国家体育制度的无效,使中国观众看到了自己感同身受却在中国电影里得不到多少表达的点。
《摔跤吧!爸爸》片场照
在网络购票的用户评论里,“特效”成为中国观众评价好莱坞大片的关键词,“剧情”则成为大家评价《摔跤吧!爸爸》频率最高的词语。它让人想起小说家帕慕克提到的,当今人们表述方式上的全球化,早就在20世纪初的文学叙事领域里迅猛展开了。以西方的小说和喜剧为基本方式的叙述语言,已是成为全球化的语言。而印度人在他们超过100年的电影工业里,用熟练的不着痕迹的全球化叙事语言,讲述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印度故事。
这部一开始在电影院排片时给好莱坞大片让道的电影,成为一匹黑马,5月29日突破10亿票房,成为中国内地第一部破10亿元的非好莱坞引进片,在中国的上映期也延迟到7月4日。《摔跤吧!爸爸》去年冬天在印度上映时,获得了5.4亿元人民币的票房,而它在中国3周的票房几乎是印度的两倍。
《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
虽然孟买的“宝莱坞”因为模仿“好莱坞”的名字,总让人觉得它像一个仿造色彩浓厚的滑稽剧生产基地,但是印度电影在经历过歌舞片、超级英雄片、浪漫爱情片等类型片之后,每年1900多部的生产量,使它的电影工业突显出与好莱坞有分庭抗礼之势的壮观气象。特别是最近十几年间,印度电影人有如神助,在现实与虚幻间搭起一座桥梁。印度导演抓住了讲故事的那个“节骨眼”,随后他们在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中磨炼出来的讲故事的能力汩汩而出,流畅地讲出了一个个漂亮的故事。
当我们还在无奈地调侃“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但《功夫熊猫》是美国的”,宝莱坞通俗剧的文化建构作用,却被中国电影界所忽略。中国电影在工业性和通俗化叙事的进程中,几乎放弃了的文化建构的主动性和责任,却让我们在印度的电影业里看到了。
| 封面故事 |
| 社会 |
时事: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后(张星云)
时事:“海湾北约”难成,特朗普中东行触礁(刘怡)
热点:衡水高考,不一样的备战(王海燕)
生态:一座唐代庙宇的再生:文物与乡土(贾冬婷)
新消费:新茶饮,会是下一个“星巴克”吗?(杨璐)
| 经济 |
| 文化 |
| 专栏 |
袁越:假如蚊子都死光了
张斌:齐祖大师炼成记
宋晓军:GBI从“例外”逼近“正常”?
朱伟:苏童: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5)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专访内容详见杂志,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我们向印度电影学什么」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我们向印度电影学什么」线上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