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通整理
01
2月初“股灾”超预期
2017年底,机构普遍看好2018年A股表现,百亿公募一天售罄标志着散户情绪也进入兴奋状态,1月以上证50权重股为代表的蓝筹股走出了“完美”行情。但二月初,沪指在十个交易日内最大跌幅超过500点,突如其来的小型股灾给了投资者当头一棒,也让市场感觉到2018年可能没那么简单。
洪榕校长点评
:
2017年,
名特优价值投资行情是无数个巧合形成的,其本质也是围猎,
猎场收网割起韭菜来丝毫不会比概念炒作温柔,然而
监管层不懂这个道理
,
所以就会
误判,导致国家队年初减持力度超过了市场承受能力。
两年多来决定A股走势的主要矛盾是:人们对新时代的强国梦同金融资本市场强监管之间的矛盾。
密切关注这次“强监管、开年连续上涨后的调整、及美股调整”共振带来的A股超跌绝佳的泥沙俱下建仓机会。
极端时期的应对策略决定了一个人会是下一轮行情的赢家还是输家,赢家知道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极端行情出现时,赢家看到的是机会:调仓换股良机、心仪股票跌出的战略建仓机会、超跌反弹的机会、弹性好的股票的操作机会等。
【验证】在2月股灾中,创业板指数率先止跌,A股顺利完成了从上证50名特优到创业板科技未来的热点切换。
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将对500亿美元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正式拉开了中美贸易摩擦序幕,成为2018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
洪榕校长点评
:
中美贸易摩擦成为短期影响A股走势的主要矛盾:
影响是持续的,中间会有波折;影响属情绪面,情绪容易蔓延,
容易出现极端,情绪会逐步消减,一段时间后转为次要矛盾;情绪影响短期趋势,
来得快去得慢,
容易被聪明资金借力打力,容易捡到皮夹子。
短期首选
避险标的、救市标的,
中期首选
进口(从美国)替代、跌出来的机会,
长期首选
中国梦独角兽(行业龙头)。
【验证】3月26日,A股出现小极端捡皮夹子机会,而后军工等避险板块、芯片等进口替代板块涨势持续到四月中旬。
年初,证监会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加速推进CDR相关事宜。6月初,证监会正式发布《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同时6家基金公司决定发行上限3000亿元战略配售基金,为独角兽与CDR融资保驾护航。紧跟着,小米向证监会递交CDR发行申请。
洪榕校长点评
:
CDR毋庸置疑是件必须办的大好事。但在短视的A股市场,CDR会被聪明资金当成“权证”炒作,
最终成为游资、战略配售基金的盛宴,成为跟风炒作散户的噩梦。
虽然,CDR给A股市场投资者有个分享独角戏发展的机会,但在美股如此高位推出,投资者能不能分享到暂且不说,
CDR炒作会加大存量资金消耗,其对A股存量市场的现实冲击却是实实在在的。
最终市场很可能不叫好!
【验证】二季度,CDR的加速推出造成科技股行情提前终结,沪指也击穿3000点,监管层担心强推会加大市场压力,CDR最终被搁置。
今年以来,在中央“房住不炒”定位和因城施策、分类调控精神指导下,各地政策持续加码,年内累计各项调控政策多达450次,成为历史上房地产调控最密集的一年。正是在这一从严调控的背景下,全国楼市经历了从局部过热到整体降温的过程,市场预期出现了积极变化,房价、销售、投资、地价等多项房地产指标均明显降温,调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洪榕校长点评
:
土地唯一卖家的行事作风及思维方式已悄然转变,
管理层思维开始摆脱“房地产经济”的绑架,开始进入意识形态阶段,底层思维,民生思维是主流。同时,
老百姓的财富心态也已悄然发生本质变化,
风险意识已大大加强,一旦让人感受到了房地产的风险,锁定收益的心态就会成为主流。
一般,当房地产出现恐慌性下跌时,股市不可能独善其身。但从投资替代角度,若股市出现赚钱效应,楼市承压会加剧。
【验证】洪榕校长《房价真跌,你准备好了吗?》文章发出后半个月,中央即提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而后各地楼市明显降温,土地流拍、新盘降价等事件频发,房地产产业链上市公司股价下跌。
4月份,受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国内经济形势影响,人民币汇率进入长达半年的贬值周期,美元人民币中间价从最低的6.2764上升到11月初的6.9670,贬值幅度达到11%,一度引发破“7”恐慌,成为市场担心的重要利空因素之一。
洪榕校长点评
:
人民币汇率,这是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必然之选,美国其实是希望人民币升值的。
管理层第一关心的不是汇率怎么走,而是是不是可控,
所以即使希望人民币贬值,也不希望贬值太多,更不希望太快而引发不可控的风险。所以,
我认为人民币汇率不会出大问题,
很多人未必认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即当人民币汇率走势负面消息致使行情出现往下极端时,我们可以果断地买入,甚至有皮夹子捡。
当然,战术上还是要尽量避开人民币贬值直接受损的企业。
【验证】7月中旬,人民币贬值加速的阶段,曾引发股市情绪共振,出现小极端滚动机会。目前为止,人民币汇率被控制在“7”以内,对股市的心理层面影响也逐步减弱。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要点总共有八项,其中谈到了包括对上半年经济状况的点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方向和金融杠杆、房地产市场问题等重要内容。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会议指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定去杠杆;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洪榕校长点评
:
政治局会议精神让
我期待的政策转向预期推后(后知后觉),
遏制房价上涨的表述表明
我对房地产的思考成真(怕什么来什么),
加上中美贸易战继续往坏的方向走(往共渡难关底牌在走)。
一切其实都在往我最坏的预期前行。
回归小我,抓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机会就好了,相信物极必反,相信大极端就是大交易机会。相信季节轮回,
相信悲观情绪会错杀任何股票,坚决实施H333仓位管理策略,大极端大交易,小极端小交易,不极端不交易。
【验证】中央政治局年中经济工作会议之后,A股开启向下寻底之旅,直至10月中旬大极端出现。
降杠杆引发民企融资难、质押爆仓潮、“国进民退”等一系列问题
2018年,防范金融风险、降杠杆依然是管理层的主要工作之一,金融业、实业也都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降杠杆”的痛苦。相对于国企,民企融资难、融资贵,成为金融降杠杆过程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下半年,由于股市连续下跌,触发了民营上市公司质押爆仓潮,问题股接二连三闪崩,部分无路可走的民企不得不向国资、国企求助,以股权换资金,进而又引发市场关于“国退民进”的大讨论。
洪榕校长点评
:
中美贸易摩擦短期只是心理影响,而
持续的金融强监管和降杠杆才是真正的冲击
。杠杆怎么能中途去掉?
去了一定倒,杠杆应该稳才对
,先稳住,待使命完成了,杠杆不就自然去掉了嘛。过去,我们是欠了很多“债”,但管理层也不能因为经济发生了一些问题,就
想
一夜就把所有“债”都还清
,
这肯定会引发新的问题!
而且,这些问题,
归根结底都是金融的问题
,如果金融领域的国进民退得不到彻底扭转,金融资源垄断不能彻底打破,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国家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愿望也终将落空。
【验证】降杠杆以及金融严监管才是影响A股的主要矛盾,下半年,管理层思维、监管层思维迟迟难以根本转变,股市一步一步创出新低。
9月下旬到10月初,美股持续了将近十年的大牛市出现终结迹象,三大股指相继见顶拐头后加速下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A股跟跌不跟涨,所以投资者普遍担心,美股牛市终结将拖累A股熊市走向更深的深渊。
洪榕校长点评
:
美国牛市结束,就意味着A股一定跌吗?我认为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