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相信不存在命中注定的热爱。
前几日学长组培训大会,指导老师要求我们这些新学长帮助学弟学妹们尽快找到自己的所爱,可以更好地选专业。
我的第一反应是,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去找自己的热爱,是很为难那些刚从封闭知识环境下解放出来的同学的。我不由得想起正在高考季的发小,今年春天他腼腆地表示想学工科,可能会选材料吧。我不清楚他是如何呈现出这个“清晰”的方向,但我想告诉他:“希望这是你所喜欢的,但请不要停止寻找热爱。”
锁定一个一生的职业方向并做好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部分人梦寐以求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选专业”被称为“第二次高考”,家长和孩子都在努力探明一个最合适的专业方向。但是时间紧迫、信息有限、实践机会少,不民主的家长直接夺过选择大权,民主的家长可能让孩子选他目前“喜欢”的专业。最终,总有同学萌生起换专业的念头,或是入学前、或是确定主修专业后、或是学习一两年后、更或者是选择入读研究生的方向时……
他们都有一种心态,这就是找到自己的至爱。这是人之常情,也是理想的人生状态。但我的看法是,寻找热爱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或许人们都有“好奇”和“喜新”的天性,你永远不知道你的热爱聚焦点会如何波动、迁移和混成,甚至是大颠覆。
高三时我憧憬着成为一名口腔医生,填志愿锁定理科大类,入学后想跨到哲学系,后又迷上心理学和数字媒体专业,大一末却转到了管理学院,最近又入坑了游戏化领域……一直在寻觅着我的“热爱”,却并不止步于正在探索的领域,因为我相信,能吸引一个人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而这正是人生的有趣之处。
人潜在的兴趣点就像是宇宙。我们在探索它的同时,它也在无限地延伸。但是这种飘游往往会给人带来焦虑与不确定感,会让你觉得无法很好地界定自己的身份。倘若你是某工科专业的学生,可能会说:“我将来会成为一名工程师。毕业后我要升学、出国或工作。”的确这种自我界定非常安全,它会向外界表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然而它又非常的限制性,仿佛我们不需要过多地思考人生的更多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它会让你觉得很无趣。
人生最精彩的地方正在于它的可塑性。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人的可塑性非常强大,可能是最强大的人性。如果有意识地塑造自己,我们完全可能不断地在新领域里构建新身份。当他人问起你的身份,你可以表明自己是一名卓越的工程师,但为什么不可以是丛林探险者、新兴社群创始人、资深美食寻觅家、新诗体开拓者或是脑洞大开的编剧呢?
如果说社会首先给我们了一个立足的身份,那么我们所要做的是给它加料,甚至将它们烹饪成全新的身份群。你接触过和喜爱过的事物融合与升华都会造就你的“个性”。你探索得越多,个性就越丰满,心灵也越开阔。
然而热爱的“香料”总是那么金贵——想象一下,你一年当中能获得多少高峰体验呢?有多少时刻让你觉得“这就是我想去追求的”“这正是我一直在寻觅的”呢?但实际上,生活中静候着你的更多是“香草”——可能是一首歌、一句话和一幅画。通常我们太过于忙碌而不能进一步探索它。
我喜欢看到热爱使人容光焕发,更希望看到加料的热爱使人持续闪光。久嚼单食易无味,何不撷料烹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