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牌后,中国联通A股连续第二日涨停,H股则冲高后下跌。有分析认为,联通A股已过度炒作;外资投资者对国企混改成效短期内谨慎乐观。
财新
驻香港记者 姜博文
8月20日晚间再次于A股公告混改方案的中国联通(60050.SH,00762.HK),其A股与H股走势持续背离,截至今日(8月22日)午市收盘,联通A股报9.04元,升9.98%,成交61.79亿;联通港股报12.04港元,跌2.59%,成交近9.92亿港元。
今日开盘后10时左右,中国联通A股打开涨停板,这是中国联通A股继公布混改方案后,连续第二日涨停。而联通港股股价则出现下跌,尽管联通港股开盘报12.5港元,较上一日收盘价微升1%,但随后逆市下跌,截至中午收盘报12.04港元,跌2.59%。
国农证券证券研究部副经理庄治城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A股的股价升幅,联通港股走势更加理性,“A股炒过了头”,由于股东已经确定,混改概念炒作空间已经变小。
对于联通混改的未来前景,庄治城表示,中国联通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他直指,相比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收入不尽如人意,即使引入了中国人寿、腾讯等投资者,短期内估计还是难以改善。中国联通属于流动通信行业,需要时间令混改的效果显现。“当年中国中车合并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后,股价大涨后大跌。我认为短期内中国联通A股可能也会出现调整。”
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叶翔向财新记者指出,中国联通混改是件好事,可以增强无线移动行业市场的竞争。对于A股和港股走势分歧,他表示“A股投资者更喜欢炒概念股,股民容易盲目跟风,股价就会上升。”
峰澐基金主席兼投资总监李灏澐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也表示,A股涨幅过快是由于投资者对混改十分有信心。他续指,由于香港和内地投资者构成不同,香港较多资金为外资资金,对国企混改短期内谨慎乐观,需要真正看到中国联通的股本回报率、盈利能力等有所改善才会加强信心。
8月20日晚间,中国联通在上交所披露混改方案相关文件。对比8月16日晚间撤下的公告,募资金额、定增对象、持股比例等关键内容都基本保持不变。随后,中国联通股份8月21日于A、H两市同时复牌。(详见《证监会为联通混改开“绿灯” 新方案披露更多细节》)
众多外资投行都在报告中上调了中国联通港股目标价,认为联通正走在一条逐步恢复的道路上,但也均表示混改效果尚待观察。惟有摩根士丹利较不看好中国联通混改前景,下调了中国联通目标价并给出减持评级。(详见《外资行上调中国联通目标价 惟大摩看跌混改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场不少投资者误以为,联通A股股价相对联通港股股价有低估,以此判断A股价格具有极大上升空间。实际上,中国联通A股与H股作为两个上市主体,其股价并不直接对应。根据目前的股权架构,中国联通A股公司控制联通(BVI)82%股权,而联通(BVI)是香港H股联通公司的控股股东,占40.6%股权。事实上,联通A股公司相当于持有H股联通37.65%的股东权益。从这个角度看,联通A股股价目前相比港股已严重高估。
【转载指引】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或发送申请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