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官方公众号,致力为广大投资者打造最权威的财经信息平台,同时,努力成为第一财经忠实用户的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懒在山城的猫 ...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易周期 ...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  昨天  
券商中国  ·  港股,重磅调整!陈茂波发声!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第一财经

超过北上广深!从螺蛳粉到电动车,这座三线城市凭什么?

第一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2-24 16:51

正文



2025.02. 24

本文字数:5861,阅读时长大约9分钟



导读 2024年,根据终端销量数据,柳州凭借超66%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城市,超过了传统认知中的新能源汽车强市。


作者 | 第一财经 肖逸思
从北京到柳州,一天只有一班飞机;从上海到柳州,一天只有两班飞机;而从广州到柳州,则没有直达航班。即便如此,为了那一口“又香又臭”的螺蛳粉,游客也不惜辗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座新晋网红城市。

而到了柳州的游客,除了可以肆意“嗦粉”,还可以看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即形态各异的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树荫下的人行道边上画了一个个“小格子”,憨态可掬的微型电动车就停在“小格子”里充电。

柳州街头随处可见的微型电动车 摄影:肖逸思

2024年,根据终端销量数据, 柳州凭借超66%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城市。

汽车上牌数据也显示了这座位于中国西南的三线城市的独特性,2024年每个月销量排行前十的车型中,有8~9款都是新能源汽车,个别月份销量前十车型中燃油车甚至“绝迹”了。柳州人最爱买的车非上汽通用五菱莫属,包括五菱宏光MINIEV、五菱缤果、宝骏云朵、宝骏KiWi EV、五菱星光等。

“买五菱宏光MINI EV的时候,大家甚至抢买稀奇古怪的车身颜色,因为放眼望去马路上全停的这个车,根本认不出哪辆是自己的,特别是接送小孩上学的时候。”柳州一位当地市民刘红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长期以来,汽车、冶金和机械为柳州三大支柱产业,其中尤以汽车产业居于首位,汽车总产值巅峰时期几乎占据了柳州当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从2016年生产出第一款新能源汽车,到2017年初启动实施“政企三级联动工程”的“柳州模式”,柳州敏锐地抓住了汽车电气化的变革趋势,并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工业基础,以及与当地车企上汽通用五菱的联动,逐步完成了初步的产业新旧转换。

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主打下沉市场的微型电动车的火爆出圈,并没有成功支撑起柳州的汽车工业。柳州汽车总产值从2017年的2543.83亿元一路下滑至2024年1~11月的1363.1亿元。

在螺蛳粉和微型电动车狂欢的背后,柳州这座工业老城与上汽通用五菱一样,亟待迈入产业升级的下一阶段。

新能源渗透率第一城

柳州位于广西中北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央部署之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以及轰鸣的机器,逐步将柳州打造成了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形成了以汽车、机械、钢铁三大产业支柱。

而柳州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产业紧密捆绑,也与上汽通用五菱这家本地车企命运相系。正是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1958年,柳州动力机械厂成立,这也是上汽通用五菱的前身。

除了成立之初生产过拖拉机,柳州动力机械厂以及后来的上汽通用五菱都与“微型汽车”息息相关,曾在改革开放后,果断转产微型汽车,主要生产商用性质的微货和微面,后又在中国家庭用车需求爆发时,推出了被称为“神车”的商乘两用车——五菱宏光,连续多年稳坐微车“老大”的宝座。

一位在五菱工作超30年的高管杜明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总结上汽通用五菱过去的成功经验,可以主要概括为三点,首先是时势造英雄,上汽通用五菱能够适时推出市场需要的产品;其次是在原有的产品基础上不断创新,比如五菱宏光在网上被称为“秋名山神车”便是因为率先在该细分市场采用了前置后驱的技术形式;最后是上汽通用五菱有着强大的营销系统。

上述三点也同样适用于上汽通用五菱在新能源汽车转型上的成功。

50台电动大巴在北京奥运会期间零故障成功运营后,我国看到了发展电动汽车的信心。2009年,国务院出台《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安排资金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同年,中国发布“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与推广提供财政补贴。

2011年~2015年,新能源汽车进入产业化阶段,全国各地政府和企业达成共识,进一步扩大政策和补贴力度。在政策支持下,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全年销售33.11万辆,同比增长3.4倍。中国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汽车向新能源转型的关键阶段,2016年上汽通用五菱生产出第一款新能源汽车——一辆两座的微型车E100,这也是柳州第一辆生产的新能源汽车。

柳州地处中国西南角,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可达20摄氏度左右,这对于推广电动车而言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又有深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发展新能源汽车可谓水到渠成。

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个新鲜事物, 柳州要跨越的障碍还很多,比如消费者对新能源的认知低、充电基础设施差、初期消费者购买电车成本高昂等。

于是在2017年初,柳州启动实施“政企三级联动工程”, 即政府提供政策及公共资源扶持,企业提供产品及技术支持,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在上述“柳州模式”的指导下,柳州大力建设新能源专用停车位、建设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小区、加大公共区域和机关单位的充电设施建设及市区公共车位免费停放电动汽车等。

除此之外,柳州还给了新能源汽车很多“特权”,比如新能源汽车可以使用公交专用车道;规划了专属停车位,比如上述人行道上划出的“小格子”,是专供微型电动车的停车位,普通燃油车根本停不进,如果燃油车占用新能源汽车停车位,还将被贴单并罚款;新能源汽车专属停车位边上还规划了充电基础设施,方便车辆停放时充电,打造了“十分钟充电圈”。

在前期推广时,为了加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程度,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首批微型车E100免费提供给柳州市民申请试用。

“路边的小车位停车免费,购车和充电也都有补贴,算下来微型电动车的购买和持有成本非常低,慢慢地大家都倾向于买新能源汽车了。”刘红向记者表示。

在多方位因素助力下,新能源汽车在柳州遍地开花。 虽然柳州新能源汽车绝对销量没法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比,但渗透率却常年维持在前列。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柳州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9.9%、24.7%、28.8%、32.9%,其中,2018年~2020年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位列第四,排在上海市、深圳市、三亚市之后。到2023年,柳州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了50%。

2024年,根据终端销量数据,柳州凭借超66%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城市,超过了传统认知中的新能源汽车强市。

停放在人行道“小格子”的微型电动车 摄影:肖逸思

微型电动车“价格屠夫”

“原本路上还能看到奇瑞小蚂蚁之类的微型电动车,但五菱宏光MINI EV上市后,别的微型电动车就慢慢销声匿迹了,原因就是五菱宏光MINI EV具备极致的性价比。”刘红告诉记者。

2020年7月,上汽通用五菱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代表作五菱宏光MINI EV正式上市,这是一款四座微型电动车,是在柳州经过市民试用、调研后的改良之作,当时凭借2.88万元的低廉起售价,以及实用的功能,迅速打开了市场,被称为“老头乐终结者”,凭借可爱的外观,人送外号“剁椒鱼头”。

在柳州当地,五菱宏光MINI EV还有另外的补贴,刘红称,买车即每年返900元,连续返五年,相当于在原价基础上再减4500元。

公开数据显示,在上市后的第一年,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达到12.77万辆;次年即2021年销量激增至42.6万辆,同比增长233%;2022年销量更是达到了55.4万辆,同比增长30%,一度成为车市现象级产品。

但2023年,随着消费市场向小型电动车升级,微型电动车市场快速萎缩,另外,众多车企也纷纷加入了微型/小型电动车的竞争,比如长安Lumin、比亚迪海鸥、吉利熊猫等,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当年五菱宏光MINI EV虽然在细分市场市占率仍为第一,但销量仅为23.79万辆,同比下滑57%。2024年随着微型电动车市场的回暖,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也有所回升,达到26.1万辆‌。

“价格屠夫”五菱宏光MINI EV一问世,就引来了业内热议,即上汽通用五菱是否在“亏本卖车”?

对于车市价格战,上汽通用五菱产品创新中心总经理赵奕凡曾向记者表示,五菱不怕价格战。五菱在制造业行业深耕了65年,深深地明白规模化效应能带来的成本降低,未来公司的新能源原生架构将进一步加大规模化效益,这是五菱在应对价格战挑战时的优势。

针对该车如何实现低价销售与盈利的平衡的问题,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也曾对顶配五菱宏光MINI EV(2020款,3.88万元)进行了拆解。拆解结果显示,宏光MINI EV在成本控制上做了诸多努力,首先省去了制动能量回收和水冷系统等常见于纯电动车的装备;其次是大量采用现成的零部件,如通用轴承和家用电器标准的逆变器等。

即便如此,五菱宏光MINI EV的物料成本也需要约2.69万元,如果再算上设计、研发、营销费用等,该车的利润空间十分有限,每辆车的利润甚至不到100元。

当时,市场普遍认为,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五菱宏光MINI EV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赚取新能源积分以及获取政府补贴,在“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积分不仅可以抵消自己的燃油车积分,还能将积分转卖,从而赚取利润。

但极致的性价比,是上汽通用五菱打响市场的一把利器,也成为了其枷锁。

“过去这么多年来,五菱用心做产品,品质在行业里面是得到认可的,那时候产品有溢价的资本,即同样的配置五菱可以比竞品贵几千块。”杜明表示,但现在五菱却总受到极致成本控制的影响,便宜意味着不断压缩成本,这可能会造成品质的下降。另外,紧盯成本还有一个劣势,就是难以让最好的技术上车,这样品牌溢价也很难上去。

上汽通用五菱在新能源转型方面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2024年全年新能源销量达80万辆,占比超50%,同比增长63%。截至2024年底,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累计销量已经突破240万辆。

但亮眼的新能源销量数据背后,上汽通用五菱销量排在前列的多是产值较低的车型,如五菱宏光MINI EV、五菱缤果等。根据上汽集团财报推算,2024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净利润9728万元,平均单车净利润仅171元/辆;作为对比,上汽通用五菱在巅峰时期2017年净利润超50亿元。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转型尚未能对上汽通用五菱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其传统燃油车业务还在快速萎缩。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上汽通用五菱整体销量突破215万辆,此后便几乎一路下滑,2024年其销量跌至134万辆。

与此相对应的是,柳州工业总产值在2017年达到最高点5122.25亿元后也一路走低。工业总产值缩水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第一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产值下滑。2017年,柳州汽车制造业产值达到2534.92亿元,占据柳州当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柳州市“汽车、钢铁、机械”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完成产值2363.4亿元,同比增长2.9%,预计全年完成产值2585.8亿元。其中,汽车产业1~11月完成产值1363.1亿元,同比增长9.6%。

柳州市发布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时提到,柳州经济增速未达预期,新旧动能转换不畅,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力不足。

“向新”、“向上”

2024年8月,在上汽集团2024年年中干部大会上,新上任的上汽集团总裁、党委副书记贾健旭对上汽通用五菱提出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安排,“上汽通用五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向上、向上、向上,品牌向上、单车售价向上,利润向上,我们必须向上。”

上行下效,去年11月1日,上汽通用五菱产品营销中心组织全体人员及经销商伙伴召开了2024年收官之战冲刺动员大会,“向上!向上!向上!”便是该会议的主题。

随着国内消费的不断升级,以及自主品牌纷纷提出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向上”早已不是新词,也是上汽通用五菱打破在市场上“极致性价比”标签、走向主流市场的必经之路。

事实上,2010年,上汽通用五菱推出“宝骏”品牌,有意上攻主流乘用车市场。而宝骏在最开始也确实不负众望,依靠宝骏730、560、510等爆款新品,销量也节节攀升。2017年,宝骏销量突破100万辆大关。但此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2020年宝骏560因变速箱故障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宝骏销量又一路下行。2024年,宝骏品牌销量仅4.36万辆。

杜明表示,宝骏品牌产品并没有和五菱完全错开市场,另一方面,宝骏到后来也有点沉不住气了,没有用心做好产品,开始浮于表面,忽略了内涵。

此后,五菱又曾尝试在燃油车时代推出银标系列,想要进入10万元以上的市场,但结果也不甚理想。

五菱曾经依赖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和打造极致性价比,推出了不少“神车”,如今想换一种打法。在新能源时代,五菱打起了“技术牌”,意图再次冲高,并在2023年10月首次举办了技术日,发布了五菱灵犀混动和神炼电池两大技术,亮相了基于全新新能源架构打造的五菱首款A级轿车五菱星光,该车包括插混和纯电两个版本,售价区间为7.98万元~10.98万元。

去年9月底,天舆架构D平台第二款车型五菱星光S正式上市,该车售价9.98万元~12.98万元,打破了五菱的“10万元魔咒”。该车销量虽然依旧与五菱宏光MINI EV、五菱缤果不是一个量级,但也算有了起色,在2024年12月销量突破了4600辆。

为了体现这款车对五菱向上突破的重要性,今年1月5日,上汽通用五菱在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时,便选择了五菱星光S。

五菱在向上的同时,柳州也在加速“向新”。在柳州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成为了其2025年重点工作项目。其中汽车产业重点推进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东风柳汽“龙行工程”、广西汽车集团“菱势工程”,推动纯电新车型、混动MPV、新能源重卡等新产品投产上市,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达85万辆(2024年为76.4万辆)。

具体而言,“一”是建设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二”是打造纯电、混动两个百万级产品群;“五”是构建能源系统、电子电控、智慧电驱、智能移动机器人、商业创新等五个百亿自主产业集群。要将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作为提升柳州汽车全产业链、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头号工程,加快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在未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上,柳州的目标无疑是明确的,即往高端化、智能化上发展。对于大本营在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而言,使命与挑战也存在相似性,加大高精尖技术和智能化投入,冲击高端市场,提升品牌溢价是其必须要克服的挑战。

(文中刘红、杜明皆为化名)


微信编辑 | 生产队的驴(就爱嗦螺蛳粉)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