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疏》开篇
写道:“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
江南地暖,故独宜茶。”
地处江淮要冲的安徽,
除了以
“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徽派建筑闻名以外,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注定了其成为盛产
好茶名茶的福地。
像黄山毛峰、六安瓜片、
祁门红茶
在内的众多徽茶,便曾一度名列各种版本的十大名茶。
其中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绿茶珍品黄山毛峰,更是凭借其独特的外型与经典的徽香冷韵,让无数茶人为之倾倒。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将黄山毛峰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1955年,中国茶叶公司对全国优质茶进行鉴定,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1959年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将黄山毛峰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1982年获商业部名茶称号。1983年获外经部“荣誉证书”。
因其鲜叶采自黄山地区高峰,且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绿中泛黄,银毫显露,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香气如兰香,清鲜高长,汤色清碧微黄,滋味鲜爽甘醇,品质特点十分鲜明。
冲泡黄山毛峰时,会看见新鲜
芽叶犹如绿色的精灵在水中舞动,在茶汤的浸润下,芽叶还会慢慢舒展开,匀嫩成朵,清香四溢。
黄山毛峰还有另外一个别称
“黄山云雾”
,顾名思义,即茶树生长在云雾缭绕的黄山之间。
“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便是黄山茶区
云雾弥漫、峰峦叠翠、溪涧遍布的真实写照。
如今又到一年春茶季,茶树经过一整个冬天的休养,已经饱吸徽州大地的山水灵气,悄悄在春雨里冒出了新芽。
为了能让诸位茶友第一时间品尝到这
传统手工炒制的明前黄山毛峰,
一条生活馆早早便联系上了安徽本土品牌“徽麓”,预留了头一批的明前黄山毛峰。
正宗的黄山毛峰,要用铁锅手工炒制杀青,手轻、翻快、扬高、撒开、捞尽,接着边揉边抖,轻揉慢捻,最后古法温火慢焙。
慢工出细活,正是对产品品质的不懈追求,才成就这样一杯好茶。
正所谓不饮早春茶,怎知春已至,若能饮下这一杯清香味爽的早春黄山毛峰,即使还未去过徽州,也能让你感受到浸泡在茶香里的徽州春味。
明前黄山毛峰特级一等
按照国家标准,黄山毛峰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级别,越是前面的茶叶,品质也随之越好。
本次的第一款茶便是特级一等茶,因品饮时,有春山踏春观春景之感,便命名为
取名
观春
。
此款茶叶选用的是开园期头期茶,头期采摘一芽一叶初展时,十余颗茶树仅能取得100多颗嫩芽加工得1克干茶。
400余次人工采摘才得杯中一泡纯正黄山毛峰,尤为珍惜。
明前好茶,芽比叶肥,生长周期非常短。如遇雨水,生长更为迅速。
所有采摘都由茶农手工获得,他们跟时间赛跑。早上4点天刚亮就上山,一直劳作至下午。在山上一呆就是10个多小时。
其干茶特点是
白毫
披身、条索芽头肥壮、叶片微卷、鱼叶金黄且伴有淡淡兰香
。
汤色嫩黄,清澈明亮,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黄鲜活。
除了铁罐装的版本,我们也为茶友们准备了更应时应景的1斤装礼盒版,整体采用青翠的春日配色,春芽的图案跃然于包装之上,东方茶韵拉满。
一
盒4罐的多重包装设计,无论是赠礼自饮,都不用担心储存问题,保证了每时每刻都能喝到春日的第一口鲜。
2024年黄山毛峰特级二等
第二款带给大家的是特级二等
明后黄山毛峰,因为
黄山毛峰茶语为人间胜境,遂以此命名。
这款2024年明前头采特级二等黄山毛峰采摘于黄山祁门产区西黄山牯牛降山脉的800多米的高山上。
高山茶园阳光充足,受高山、低山、阳山、阴山之别有早有迟。
茶农则看茶山周围春季映山红即杜鹃花生长开花的特征,到茶山分级采摘黄山毛峰,即顶苞红时采摘特级毛峰。
选取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标准采摘,采摘山路崎岖难行,弥足珍贵。
这款干茶外形条索芽头紧偎叶中、峰显隐毫、
色泽嫩绿光润。
汤色嫩黄绿明亮,香气嫩鲜高长,入口之后鲜嫩甘甜持久,栗香悠扬。
叶底嫩匀绿亮,饱满厚实,几泡之后闻起来仍有鲜爽清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