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书有范  ·  九言 | ... ·  昨天  
青年文摘  ·  被骂了几十年的毛病,很难改吗? ·  3 天前  
青年文摘  ·  “输得起”和“赢得了”一样重要 ·  6 天前  
读书杂志  ·  《读书》首发|葛兆光:在蒙哥汗帐前辩论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真正顶尖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24-12-02 20:20

正文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muye

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罗振宇在一次演讲里提到,敦煌莫高窟实际上并不是什么能工巧匠设计和制造出来的,而是普通的工匠,一笔一刀雕刻出来的。 

从最初一个叫乐尊的僧人,到无数个继任者,在此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继续绘制壁画,雕塑佛像。 

有了时间的加持和漫长的累积后,个体的努力得以持续传承下去,直到最后形成了伟大的作品。 

罗振宇说:“普通人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会积累成奇迹。时间帮助了他们,他们成为了时间的朋友。”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人人都求快,可是时间总会告诉我们:

那些顶尖的高手,一定都是在某个领域内坚定地践行着长期主义的人。


01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

一种是短线思维者,眼界窄,急功近利,常常想着走捷径。

一种是长线主义者,有远见,沉得住气,愿意走远路。

前者时常羡慕别人的成功,只想着在短时间内变成一个厉害的人。

却忽略了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需要不断地磨炼自己。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有个叫王津的古钟表修复师。

有一次,他接到一个非常棘手的任务——修复“变魔术人钟”。

这座钟有1000多个零件,此外还配有7套系统、5套机械联动,底盘的齿轮多得像个“迷宫”。

一位瑞士的钟表专家表示,结构如此复杂的钟表,他也修不好。

可王师傅却沉下心,运用多年的经验,用整整一年多的时间,修好了这座钟。

正所谓: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王师傅之所以拥有如此精湛的手艺,跟他持之以恒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很多人嫌这份工作枯燥,耐不住性子,很早就转行了,如今从事古钟表修复工作的只有两个人,王师傅便是其中之一。

王师傅从十六岁“入宫”,就开始从事修复钟表的工作,已经在这个行业里深耕了四十多年。

最终,他成了世界级钟表修复大师。

王师傅有个观点我非常认同:“沉下心来,长久专注,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用心做,你就是专家。”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都很着急,急着挣钱,急着出人头地,只要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果,便很难坚持下去。

但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从来不急于一时的成功,也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

他们相信厚积薄发的力量,愿意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认准一个领域沉淀下来,踏实深耕,命运早晚会赐予你应有的一切。


02

有位企业家在演讲中分享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两种。

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

前者凭借一双强健的翅膀,后者靠的是契而不舍的定力。

这就好比人生中能有一番作为的两种人,一种骨骼惊奇,天纵奇才,但这种天才少之又少,更多是日拱一卒的长期主义者。

生活中的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雄鹰那样得天得厚的条件,只能像蜗牛一样锲而不舍的坚持。

虽然过程缓慢,但只要坚持下去,照样也能抵达人生的金字塔尖。

稻盛和夫早年在分公司培训的时候,碰到过一个工人。

这个工人,学历不高,生性愚笨,一个简单的操作需要手把手教好几遍才能学会。

但在二十年后的一场会议中,当稻盛和夫再次见到这位工人时,他已经当上了事业部长。

他的言谈举止中,处处都透露着一个领导者应有的见识和人格魅力。

老上司解释说,虽然他学得慢,但从不放弃精进。

他手中有一个本子,里面记录了他需要学的技术。

一个技术动作不会,就不惜练习成千上万遍,直到娴熟掌握,就这样每精通一项,他就划掉一项。

靠着日积月累的点滴进步,他用了20年时间才有了后来的巨大成就。

作家格拉德威尔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高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

所有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与坚持。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时间会给你答案。


03

《延迟满足》中写道:

“在任何一个领域里有所成就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因为他们敢进窄门,愿走远路。”

凡事浅尝辄止,结果只会一事无成。

最后大成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长久成功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长期主义的坚持,企业的成功亦是如此。

在快节奏的商业环境中,不乏新势力品牌通过低价策略和“爆款营销”迅速占领市场,但往往陷入“短命”的困境。

与之相比,沃尔沃的节奏虽慢,却更稳定,更有章法。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沃尔沃是一个“懂生活、有内涵”的品牌。这种印象的塑造,并非几日之功。


举个例子,在体育圈的赛事中,沃尔沃算得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长期的陪伴者。

因为,这个来自北欧的豪华汽车品牌,始终以一种长期、专注且深度的方式参与其中。

在过去长达30年的时间,沃尔沃一直坚持支持中国高尔夫公开赛,将中国高尔夫从边缘推向了主流。


沃尔沃更是用20年的时间,把寰球帆船赛发展成了世界三大顶级帆船赛事之一。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马拉松比赛中,我们同样看到了沃尔沃的身影。


赛前,沃尔沃在上海体博馆进行运动安全科普,邀请专业培训团队到场,开展AED急救训练,帮助跑者提升应急能力,为赛事增添更多“安全守护力”;


比赛当天,沃尔沃派出插混家族车型作为计时车全程领跑。


诸多付出,让它自己真正成为这场城市赛事的重要支持者。

在快速变化的行业中,坚持一些不能直接获得收益的事情并不多见。

但沃尔沃用坚持成为时间的朋友,通过与这些运动赛事的合作,将生活的松弛与幸福感传递给每一个人。


这种“长期性”不仅体现在与赛事的合作中,也贯穿了沃尔沃经营中的每一步。

在新能源转型的赛道上,不少品牌一味追求纯电动汽车的“快进模式”,但这条路径并非没有问题。

市场需求多元、电车安全焦虑,这些都是车企无法忽视的。

沃尔沃却选择不断深化插混技术,同时逐步完善纯电车型布局,让插混与纯电车型并行发展。


这种“慢跑式”策略,正在收获市场回报。其中,插混起到重要作用。

许多车企将插混视为过渡技术,他们认为,插混要以用车经济性为先,因此忽略了豪华车用户对“操控性能”的要求。

但沃尔沃坚持把用户真实需求放在第一位,将其打磨成关键支柱。

诞生于原生架构的插混家族,采用高功率发动机与P1+P4双电机驱动,兼顾了“续航、性能、操控”这三大豪华车用户的本质需求。


在安全问题上,沃尔沃采用纵向布置的电池组设计,保护车辆在碰撞时不发生热失控。

在电车的安全问题上,沃尔沃同样不妥协“安全”,哪怕需要更高的技术成本和更长的研发周期。

这种对技术的执着和对安全的深耕,体现了沃尔沃的战略定力。

它并未急于追赶市场风潮,做难而正确的事,尊重技术积累和市场规律,在长跑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长期的坚持,让沃尔沃在安全领域这一块,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我相信,所有消费者都有目共睹。


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有的只有经年累月的沉淀和积累。

无论是与体育赛事的长期合作,还是在新能源赛道的稳步推进,沃尔沃都在用行动证明,时间会奖励那些愿意走窄门、走远路的品牌。

正是对长期主义的践行,保持定力做正确的事,才让沃尔沃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喜爱。

人这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能懈怠。

可能现在的你,比别人辛苦、比别人慢、比别人难,坚持下去,也有得偿所愿的一天。

怕什么前途无望,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量变总有达成质变的那一天,到时候你一定会感谢曾经那个汗流浃背、锲而不舍的自己。

点个在看,做一个长期主义的践行者,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广告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