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冠没道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江药监  ·  【科普】关注帕金森病,让生命不再颤抖 ·  2 天前  
法治时间  ·  合理饮食 ... ·  3 天前  
无线徐州  ·  吃到这种瓜子,立马吐! ·  4 天前  
杨天南财务健康谈  ·  能够提高人生效率的五知邮件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冠没道理

Day11 Guan读-人格心理学

小冠没道理  · 简书  ·  · 2018-09-13 12:12

正文

#乱说心理,通通没道理# by 小冠

生物学流派-3

1.    大多数心理学者相信,生物因素对人格形成有重要作用,但生物与环境因素很难截然分开。比如说:父母子女之间、双生子之间的相似性好像最能说明问题,但共享基因和共享环境总是缠绕在一起,研究结论始终有可质疑之处。

遗传影响的确存在,但早期教养的影响,与基因一样也来自父母。遗传力往往被高估。

2.    「内向」「外向」是这个领域被研究最多的话题之一。生物学流派认为,外向性是所有人格变量中遗传性最强的变量之一。内向与外向的差别,在于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不同。

这可以解释为何有些人只有听着音乐/看着电视才能学习,有些人必须得找到一个安静的环境,隔绝骚动和噪音。

刺激过多会使内向的人容易分心,不能集中注意力;而刺激不够则会让外向的人需要不断去寻找刺激,来达到舒适程度,同样也会造成效率下降。

3.    直观认为,外向者比内向者更容易高兴,更容易从社交活动中获益。生物学流派的研究似乎并没有提出比「刻板印象」更有价值的信息(或者没在书中体现)。

问题在于,不见得内向者就缺乏社交,也可能是他们对社交的需求,就像他们对外界刺激的需求一样,只要有少量、适量就可以获得满足感;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满足感会少于外向者。

此外,认为内向者没那么开心,或者也与他们体验的情绪强度有关,开心时并不需要像外向者一样欣喜若狂,但对于他们也是足够的。

4.    从进化论角度说「择偶」,生物学流派也是言之凿凿,又与某些社会观念不谋而合。从种系出发,用男女对「亲代投资」关切不同,解释为何女性向异性展示身体和年轻,男性展示力量和钱包——简直太合一些人心意了,拿过来就可以当挡箭牌。

生物进化的影响固然始终存在,但可能只是起到较小的作用;人类社会早已不只是生物性决定一切,人们习得的偏好是否早已超过从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本能?野生动物的基本需求,和现代社会男人女人的需求,必然已经相当不同了。

通过拓展自己的认知/觉察边界,人们可以获得更多自主空间,而减少社会、生物性无意识附加于人身上的限制——只是并非人人都喜欢自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