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中级报名开始之日,东奥举办了中级名师座谈会直播,帮助中级考生们清晰了解今年的考情与备考攻略。
一个半小时的直播时间,三位老师疯狂输出干货,弹幕满屏“学到了!”
如果你错过了直播,现在一定不能错过奥奥整理的精华!
强烈建议大家收藏后反复阅读,受益无穷。
《中级会计实务》从2016年开始难度有所下降,
从16年开始,难度稳定,预测今年难度不会很大。
从18、19年这两年开始,《中级财务管理》的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因为它的政策背景就是我们国家大力倡导管理会计师这块内容,所以和管理会计师比较相关的就是财管科目。
到了2020年,因为疫情,难度有了比较大的下降,
21年从考试政策来看,应该会维持20年的难度
,所以今年对于考中级财管的学员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我的个人判断明年可能会回到18、19年的难度。
《中级经济法》是三门课中通过率最高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从年份来说,19年考试批次增加,命题的范围扩大,所以难度较前几年大了。
2020年主观题的难度会稍微降低。
关于这个问题,三位老师的一致观点是:这两年报考中级会计考试,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是
「黄金之年
」
,推荐大家一年报考3门。
今年的中级教材比往年出版早一个半月,老师们的课件上传的快,所以中级考生的备考时间是很充足的。
因此
一年三科是很有性价比的考
法,
今年报考三科,学习
动力充
足,第二年压力会小很多。
报名
时间为3月10日-3月31日,这个是国家规定的一个最长的范围,但是各地会在这个区间里取值,比如
说有些省
可能是16、17号开始,到26、27号就结束,所以还是关注自己省份考试通知部门的官方的通知。
9月4号-6号,3个批次。
报名前后和考试批次没有直接关系。
考试时间、批次不可选,报名时选了哪里就在哪里考试。
中级的报名条件要比初级和注会高一些,所谓的学历也好、学位也好,一定是要在学信网能够学到,法言法语来说:国家主管部门承认的。
工作经验统计到2021年12月31日为止
,如果是硕士学位,是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一定是要在2020年拿到你的硕士学位;双学位或者是研究生班需要两年的工作经验,也就是2019年12月31号以前拿到学位或者学历;学士学位或者是本科学历,要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也就是说17年12月31日以前拿到学历或者学位;要是专科的话,要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也就是16年12月31日以前拿到大专学历就可以报名。
各地口径有些不一样,建议各位咨询当地相关部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没有官方的文件表态,即使多加一科也未必是坏事,因为多加一科有可能是变为三年通过,不加这一科也未必是坏事,因为独立成一门,可能会加考试内容。
但总的来说,大家不传谣不信谣。
三位老师都强调了历年真题对备考十分重要。
中级近三年或近五年真题,非常非常重要!
考试之前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一定要做历年真题。做完历年真题应该保守提高10分。
《轻松过关三》精选最近3年的6套真题,很适合冲刺阶段,而且今年《轻三》把题目和解析分成了两本书,做题的时候不会露出答案,很适合拿来练习题感。
张敬富老师:
建议买本教材。
一是理论的东西需要记忆。
二是买本教材也有心安的作用。
因为财管的单选、多选、判断都是文字类的,这些文字类的表述大多来源于教材,所以我比较推荐《中级财务管理》这门科目要买教材。
《经济法》最好备上一本教材,我经常说
《
经济法》教材就像字典一样
,不管你听老师的课也好,平常看教辅书也好,遇到某个基础性的概念,搞不清楚了,你可以去翻一翻,就是一个工具书的作用。
就像征鸿老师说的,
中级经济法有70分都是客观题:单选、多选和判断,那这些客观题的表述其实就是来源于教材
,是命题老师的一个依据,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最好备上一本官方的教材。
张敬富老师:
踏实看书,2-3个月应该能过,备考要深入进去,不要流于形式。
听完一章、先回顾一下,把这章节题做完了再学习下一章。
两遍基础班很有必要。
征鸿老师:
先听课,听懂了自己做一个回顾,想明白了章节逻辑,再去做题。
很多同学的期望值不实际,以为
我听懂了老师的课就能通过考试,其实这并不合理。
做题遇到了问题,再看看书,听听课,再做回顾。
自己做回顾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零基础的考生,越是时间紧,越要反复回顾,头天学习,第二天就可以回顾。
陈小球老师:
除了先听课-消化吸收-做题三步走之外,再给大家提示两点:
第一:一定要
重视导学先修阶段的课程
,如果具备一定的基础,一上来听基础班是可以的,但如果是零基础的学员,导学先修班的内容还是要先学,把地基打牢。
第二:如果确实是零基础,那只能是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以经济法来讲,如果你想比较稳的通过《中级经济法》考试,
基础班要听两遍
。
三位老师都建议中级考生备考时同时推进三科。
张敬富老师:
建议同时推进。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这一周安排好相应的时间,同时推进。
千万不要前两个月学一科,后两个月学另一科。
征鸿老师:
要同时推进,大家不要在一天内每一科听一小时。比如今天的学习时间是3小时,我
不建议每天的时间平均到3科的课程
,建议今天的学习时间就只学1科,或某一章节,一定要清楚的理解现在在解决什么问题,掌握透了当前的内容。
要同时推进,但在不同的时间点学习的侧重不一样,比如说,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会计》和《财管》课下的做题和训练非常有必要。所以说,会计和财管相对于经济法来说提升相对较慢,需要一定的积累。
你要像武侠片儿一样,不停的苦练内功,水平才能慢慢地上去,但是水平上去之后可能说一个礼拜不看书,你的水平也不会下降很多。
所以这两门课适合你在前期和中期去多发力。
讲到《中级经济法》的学习特点是
短时间内迅速地把水平提升上去
,但如果你考完试一个礼拜不看书,水平可能又瞬间又下来了。所以说在复习的中后期可以在经济法上多发力,比如说,还有两礼拜你突击冲刺你60分还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备考的周期中,
前期和中期在财管和会计这两个科目上多发力,经济法可以放到中后期多去发力。
ps:我说的在中后期多发力并不是前期你不用学经济法,而是带着学一下就可以。
三门课,一定要一起走,可能是前后期发力的点不一样
。
张敬富老师:
一位学员第一年报考会计,借款费用一点都不会,考试成绩就只有59分,第二年痛定思痛,把借款费用学会了,考试成绩是83、84分。
对于中级来说,如果学的扎实,保守来说,70多分以上是不难的,
如果你考了50多分,不管是51、还是59,你就当你零基础,需要从新来过。
因为你对于《财管》最基础的思维方式可能还没有解决,只是单纯套公式,根本不明白为何这样去算,所以才可能考了50多分。
有些学员可能去年考了50-60分之间,可能说我从积极的角度安慰你,说是从运气的方面差了两三分,但是呢你从侧面来看,
一个百分制的考试,你丢掉了四十多分,其实我很难下一个结论说你的基础是不错的,底层逻辑没有问题的
。
所以我个人建议是不论你去年考了多少分,你来参加2021年考试,
基础班建议还是听一遍
,但是你要是觉得我的课时比较长,可以选择郭守杰老师,课时会短一点,最好还是跟着把基础班过一遍,对自己更负责。
张敬富老师:
注会的会计完全涵盖中级会计。就注会《会计》和《中级会计实务》来说,
考完注会会计,在后面的5个工作日做历年真题
,如果你具有考50的能力,通过考试应该是没问题的。
征鸿老师:
如果同时备考,可以
先学习注会《财管》,基本涵盖《中级财管》
,近两年中级财管加了一些注会没有的内容,但是分值占比不高,学习完注会后再学习中级就可以了。
中级和注会的《经济法》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我简单的说一下,主要包括三点:
第一点:《
中级经济法》有30分税法的内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个在注会《经济法》里是没有的,必须在注会的《税法》里才能学到,所以如果大家仅仅是备考注会《经济法》来跨《中级经济法》的话,这30分需要单独去学。
第二点:《
中级经济法》和注会《经济法》在重叠度上和另外两科有一点不一致,从非税法的内容来说
《中级经济法》有10分左右的内容是注会《经济法》没有的。
分别是第一章的第三节——里面包含了仲裁和民事诉讼的问题,这两个是注会经济法里没有的,第一章第三节最后一部分的诉讼时效,在注会经济法里有,这是
第一个差别
;
第二个差别
是在《中级经济法》教材的第四章第二节——保险法律,这块在注会经济法它是不讲的;
最后一块差别
是在
《中级经济法》
第八章的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分别是政府采购法的一些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以及咱们的预算法,这块是注会《经济法》没有的。这些非税法部分章节的差异,总体分值是10分左右。
第三点:
2021年非常特殊,中级经济法教材一月份就出来了,教材出版发行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它对政策的收录是这样子的,特别是第五章,收录的是《民法典》,但是关于相关的司法解释,收录的全部都是老的,也就是说注会经济法这收录的是《民法典》加新的司法解释。
比如说在中级经济法中收的司法解释是担保法司法解释,但是这个司法解释在2020年12月31日被废止了,在2021年实行的是《民法典》担保制度的解释,它是一个新的司法解释,这样的司法解释,老的在中级教材里面新的在注会教材里面,所以
对于大家跨考《经济法》而言,你特别要关注的是有关《民法典》相关的司法解释,它在不同的教材里面收录的
版本和政策
是不一样的
。
关于今年最新的《轻松过关》与课程体系,老师做了详尽的介绍。今年的图书与课程太强大,直播间的小伙伴们都种草了!
《轻一》包括轻一名师的课程讲义,各章节知识点讲解,总结,例题,每章后面有配套的习题,最后在考前还会邮寄
三套模考卷
。
▲经典例题讲解,通过例题强化知识记忆。
▲同步强化练习题与答案解析分开,潜移默化中学会举一反三。
在听完老师讲课后想多做一些习题,《轻二》是很适合你的。
精挑细选了500个考点
给大家,每做一道题在解析的时候会对知识点做全面充分的讲解。
▲每一考点精选数道例题,以题带点,反查巩固。
▲一本习题,一本答案详解,先做题再对答案,两本搭配,卓效提分。
今年中级《轻三》包括了最近3年6套真题,不仅包括了题目,还有“
解题技巧、破题思路、关联知识点、易错易混点
”等四大维度。真正地全方位、多维度解析历年真题。
▲成套题,三科目都是按照2021年最新大纲和教材进行解析
。
▲一本习题,一本答案详解,方便大家模拟演练
。
省略了打印讲义,
与名师的讲课进度与详略程度是一致的
。今年在每一页增加了窄栏,可以记笔记。双色印刷,很美观。方便携带,性价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