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随着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伴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大地沧桑巨变,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邮政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跨越。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与共和国同龄
他们是国家兴旺、民族富强、企业腾飞的
参与者与见证者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
一同翻开他们与祖国共成长的
那70年华彩篇章!
浙江湖州邮政第一个用电脑实现了报刊分发数字化、卡式相机玩到单反相机、熟练运用PS和Coreldraw等制图软件……怎么也想不到这些是一位古稀老人身上的“时髦”标签。
他是陈圆,1949年6月出生,父母取名“圆”,寓意期盼国家团圆、家庭团圆。这位共和国的同龄人,1966年下乡插队;1971年知青生涯结束后进入邮政从事投递工作十年;1980年进入邮政科工作从事培训工作;1998年邮电分营后,一直从事邮政工会工作。
“永远抱着学习的心态,促使自己与时俱进,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里。”这是陈圆保持“时髦”的秘诀。
1989年在华东区邮电经济研讨会期间与新中国第一任邮电部部长朱学范合影
陈圆参与了1985年徐悲鸿邮票发行当日湖州市邮政局邮票公司的创立;1985年作为浙江省唯一代表参加世界邮联大会,探讨农村邮政服务工作;1989年参加了华东区邮电经济研讨会,发表了论文《邮政储蓄发展能力探讨》,有幸与特邀参加会议的共和国第一任邮电部部长朱学范合影;参与了1986年恢复开办邮政储蓄;在1995年成立邮政储汇科,担任了第一任科长,在全省邮政储蓄开办期间,到全省各地担任邮储业务培训师;2002年将报刊公司手工分发卡片改进成了分发数字化……
退休后,陈圆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关心关爱邮政事业发展,业余时间参与了湖州市邮政志的编撰,还与老伴儿、老友一起走遍祖国大好河山,领略世界各国风光,将自己所见所闻用相机记录下来。现在,陈圆的制图技术还能在知青聚会、同学会纪念册制作时派上用场,在如今的数字时代,他还学习运用美篇等app,用手机上的制图软件编辑和记录旅行照片和游记,玩得比年轻人还“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