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etterRead
有理、有趣、有用的英文读物推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昨天  
英文悦读  ·  听力应该怎么练才有效? ·  昨天  
BetterRead  ·  应对AI挑战最简单的方法 ·  23 小时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78:When Your ... ·  5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79:When Your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etterRead

应对AI挑战最简单的方法

BetterRead  · 公众号  · 英语  · 2025-02-11 09:1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阅读的价值和如何正确看待一本书对人思想的影响。作者通过两篇文章引发了对阅读和个人观点的深入思考,并指出在热点事件中保持冷静和辩证看待一个人的重要性。文章还涉及了AI挑战下人们应如何保持独立思考和多元获取信息的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阅读的价值和看待一本书对人思想的影响

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如何通过阅读认识世界。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一本书不能反映一个人的全部面貌,人的行为和思想会随时间变化,因此在看待一个人时要保持冷静和搜集多方面的信息。

关键观点2: 在热点事件中保持冷静思考

作者指出,在热点事件或争议性话题中,人们容易被情绪驱动,失去理性思考。他提倡在欢呼赞叹或咒骂攻击时都要保持冷静,通过搜集多角度的信息来全面理解事件或人物。

关键观点3: 应对AI挑战需保持独立思考和多元获取信息

随着AI的普及,人们可能越来越依赖AI而忽视主动接触外部世界的重要性。作者强调,应对AI挑战需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多元获取信息,包括通过阅读等方式获取深度内容。


正文

最近因为两篇文章《 书单|阅读是认识世界最具性价比的方式 》和《 为什么我会让孩子读张兰的自传? 》,让我大开眼界。

前一篇,是我整理孩子过去三年里读过的行业相关读物的记录,其中恰好有一本是张兰的自传。当时没有想太多,只是孩子读过,就放进去了,然后就开始有人谩骂。

我觉得恰好可以讨论一下,如何在热点事件里保持冷静,如何辩证地看待一个人。

张兰这本自传极为畅销,估计也为她增加了很多粉丝。但是当时在她鲜花着锦的时候,大家可能只看到了一个勤奋成功的创业者。

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想到,他们家会在数年后出现如此戏剧性的家庭风波,她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前媳妇大S,尤其是大S去世后依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这时候再去看她的自传,同时对比当前的各种视频、信息和文章,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人。书里她如何利用不放弃任何机会努力经营事业很励志,但是比较她近期的操作,你才发现“不放弃”这三个字,可能对有些人是没有道德标准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孩子能看到。一本书不能反映一个人的全部面貌,一个人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或者被暴露。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热点事件里保持冷思考,无论是众人都欢呼赞叹的时候,还是咒骂攻击的时候。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搜集多方面的信息和多角度的内容。多看看,多想想。

这也是我写第二篇文章的初衷。

然而这篇文章在评论区引发了更为激烈的争议。

首先当然是极其对立的争议。比如有的人坚持支持张兰,人数还不少。当然反对张兰的人更多。

其次,大部分人认为读书就是站队,而不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

这里背后的思维是:一本书就可以控制人的思想。我们读书或者跟人谈论一本书就是表达立场,并通过书来控制他人的思想。

且不说一本书是不是具有那么大的力量。但是通过读书来控制思想肯定是非常传统和普遍的观念。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你自己只是为了表达立场而读书,那么你可能会丧失获取有关一件事全面信息的机会。更何况,立场这个东西在不同的时期会完全不同。所以你或者被单一信息蒙蔽,或者在时代的裹挟中从众。

第二,通过选书来影响人是很正常的做法,尤其是对孩子。但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

你是给孩子提供单一的信息,还是给孩子提供全面信息或者辨别全面信息的方法?

你认为只有你能够把控孩子的信息环境还是你能帮助孩子应对复杂的信息环境?

打造一个无菌的世界还是很难的。因为孩子肯定会接触到你反对的信息。如果孩子养成只根据接触到的信息判断是非。那么当你无法控制孩子的信息源的时候,你又如何来影响孩子呢?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有人提出“分段筛选“的做法。每个孩子肯定是不同的。家长的做法也是不同的。

还有人提出,看书的时候,也要给出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和给出多元信息是一样的做法。

还有人表面上看了你的文章,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看。

更多人赞成阅读多元化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