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交建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官微。中国交建是特大型中央企业,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以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中国交建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业务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西北工业大学/奥克兰大学Nat. ... ·  昨天  
NaturePortfolio  ·  多余的人 |《自然》科幻专栏 ·  2 天前  
NaturePortfolio  ·  火遍全球的DeepSeek:科学家是怎么用它的? ·  3 天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破局科研困境:聚焦基层创新环境与晋级体制改革 ·  3 天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破局科研困境:聚焦基层创新环境与晋级体制改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交建

在怒江大峡谷中“走线”

中国交建  · 公众号  ·  · 2024-03-11 23:41

正文


“以后再走线的话,我一定会多租两头驴,这样就可以带更多的生活用品了。”回想起第一次走线的经历,二航局川藏公路G318线西藏昌都市田妥村至根要村段提升改造项目技术负责人苏怀平打趣道。

所谓“走线”,就是沿着工程改造的大致线路,徒步勘察一遍。G318线起点为上海市,终点为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全程5476公里,是无数向往冒险的自驾游客心目中的“云上之路”。而G318线左贡县田妥村至八宿县根要村路段,却是有名的魔鬼路段,海拔高差超过1800米的怒江“七十二道拐”正居其中。塌方、落石、堵车是常态,给行车安全带来较大威胁。

提升改造项目全长约42公里,其中,二航局承建的二工区线路长18.9公里,桥隧比达68%。2023年7月,苏怀平作为首批进场建设者走进西藏。按总体规划,他和团队的重要任务,就是把G318线“七十二道拐”路段给“捋直”,找到一条更加方便快捷的道路,将该段原本93公里的里程缩减至42公里,以大幅减缓紧张的交通压力,降低安全风险。

为了尽快打开施工局面,配合设计单位加快完成施工图设计,项目团队计划徒步对全线大致线路情况进行全面勘察摸排,苏怀平主动承担起走线领队的重任。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海拔超过4600米的业拉山崖畔和山高谷深的怒江大峡谷。

不到19公里线路,几乎全是无人区,无路、无水、无电、无通信,为勘察工作带来极大困难。1名本地藏族向导、5顶帐篷、2头驴、一批生活物资,苏怀平带着这些和5名队员一道,顶着8月高原最强烈的紫外线,向着怒江大峡谷出发了。

线路全部勘察完成需要4天时间。倾斜达60多度的高山峡谷,让每一步前行都充满艰辛。沿线更是存在多处滑坡、泥石流、碎屑流和不稳定坡体,频发的地质灾害,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所有人。为安全起见,苏怀平采取“走长线、多勘察”策略,不追求短时间内走马观花式“观看”线路,而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全面勘测沿线地理、地质条件。

在翻越沿线一处只有一户人家生活的三削村时,面对近乎垂直的峭壁,苏怀平义无反顾走在最前面,身背安全绳,吃力地向前攀爬摸索。他每走一段,就固定好安全绳,为后续人员提供一条安全通道。靠着手拉手前进,大家安全通过三削绝壁。

三削村通往苏怀平负责标段的末尾方向,则是鲜有人涉足的区域。长期的碎屑流、泥石流冲刷,让沿线到处都是不明陷阱区,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困境。

行进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不小心踩空的经历。他们跟着砂石往山下滑,最远滑落10米多。由于山地陡峭,下滑过程中手脚不受控制,为最大程度保持身体平衡,大家的身体要不停地摆动。苏怀平称:“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在跳舞一样前进。”

累了,就在荒郊野岭就地休息;饿了,就靠干粮充饥,睡觉就在荒野搭起帐篷。挑战自我、征服自然的4天走线,大家用“舞蹈”的方式越过无人区,为工程设计和施工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为项目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在苏怀平的带领下,项目建设正迎来新的高潮。山岭深处,桩基钻孔、隧道掘进,沉寂的高原迎来建设热潮。

来源


交通建设报

二航局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