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菠萝因子
有思考,有温度的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学会这个,诊断肋骨骨折不再难! ·  19 小时前  
肿瘤资讯  ·  【前沿进展】SOS1抑制剂增强KRAS ... ·  昨天  
医学影像沙龙  ·  颅脑7.0T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 ·  3 天前  
丁香园肿瘤时间  ·  EFS 超 54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菠萝因子

立冬喝汤,千万别犯这个错!

菠萝因子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1-07 12:3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食道癌的内容,包括其发生原因、预防措施等。文章指出,超过一半的食道癌发生在中国,并提到了相关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危险因素。文章还提到了如何预防和改善食道癌的方法,包括改变饮食习惯、避免高温食物、减少烟酒摄入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关键信息概览

文章介绍了中国地区食道癌的现状,描述了风险因素,给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观点2: 超过一半的食道癌发生在中国

文章提到全球超过一半的食道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在中国。食道癌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区域和其他与中原移民相关的地区。

关键观点3: 食道癌的主要风险因素

文章指出食道癌的发生与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热烫饮食、食物太硬、吃得太快、霉变食物、腌制食物等都会增加食道癌的发病风险。此外,重度饮酒和吸烟也是食道癌的危险因素。

关键观点4: 预防措施和改善方法

文章给出了多项预防和改善食道癌的建议,包括避免高温食物、放慢吃饭速度、减少盐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限酒等。


正文

顾中一 营养师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

清华大学医学院硕士

八年三甲医院营养师经验


今日立冬,你家煲汤、煮饺子了吗?


天凉喝 汤,大家都想“ ”,但这样可能会“喝出”癌症风险。


太长不看


2020年全球的食道癌新增和死亡患者,超过一半在中国。


热烫饮食,食物太硬、吃太快,腌制高盐油炸等重口食物、霉变食物,都会增加食道癌的发病风险。


文末9个小技巧帮你“无痛”改善这些不良生活习惯。


超一半的食道癌发生在中国


食道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也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2022年食道癌新发病例在全部癌症中排第七,死亡病例则上升到第五位。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超过一半的食道癌新发(53.70%)和死亡(55.35%)病例,都在中国。


有些地区更容易发生


在我国,食道癌的发病也有地域性,高发区主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区域(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泰安、山东济宁、山东菏泽、安徽、江苏苏北区域),以及其他与中原移民相关的地区,如四川南充、四川盐亭、广东汕头、福建福州等。


长期在这些地区生活的人们,当年龄迈入 40 岁,不管有没有饮食生活习惯方面的危险因素,就会成为食道癌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筛查。



危险因素跟国外有差异


食道癌病理类型不同,风险因素也不完全一样。


欧美以腺癌为主(70%左右),主要危险因素是胃食道反流和巴雷特食道(Barrett Esophagus)。


我国食道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 90% 以上),则跟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比如特定的饮食因素、吸烟、和重度饮酒。


没有长期生活在高发地区,符合 ≥ 40岁筛查年龄的人们,如果有任意一项饮食和生活习惯危险因素、有家族史(一级亲属)、自己有食道癌癌前病变等,即食道癌高危人群。


这些饮食因素增加食道癌风险


研究者在荟萃分析了 23 项中国人群饮食因素与食道癌关系的研究后认为,硬质饮食、热烫饮食、快速进食、霉变食物、腌制食物、高盐饮食、油炸食物、辛辣食物等都会增加食道癌的发病风险。


趁热吃,不是个好习惯


口腔和食道黏膜比较脆弱,容易受伤,如果经常受伤,就需要黏膜细胞反复进行修复,这一过程就容易诱发癌症。


对口腔和食道黏膜来说,10-40°C 的进食温度是比较适宜的,超过 50°C 就可能有烫伤的风险了。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就将 65°C 以上的热饮列为2A 类(可能对人类致癌)致癌物。


去年我国科学院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上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热应激促进食道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机制,提出热激活温度为 54°C,这个温度可是比 65°C 要低多了,跟很多人日常 70-80°C 的进食温度比更是低得多。



吃太硬、吃太快,不好


食物太硬,进食时没被充分咀嚼就囫囵下咽,会引起食道黏膜的机械性损伤,增加食道炎的风险,慢性炎症又会增加癌症风险。


2018 年的一项 Meta 分析就指出,中国人群进食快的食道癌的发病风险是进食慢的 2.5 倍。


另一项由 IARC 牵头的研究也发现,跟进食温度适中且细嚼慢咽的人相比,习惯吃烫食且吃得快的人,患食道鳞癌的风险最高可增加近 4 倍。


霉变食物,不要吃

重口食物,要少吃


霉变食物可能有黄曲霉素,特别是花生、玉米、豆类、坚果等食物。黄曲霉素也是一种强致癌物,大家更熟悉它对肝脏的致癌作用,其实它对食道也有明确的致癌作用。


像腌制、油炸、高盐、辛辣等重口食物,能不吃最好,实在做不到,也要尽量少吃。


腌制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变为亚硝胺类有强致癌性的物质,伤害食道黏膜。


油炸食物中的杂环胺和多环芳烃,也都会悄悄增加食道癌的发生风险。


高盐饮食与辛辣食物则可能是增加了食道不良刺激的机会,从而增加了食道癌的风险。


抽烟喝酒,危险的生活习惯


重度饮酒和吸烟,都是食道癌的危险因素。


酒精每日摄入量每增加 10g ,食道鳞癌风险增加 25% ,对亚洲人群来说,每周酒精摄入量>200g ,食道癌的发病风险会是不饮酒者的 5.8 倍。


吸烟与食道癌间的因果关系也有充分证据。吸烟者和曾经吸烟者患食道鳞癌的风险分别是不吸烟者的 4.18 倍和 2.05 倍。


又吸烟又酗酒的人,发生食道癌的风险就更高了,可以高达同龄人的 8.86 倍。



怎么预防改善?


1. 给爱喝热水的长辈买一个恒温(切记:50°C 就可以了,最高也别超过 60°C)的热水壶和水杯。

2. 食物上桌后,可以先挟到碟中或盛到小碗中,再等一会儿,至少等 2 分钟。


有研究显示,跟进食前等 2-5分钟的人群相比,进食前等待时间 < 2分钟的,食道鳞癌风险增加了 76%,而等待时间 > 5分钟的,风险降低了 39%。


食物放进嘴里前,把食物贴在嘴唇上感受一下,嘴唇觉得不烫了再吃下去(当然不能是刚出锅的,注意别烫伤嘴唇)。


吃火锅时更不要捞起食物立马就吃,蘸完味碟至少再等 1 分钟。


3. 能少吃一口盐,就少吃一口,宁淡勿咸,吃不下就当减肥了,饿了自然会吃的。

4. 放慢吃饭速度,尽量吃饭时不玩手机,比如一顿饭至少专心吃 20分钟 左右。


5. 偏硬的食物一定要充分咀嚼,不要狼吞虎咽。

6. 把外卖软件里以熏烤炸为主的店点一遍「不感兴趣」,之后看到的机会就会变少,说不定看不见就不想吃了。


7. 多吃蔬菜水果 、豆类及豆制品等,膳食纤维和蔬菜水果是食道癌的保护因素。

工作忙碌的人经常会因为想不起和怕麻烦水果吃不够,除了提高重视程度,可以买一些易于保存的水果在经常出没的地方囤着,并设置一个闹钟提醒自己 :今天水果还没吃。


8. 新鲜蔬菜买回来懒得做可以直接水煮一下,配上低盐低脂的酱拌一拌,亲测味道不错。

9. 戒烟限酒,虽然这一条能做到的人不用看,需要看的人很难做到,但还是希望大家认识到它们的危害性。


赶快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群,互相提醒吧!


顺便问问长辈们喜欢什么款式的恒温水壶和水杯,双十一加购起来~


本文首发在公众号“营养师顾中一”。


参考文献:

[1]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 CA Cancer J Clin, 2021;71(3):209-249.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