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杭州一政务大厅被指4个窗口3人不在岗、苏州警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员工负面情绪触发舆情危机,金融机构如何避开应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门店老鼠满地跑,牛约堡的多次回应舆论为何并不买账? ·  5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11元大同刀削面上热搜,信息差引发舆论情与理 ... ·  1 周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2024年中秋国庆“双节”舆情风险前瞻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从几起冲突事件看法律“和稀泥”恶果:社会道德出现混乱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公众号  · 舆情  · 2024-09-06 08:45

正文

我们生产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专业有用的观点

燕博士

在路虎女司机殴打退伍军人事件之后,近期又出现了几个类似的冲突。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近期冲突事件的网络评价陷入了道德混乱,凸显当下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比如,在某大学食堂,一男生和一女生因座位问题发生争执,最后男生连续挥拳将女生打倒在地,并称“你先动手的”。

再如,在某市街头,一男一女骑车相撞后发生口角纠纷。随后女子气不过率先动手,本以为男子会忍让一下,不料竟遭到男子的疯狂捶打。

看了上面两个男女现场冲突的视频,内心不禁感到愤怒,愤怒于男子如此疯狂拳脚输出,简直成为狂暴之徒。中国一直有“好男不跟女斗”的说法,即便含有封建歧视色彩,但是起码也包含着一个日常做人之道,那就是女性在体力方面天生不占优势,男性打赢了也是胜之不武,也是耻辱。如今这两个男子竟然把女方当做拳击对手,全然不顾性别体力差别,给人道德人品崩坏之感。

我们也会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男女面对面冲突之际,常常会出现女方率先打男方耳光的现象。这其实是一个文化现象。一方面,女方接受了“好男不跟女斗”的传统男尊女卑思想,认为打耳光不会带来严重身体伤害,男方或许会选择忍让一步;另一方面,“打脸”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污名色彩,谁被打脸,意味着是谁先输了道义,才被别人打脸,而谁先动手打脸,反倒会占据道义上风,成为有理一方,因为民间道德倾向于认为,如果不是激于强烈义愤,谁会愤然打对方的脸呢?就是说,女方动手打脸男方,常常是昭告周围人群,自己是有理在先,打对方耳光,不过是略施薄惩。所以女方常常先动手打脸男方,是文化赋权的结果,是体弱的女性获得的优先权利。女方想象中的情景,应该是理亏的男方跳脚大骂,刚想动手还击,但是周围的正义人群已经群拥而上,一举拉开男方,矛盾就此告一段落。但是在今天,这种一直存在的“女方惩罚优先权”却给自己带来了严重风险,更让人感觉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受到了威胁。

这种传统道德受到的威胁,可以从视频的留言区能够看出。

在上述两起视频后面的留言区里面,只有极少数的留言表达了愤慨之情,认为作为男性如此暴力反击,有点过分了。但是更多的留言都是充满了“内涵”,纷纷将类似事件和路虎女司机殴打退伍军人的事件进行了联系。比如有的网民留言说,“不还手,就是血流满面”,获得不少点赞。不少留言还说,这就是“互殴”,“10天,1000元”等等,都分别获得了网民的点赞。

就是说,从网民的群体性留言能够看出,网民不再对于类似的冲突事件进行道德评价,而是纷纷将之和热门事件中的法律裁决和官方处理结果进行了关联,并将裁决和处理的结果用来观察这样的男女冲突事件。是非标准被弃之一边,情绪发泄成为围观重点。传统冲突事件中对于女性的同情、对于暴力的谴责、对于是非曲直的评价,被大大弱化了。热点事件的留言区,成为网民表达对于司法裁决和官方处理不满的一个“投石区”。当官方给出的结果和网民群体意愿出现冲突之后,留言区就成了“车祸现场”,或者一个示威区。

但是更严重的后果在于,司法裁决或者官方的处理方式,导致了严重的是非标准混乱和道德困惑。人们传统的道德认知和是非标准突然遭到了挑战,并且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是更明智的。正如对于摔倒的老人“扶不扶”的困惑。这个后果,对于当下的社会道德伤害是巨大的,还可能对于社会心理产生长远的杀伤力。

这警示我们,司法和行政权力在处理一些冲突事件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判例效应”,就是类似事件的处理会给全社会树立一个标准,一旦违背公序良俗,或者司法判决和舆论判决发生冲突,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很多法官认为如何宣判,是法律赋予他的权力,判罚轻重、判决文书写作、遣词造句,也是在他的权力范围之内,甚至是一种自由裁量权。只要大差不差,没有显著地违背法律,就可以大胆地对社会公布。殊不知,结果一旦公布,就往往冲击社会人心,产生立竿见影的“普法”效应,人们会纷纷默记于心,防止自己掉入类似风险陷阱。

有的地方主管部门对于某个事件的处理,也是自感大权在握,如何处理、如何处罚、处罚标准宽严尺度,是高抬贵手、还是压低秤砣,都存乎一念之间。甚至在善念和恶念之间,不过仅凭一时好恶而已。但是殊不知这种处理结果,也会对于社会大众的公序良俗观念产生强烈冲击。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之视为是非曲直的标准,从而导致道德观念的变迁或者崩溃。

一个“和稀泥”“捣糨糊”的裁决,将冲突双方判定为“互殴”,混淆了是非标准,模糊了黑白界限,表面上是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其实是传统是非标准被打了一百大板。人们不再理直气壮,而畏手畏脚,或者陷入道德困惑,社会道德空间遭受了极大的打压。

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个新型的“二元社会”。城乡二元社会慢慢淡化,但是线上社会和线下社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二元结构。线上社会是一个新媒体平台社会,人们普通栖息于各个新媒体网络平台之上。但是掌握了重要裁决和处理权力的人们,其实并不理解这样的平台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一个透明社会的到来。任何一个热点事件只要上了热搜,或者传播量超过10+,或者在某个大型平台的展示达到了一个数量级,就基本形同全民公示,产生一个全民普及效应。

你觉得这仅仅只是一个法庭的宣判、一个小地方的争端的处理,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实一旦上了平台,就基本是昭告天下了。最可怕的情形在于,当达到路人皆知的传播效果的时候,掌握权力者还困于自己的认知茧房,认为影响仅限于冲突双方、仅限于当事人之间,还处于权力可控的程度。这种认知的谬误,会导致极大的社会后果。

今天的网络流量之海出现的任何一个热门事件景观,都会通过热搜、算法推送、弹窗等方式,时时出现于每位网民的视网膜之上。这其实就可以称为平台的“视网膜效应”。如同站在海岛之上观看海阔天高,鸟飞鱼跃,视野都是一目了然的。同样道理,一个大型事件在网络上的流量喷发现象,也如同海面之下的鲸鱼喷水,网民也是尽收眼底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同样道理,平台社会里,公权力没有隐私。

所以,我们需要尽快理解在今天的网络平台社会里,每一次关键权力的行使,都是一次大型的事件路演,都处于网民群体的关注范围之内,并且会产生群体性的社会心理的波动,或者社会心理的地震。

从未有一种社会运行机制如同今天的平台社会这样警示我们,需要敬畏手中的权力,敬畏权力产生的后果。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今天体制内已经高度内卷,无数人困于形式主义和繁文缛节的程序。这导致工作人员仅仅满足于形式的完美和程序的无可挑剔,在考核问责条款和网络舆情压力之下,追求免责和自保,至于实际效果,反倒被忽视了。

比如,“互殴”的提法,相当程度上导致了日常道德和生活是非标准的困惑,但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因为内卷已经让工作人员没有精力、也没有动力进行公正的裁决,只将程序正义和程序合法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因为面对冲突双方,如果真要分个子丑寅卯,一清二白,需要很多来来回回的调查,需要费时费工聆听双方的辩解,不偏不倚的裁决还要面对败诉一方的愤怒,以及接下来的各种风险,在执行环节也是困难重重,想想就令人头痛。所以创新性的提法就出现了。如果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那就不如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动之以情,晓以大义,乃至软硬兼施,形成双方互殴结论,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而且要双方“自愿”签字画押,防止事后反悔。这样做从法律角度看,是程序合法的,但是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而且牺牲了道德伦理和是非标准,社会在为这种行为承担后果。

法律是保障社会运行秩序的底线,也是日常是非曲直的最终仲裁者。如果法律都和稀泥、捣糨糊了,那生活中哪还有对错之分?那民间解决恩怨的方式,就会采用古老原始的方法,强者无法无天,弱者忍气吞声,或者奋起一击,极端抗争,那最终肯定导致层林法则横行,社会成为一个武侠社会。

就以近期发生的几起冲突一样,传统的是非观和道德观被抛在一边,而此前已经出现的裁决和处理案例,成为网民评价事件的直接标准。即便人们内心也知道这样做不合情理,但是在现实行动的选择上,在进行利弊权衡的时候,肯定会优先遵循已有的判例标准。

网民都在关注公权力行使的时候,本身意味着地方政府部门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工作人员躺平了,相当于相关部门放弃了居中仲裁、为民做主的权力,那对于公信力和道德人心的伤害,是无与伦比的,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作者简介:
  1. 燕志华 博士(yandaxia66)  

  2. 资深媒体人/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管理顾问


  3. 往期精选:

  4. 内蒙古这起土地舆情,是一种典型的新型舆情

  5. 社会“犬儒主义”,决定了王某某不会是最后一个

  6. 关于罐车煤油食用油混用事件的几个观点

  7. 极端言论为何频发?源于网络治理导致的“意外后果”

  8. 关于近日国企舆情的一个重要教训

  9. 草根郭有才爆红背后:算法在重构中国社会

  10. 耶伦老太斜挎着包就下了飞机!难破的美国“阳谋”

  11. 央视意外引爆的这个舆情,或将产生三个后果

  12. 短短时间,两场大型网络闹剧就偃旗息鼓了

  13. 空洞无物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何刷屏?

  14. 对圣诞节的舆情分析和三点建议

  15. 农夫山泉危机:大众传播的成功导致了“双刃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