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理咨询多了之后,发现其实很多觉得自己有“问题”的人,都是挺优秀的人。
他们有成就、也有很高的认知能力,在企业中担任要职,但依然焦虑自己为什么没有办法更进一步——
他们好像坚信自己能够稳定地、高效地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而不愿意接受自己状态不佳、发展缓慢,更不能想象自己偶尔休息、停下来的样子。
在我看来,他们缺的不是更能掌控自己和管理生活的方式,而是适时地放过自己。
朋友A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国企干部,杀伐果断、年纪轻轻就做到了核心岗位。
她一直在高压下生活、每天手机不离手,连等火车的间隙也要给团队开远程会议。
就是这么优秀的一个人,最近来向我求救:
她觉得自己专注力不足,特别是近期临近一个资格培训考试,她却发现自己控制不住地刷短剧;
周末也只愿意躺在床上,两天吃三顿饭。
她很纳闷:
自己是不是没有以前的那个冲劲儿、不够努力了,对此很是自责。
从我的角度来看,其实她需要的是休息。
我了解她的脾性:如果只是让她休息,自然是听不进去的,反而还会为自己的懒惰找更多理由,增加自己的压力。
于是我打算反过来,带有一点戏谑地跟朋友A说:
你看你特别喜欢躺着、缺乏学习的动力,好像是有抑郁的症状。
那如果,假设你真的是抑郁了,这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当然我没有精神科医生的诊断权,不过我还是好奇,她会怎么反应?)
她沉思了一会儿,回答道——
不知道为什么,我听到这个的第一反应是松了口气,感觉之前自己想的都不对;
不是自己没有好好努力,也不是懒,而是我生病了!
如果真的是生病了,那能怎么办呢?就只能多给自己一点空间呗!
反正也控制不了,培训可能也要往后放放,问问老师能不能保留学习记录参加下一期……
作为旁观者,我听到她说出“自己有病”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她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她说如果真的是有病,那么就算手头的工作多重要,她也得先放下,养一养病。
毕竟,这也没有办法嘛!
朋友的这件事,让我想到了一个词语叫“亚健康”。
说的是一个人从健康——生病,其实不是完全断开的两种状态,而是一个像光谱一样的连续体:
表面上看,我们的身体功能还挺正常,但是其实某些指标已经超标了,这意味着我们此时不太适合再去做那么强烈的运动了。
同样的,人们的心理也会亚健康。
高要求高标准的方式能够驱使我们拼搏进步,但它发生在我们的心理资源充足的时候;
而如果当我们处在一个心理亚健康的状态时,高要求高标准非但不会促使进步,还会让我们陷入困顿。
因为这时的我们,缺乏足够多的资源去继续自我掠夺式的生活。
对大部分人来说,「心理亚健康」恰恰是大家不容易识别的状态。
很多人其实习惯性地对自己不好、忽视自己的感受、不接受自己当下的状态。
他们很自然就会将这种亚健康、没有动力的状态,理解是自己的主观努力问题——懒惰、抗拒。
所以当我们自责、自我怀疑而无法找到明确答案时,或许可以思考一种可能——
我是不是“生病了”?
这种自问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迫使我们看到当下的自己——
我现在究竟怎么了?
我现在过得怎么样?
我好像过得不舒服?
很多心理和个人成长相关的书籍都会介绍人的心智模型,分别是成长型心智和固定型心智。
拥有成长型心智的人倾向于认为能力是发展起来的,即:
我现在不行,不代表永远不行,我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不断增长,直到达标。
而固定型心智的人则更倾向于相信天赋:
我天生就会做这个,我就一直做这个;而至于另一个,我永远都不会掌握,所以干脆不要去研究。
研究个人成长的很多学者更加推崇大家接受成长型心智,因为这对人的暗示是:
你可以越努力越幸运;
没有什么是你不配有的,只要你努力,你最终都会拿到手。
但如果过于推崇这种自我定义的方式的话,很容易滑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
一个人会将绝大多数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归咎于自己的不够努力。
这里面有两个很沉重的东西:责任和控制。
七八十年代时,年轻人对于出人头地的感知还比较模糊,父母也不懂给孩子规划。
所以那时候孩子能考上大学就读,不能读书就参加工作。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是按部就班,没有那么多对于未来的焦虑。
旧版的新华字典还有这样的例句: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而当教育已经成为阶级跃迁的重要手段的今天,家长会特别焦虑;
他们生怕自己没有办法给孩子对应的支持,让本该考到名校的孩子与机会失之交臂;
孩子也焦虑,生怕自己不够努力,一次挫败就意味着人生崩坏。
在这种环境中熏陶长大的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
他们相信自己的成就完全是靠努力的结果;
因此也认定:下一个目标的实现,只能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他们难以接受自己偶尔的低效率、动力不足,因为如果不能够用尽全力,那就是自己的责任。
我过去可以做到,为什么现在不能做到,甚至做的更好呢?这是失控的表现。
被成长型心智绑架的人不敢相信,有一些客观的、不受控制的因素存在,例如天赋、兴趣爱好、要做的事情的难度。
当一切要素都被认为是可以人为干预、可控的,那就意味着一个人实在有太多东西需要控制了。
而拥有这种思维的人,大概率会在生活中体验到很多失控。
比如,很多人会用相似的场景描述:
自己像是杂技团里骑着独轮车走钢丝的那个人,在不断维持脆弱的平衡;
稍有不慎,就有掉落的风险。
所以,当我邀请朋友A思考她抑郁的可能性时,A感觉到平静了很多。
这是因为她不得不思考:
如果现在的状态起伏不在她的可控范畴内,她也就不需要为“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而导致学习进度落后”这个结果负责了。
最近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付航在脱口秀节目里面提及的父亲,说父亲的宽容成全了现在他的成功:
当年付航成绩没有考好,他的父亲没有动怒,也没有气急败坏地想办法给他补课,他很快意识到“孩子不是这块料”。
对于盼子成龙的中国文化下的家长来说,要接受孩子学习就是不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家长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避免”认命“。
而幸亏付航的父亲早早地看到孩子的局限:
学习不行就不行,我得允许孩子就是不能读一个本科,那就去读大专,干点别吧。
认可自己就是不完美的,甚至是有缺陷的,这是一个事实,而不是一个意愿和意志就可能克服的问题:
有些时候我真的没有办法做的那么好;
有些时候我就是会有情绪;
我的能力不足以让我每次都发挥得那么好;
这些都不是我想努力就能变好的,都是我天生的。
当我们能更多地看看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死盯着想象中的完美自己时,我们才能够在乎自己、怜悯自己。
如果你也处于这种压榨自己的状态,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照顾自己,一个小的建议就是——
不要将两者对立起来。
其实人并不是只有“坚持到底”和“彻底躺平”两条路,更多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比大脑更清楚此时此刻我适合做些什么。
注意,我说的是“适合”,而不是“能够”/“想要”做什么。
你有没有察觉到你的行动力、意志力会有一个波动?
太忙的时候会特别想要休息,太闲的时候又会特别想要找点事情干。
这些都是身体传递的信号,告诉我们现在适合做这些事情;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为了一些更宏大的目标而忽略它们。
不用担心,对于一个上进心很强的人来说,他是很难因为在家休息几天而彻底摆烂的。
如果实在有点累,那就去休息;
实在有点疼,就睡一会;
实在有些悲伤,就哭一阵。
对待你自己,就像你对待你的朋友那样——
你会看到她的好,她的情绪低落;
你会劝她,但很少会去逼着她。
你会鼓励她做她想要做的事情。
那么请你自己,也对你这么做——即使不是每一天,我们可以先试试每周抽两天,每年抽一个月。
国外有一位大学心理学老师,他的家族都受到精神分裂的困扰。
果不其然,他在中年确诊了同样的问题。
一开始,正值科研壮年期的他特别痛苦,觉得自己人生结束了。
后来他发现他的症状好像集中在每年的冬天爆发;而其他时候,他的功能是正常的。
于是他就发展出一种“兼顾工作和生病”的生活模式——
他会跟学校协商好,在秋季之后不再接教学任务,科研工作也尽量在前半年完成,以便留充足的时间,让他可以回到精神病院进行短暂地“度假”。
他一直这种方式组织自己的生活,虽然没办法成为以前那样的卷王,但也出了好一些著作,教学水平也受到学生广泛认可。
写在最后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心理不适、状态不佳,一定是普遍存在的。
它其实就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办法完全用个人的意志力和控制去打败它们。
即使被短暂地压制,它们都会以其他方式继续回到我们的生活中。
所以当你实在无法理解自己“不满意的状态”时,不妨对自己说一句:
这就是我的病!
那么好了,直到我病好为止,我都可以好好休息。
作者:黎响,资深心理作者,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擅长人际关系、家庭系统、职场等议题,个人公众号:黎响David。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专业心理咨询师,陪你探索自我,觉察过去的成长模式,引导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更好地成为自己。
点击这里👉只需花1分钟时间,帮你智能匹配咨询师,还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添加咨询客服帮你推荐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还可以领一份全方位心理健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