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 《纲要》)。《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包括前言和12个篇章。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从“统一规划建设都市圈内
邮
基础设施
”
到
“
高铁快递、电商快递”“智慧邮政”“物流““跨境电商”“金融”“中欧班列”
,《纲要》中多次提到与邮政相关的内容。
《纲要》提出推动都市圈同城化,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加快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建设,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统一规划建设都市圈内路、水、电、气、
邮
、信息等基础设施,加强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市域和城际铁路、道路交通、毗邻地区公交线路对接,构建快速便捷都市通勤圈。
《纲要》提出要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提出了包括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等多个方面的重要举措。在“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方面,《纲要》明确指出“
支持高铁快递、电商快递班列发展
”
。
《纲要》提出要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包括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共同推动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合力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等方面举措。在“共同推动重点领域智慧应用”方面,《纲要》提出要
加强智慧邮政建设,支持快递服务数字化转型
。
在“物流”方面,《纲要》提出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加快覆盖城乡的公路、电力、天然气、供水、信息、
物流
和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联通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网络。
围绕
现代金融、现代物流
、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体育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智慧健康养老九大服务业,联合打造一批高水平服务业集聚区和创新平台。
加强国际对接合作,在对外投资相对密集国家和地区,布局建设一批集
物流集散
、加工制造、展示展销、信息资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境外系列服务站。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联盟,携手打造面向全球的综合服务平台,鼓励企业联合走出去。
建设一批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构建覆盖率和便捷度全球领先的新零售网络。推动数字化、信息化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挥电商平台、大数据核心技术和长三角制造网络等优势,打通行业间数据壁垒,率先建立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区域产业升级服务平台。
共同构建数字化贸易平台。积极对接全球电子商务新模式新规则新标准,联合加强数字化贸易平台建设,
加强跨境电商国际合作
,推动国际贸易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
此外,《纲要》提出
统筹区域内
中欧班列
资源,提高班列双向常态化运行质量效益。
加快
金融领域协同改革和创新
,促进资本跨区域有序自由流动
。
联合共建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体系,共同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
重点发展跨国公司地区运营管理、订单中心、结算中心等总部经济,积极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前沿产业,大力发展大宗商品、
金融服务
、数字贸易等新型国际贸易,推动统筹国际业务、
跨境金融服务
、
前沿科技研发、跨境服务贸易等功能集聚。
积极融入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实现区域邮政高质量协同发展
中国邮政早有布局
自2018 年12月18日全面启动长三角区域互寄邮件“提速大会战”以来,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邮政区域包裹快递业务时限水平显著提升。
例如,在今年“双11”期间,南京市邮政寄递事业部对发往长三角等地的邮件进行分单处理,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对苏州、南昌、上海方向的邮件采取直发方式,减少转运环节,缩短全程时限;另一方面利用收寄一体机、智能分拣机器人等设备对发往长三角的邮件进行集包,较以往散件收寄效率提升了1.5倍以上。同时结合发件规模、产品性质、流量流向等信息,利用邮政快包长三角价格和时限优势、签订时限承诺等多种方式,为大客户提供了定制化综合物流服务方案,大大提升了客户用邮体验和发件量,适应了长三角一体化需求。
业技融合,科技赋能,中国邮政已在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智慧邮政建设。
12月2日至3日,在南京举办的中国邮政科技创新交流会展出了近400项邮政企业基层科技创新成果,为长三角地区邮政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交流研讨的平台,奠定了持续推进的基础。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邮政服务当中,在长三角地区,“无人投递车”“无人驾驶车辆””大型水陆两栖无人机“已开始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