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午休在别处
来源 | 午休在别处 (ID:neverlandlunchbreak )
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些快捷方式。比如,杀人游戏。还比如,点菜。
你以为点菜是吃货的自然属性?No!只要是吃饭人数在两人以上的饭局,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那么,点菜就是一场“食商”与情商的双重大考验。
点菜点得不好,吃得怅然若失,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事业的巨轮说沉就沉。
点菜点得好,吃得活色生香,你就此晋升为贴心暖宝宝、逼格领袖,甚或团队中闪亮的星。
不信?今天,午休君就来和大家聊一聊点菜的艺术。
总是拒绝点菜=过于被动。
你也许会说:何必那么麻烦,不点菜,不就不会暴露了吗?
呵呵,“永远不主动点菜”,也将成为别人给你下标签的论据。
曾几何时,我也从不主动点菜,哪怕是闺密之间的聚会,每次也都说:“我随便,你点。”
直到有一天,再也忍不住的闺密善意提醒:“你有没有觉得,你为人处世过于被动了?”
见我惊愕,她继续打开话匣子:“所有需要做选择的场合,你都选择沉默。这样表面看是随和,实际上给人一种模糊、没立场、甚至是不愿敞开心扉的感觉。别人还要去猜你的感受。”
我这才意识到,过于被动,是一种自私的自我保护。后来,我开始学习主动承
担起点菜的任务。
你以为点菜只是替大家决定今天吃什么?
No。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选择恐惧。点菜,是为他人省去做决定的麻烦,拯救他们的大脑细胞,你是在服务。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热情服务的人。
这,更是你的一个难能可贵的人际触点。不把握机会承担责任,别人就看不到你的能力。
(当然这也要看场合,一般来说谁请客谁点菜。这里指的是别人让你点菜至少别一味推托)
但,当然,不推诿点菜只是第一步。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会点菜”的人?
选择不对=不知体恤。
口味的不一致首先是从吃不吃辣开始分野的。
我见过点菜的人自己就不吃辣的,却选择了湘菜馆,一上来就说“小炒黄牛肉别放辣、血鸭能不能少点辣……哎呀你们还有什么不辣的菜”,饭还没开吃就想说句“你自己慢用啊”然后掀桌走人。
话说回来,川菜、湘菜虽美味,但适合彼此熟悉、又同是无辣不欢的哥们把酒言欢。若是彼此不熟的商务宴请,还是选择粤菜、江浙菜等安全牌。为什么从总体来说,全国各地的粤菜馆普遍比川菜馆高端(广东本地倒是除外)?这是和粤菜较适合商务宴请互为因果的。
不知捕捉氛围=不知轻重。
人多的话,尽可能选择有包厢或大厅人少安静的餐馆,吃围餐。我经历过十几个人挤在狭窄的越南菜餐馆里,只好用小桌子一字排开,大家作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状。说话基本靠喊,吃菜基本靠传。吃饭吃成了体力活,后来大家都默默闭上了嘴。
人少的话,倒是可以选择一些私密性略强的场合。例如少于四人的商务洽谈,就很适合在CBD找一家中档以上的日料店(但千万别是回转寿司连锁),逼格、分量、氛围都刚刚好。
当然,私密性也不要过于太好了。一次和一男同事出差,按大众点评选了一家云南馆子。结果去到一看,该餐馆只有一格一格的小隔间,灯光幽暗,纱幔重重。很尴尬地坐下,然后不约而同地提醒服务员别把帘子放下,以示清白。
其实,如果是非正式的会议餐,大可不必趁中午出去扎堆。可以约个下午茶,端上来就精致好看,环境也都清净惬意,价格也比正餐便宜。面子里子都有了,轻松的氛围还有助于促进成果。
不会点大菜=小气。
我不是教你诈:如何让自己的KPI好看?答案是全年来说你得有至少一到两个拿得出手的工作亮点,集中80%的精力做20%的事,这20%做出彩了,A+就是你。
点菜也是如此,一桌子菜中,至少要有两三个大菜。所谓的大菜并不完全等同于贵菜。午休君有次就吃了这样的亏,一上来点了一份贵死人不偿命的鹅肝刺身,然而该餐馆刺身的摆盘水平实在捉急,完全没有震撼感。失败。
要点,就点能给人带来震撼感的菜。刺身可以点,但一定要确认它家的刺身摆盘是够豪气的。最好是那种装饰成盆景状,还要干冰缭绕,让人一上来就“哇”一声。海鲜也是万年梗。
要想中规中矩,就遵循一些老传统,例如广东就是有鸡有鱼。鸡要整鸡,白切鸡、豉油鸡这种,摆盘就看得出整个鸡的胴体。鱼也要整鱼,一条蒸鱼的效果,好过一大盆子酸菜鱼。
按自己喜好点菜=自私。
有次刷微博,一个妹子的无辜的诉苦引发众怒。大意是自己点菜要求每道菜都不放葱,结果同桌人明确表达不满。不少网友公开讨伐:个别菜要求不放葱还好,全部菜不放葱?要是我直接不吃了。这,就是只站在自己立场出发点菜的例子。
《红楼梦》里,才情当属林黛玉,做人却要学薛宝钗。宝钗在贾府过生日,被问喜欢看什么节目、爱吃什么菜,她知道贾母喜欢看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照着这个说,马屁拍得不着痕迹,真是高手。
虽说我们都不要当心机狗,但是有时只消在细节处替他人着想,就可以轻松润滑关系,何乐而不为?
情商高的一点,在于同理心。若是熟悉的人,喜好一般都会清楚。若不太熟悉,也能从对方籍贯性格等方面揣摩出一二。再不济,也要打大众化的安全牌。猪脑、鸭血、牛蛙、蚕蛹这些,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除非大家真是气味相投的好友,要不然自己觉得再好吃都不要点。
点菜前最基本的礼节,是问对方有何忌口、有何偏好,并且在点拿不准的菜之前,征求一下大家同意。午休君就真经历过,例汤上来之后,桌上一半人仿佛发现了彩蛋一般喊“啊,海马!”,然后另一半人故作镇定地默默放下调羹。这真是惊喜、惊吓参半的一顿饭啊……
对了,如果实在拿不定主意,就点餐牌上的推荐菜肴。卖得好的菜自然有其道理,如果推荐的菜都做不好,那这家餐馆的水平也就摆在那里了。
回到放葱那个例子。建议在点菜时尽量不要为自己用否定句式,例如“不要放葱”就比“少放点葱”听起来更刺耳,对方探明原委后也会主动提出干脆免葱。而最高明的方法,则是默默点几道一看就不可能有葱的菜,只吃这几样就好。少吃几道菜又不会死。
不懂搭配=管理力差、品位低。
点菜最为高超的技巧,就体现在能让一桌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食材要错落。猪、牛、羊、鸡、鸭、鱼、虾此类,各一道菜就好。素菜也是如此。(除了如羊肉宴这种主题式宴请。)前不久吃了一次湖北菜,结果一桌子十个菜,有三个的主材是藕。还有一个菜,是藕他儿子——藕尖。简直怀疑是在讽刺我们“吃藕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