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丽琪
春风十里歌不尽。
谷雨时节,是至暮春,在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滋润的时候,南方的下午飘起一场春雨。4月23日,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在顺德北滘文化中心如约而至。
顺德北滘文化中心。
雨生百谷,正是文学聚会之时。今年,舒婷、欧阳江河、于坚、向宇、谢有顺、李敬泽、朱向前、申霞艳、盛慧、须一瓜、陈先发、杜绿绿、江弱水、卢卫平、陈崇正、双雪涛等一众作家、诗人、批评家,齐聚顺德,在岭南水乡,拥抱文学的世界。
著名诗人、作家于坚获得2016“年度作家”,张悦然、陈先发、李敬泽、江弱水、双雪涛分别荣膺“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年度散文家”、“年度文学评论家”及“年度最具潜力新人”。
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现场。
2015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增设“年度网络作家”,一直密切关注网络文学写作生态,参与并推动互联网时代问题最自由、受众面最广的文学形式的发展。今年,十一圣、夏龙河、我是愤怒、凝陇、疯丢子、荔萧等六名作家共同摘得该奖。
十五年来,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以“反抗遮蔽,崇尚创造”为宗旨,维护了文学的初心,坚持艺术性,始终将文学放在第一位。无论中国社会有多复杂,能够把品格纯正的文学奖坚持多年,实属不易。文学的魅力,彰显了一种永恒不变的价值。
于坚:“文明”就是以文照亮
诗人于坚获得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
去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将“年度杰出作家”的荣誉授予诗人欧阳江河。今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再次将“年度杰出作家”授予了一位诗人。
评审委员会在授奖词里表示,于坚在2016年出版的作品《闪存》、《朝苏记》等作品“以文会心,为文招魂,写诗、作文、立论,皆自由挥洒,辞直义畅。他居边地数十年,独持己见,一意孤行,如今个人细语终成高论宏裁。”
于坚获奖后致答谢辞。
诗人在领奖谢辞中谈到:“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于坚相信,“文明就是以文照亮”,写作的意义就是孔子在2500年前说的那句话:兴观群怨,迩远,多识。
于坚说:“在根本上,一切写作都是出家,写作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只是作家不会走进教堂罢了。”
80后作家展露成熟风度
随着年岁渐长,80一代作者的作品正在逐渐获得庄严的历史感和人性的深度。今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年度小说家”、“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均由80后作者摘得。
张悦然获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
12年前,初出茅庐、还在新加坡念计算机专业的张悦然凭借《十爱》斩获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对她来说,那是来自文学界的第一声召唤。12年后,张悦然以砥砺十年的成熟之作《茧》,再次登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领奖台,捧回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的桂冠。
双雪涛获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
去年,80后小说家双雪涛就曾以发表在《收获》杂志上的中篇小说《平原上的摩西》获得第14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提名。今年,双雪涛成功斩获了“最具潜力新人”。他在致答谢辞时表示:“时光如水,我们也都三十几岁了,关于世界,知之甚少,而那些原本笃定的东西,在这纷繁的世界里头,也在经历考验和审视。”
“不存在社交负担,不存心讨好社会”
“年度诗人”、“年度散文家”、“年度文学评论家”三项大奖分别由纵横文学江湖几十年的文坛名家摘得。
陈先发获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
当代社会显现出物质和信息过度积累后的匮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歌的写作难能可贵。诗人陈先发凭借诗集《裂隙与巨眼》获得“年度诗人”,并在致答谢词时指出,今年适逢新诗百年,“成就是引人惊赞的,虽然尚未产生足以匹配这个复杂时代的伟大诗人和典范作品。”
李敬泽获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
李敬泽曾于2005年斩获“年度文学评论家”,今年又再度凭借《十月》杂志上连载的专栏《会饮记》夺得“年度散文家”殊荣。著名诗人舒婷和作家、编剧朱秀海为他颁奖,李敬泽说,再度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是一件美妙的事。“多年来,我一直不敢宣称自己是一个散文家。现在你们给了我勇气,从今天起,壮起胆子做一个新锐散文家。”
江弱水获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
江弱水是“年度文学评论家”提名中的常客,今年终于斩获该奖。他始终坚守自己的评论职责:“不存在社交负担,不存心讨好社会。所以,评什么不评什么,说好话还是说坏话,一任个人的内心认证。”这,也是文学给予的,不讨好任何东西的底气和勇气。
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现场,获奖人与颁奖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