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业专利观察
聚焦和分享全球各领域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理念、经验与策略,既有战略规划,又有战术应对。有原创,有转载,有海外经验,有中国实践。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独角兽500强……,统统都到碗里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澳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  ·  【澳珠商品選購資訊】測試14款手持式花灑效能 ·  昨天  
澳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  ·  【澳珠商品選購資訊】測試14款手持式花灑效能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企业专利观察

浙江大学将青岛科技大学的专利无效掉了,发明人之一还是副校长

企业专利观察  · 公众号  ·  · 2024-10-06 23:59

正文

作者:吴征




两所大学之间发生专利纠纷,并不多见。
今年三月,曾经报道过浙江大学正在试图对青岛科技大学的一件化工专利发起无效挑战《 从浙江大学无效青岛科技大学专利说起 》。
五个月之后,2024年8月5日, 国家知识产权局 对这起案件做出了无效决定,结果是,经合议组审理,认为 青岛科技大学 这件 名为“ 路易斯酸碱对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催化合成聚酯的方法 ”的发明专利ZL 202111468780.9,因不具备创造性,而宣告 专利权全部无效 浙江大学 在这场无效争夺战中获得了胜利。
从这件专利涉及的内容来看,主要涉及合成化学聚酯领域——可降解塑料。
而此次浙江大学所使用的现有技术证据来看,似乎可以嗅到一些两家高校在这方面似乎都有很深的研究。
在这份无效决定中,可以看到浙江大学请求宣告本专利无效的10份证据中,只引用了一篇专利文件,其余9篇均未非专利文献,这说明浙江大学的无效团队对青岛科技大学的这件专利背后的技术应该是非常了解。而被列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 证据1 的专利 CN110938087 A ,申请人正是 浙江大学

无效决定中引用的现有技术
从浙江大学这件证据1的专利时间来看,其公开的2020年3月,要比青岛科技大学申请这件专利的2021年12月,早一年零九个月。

来源:大为免费专利数据库

但是,两件专利并未完全一样,对此,合议组也确认了青岛科技大学的专利与浙江大学的证据1专利之间的 区别主要有两点
对于这两点区别,合议组用了较大篇幅来阐述该区别技术特征为何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合议组得出结论,在证据1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 本领域人员容易想到 改变证据1的方案从而得到本专利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因此认为本专利不具备创造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并不能说青岛科技大学的这件专利此次被宣告全部无效,就意味着彻底没有机会了。因为对于是否具备创造性的认定,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在本专利与证据1之间还存在两个区别技术特征的情况下,到底这种容易想到是真的容易,还是事后诸葛亮,这会是后续本案可能引发争议的地方。
因此,有理由推测,青岛科技大学有很大可能性会就该专利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撤销该决定。
实际上,从青岛科技大学在无效审理中提供的反证材料,以及本专利的发明人团队来看,这件专利似乎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项目成果。
其中两位发明人 王晓武 李志波 都是博导,尤其是反证3“青科大在有机催化剂聚合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中对 李志波团队 的介绍,相似的新闻确实可以证实该专利背后的技术成果,是一项很重要的突破。而青岛科技大学官网显示李志波还是现任党委常委和副校长。
与之相对,浙江大学这份证据1的发明人则是 伍广鹏 团队,根据网上信息, 伍广鹏 2015年加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开展学术研究,主要开展二氧化碳化学转化、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光刻胶等方面的研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2项实现技术转移转化。 二氧化碳基可降解高分子技术在陕煤集团 进行产业化中试开发,一期投资5000余万,占地10余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