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ir电影
曾经,爱电影的人都关注了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Sir电影

灾难片变喜剧片,我双手奉上五星

Sir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9-25 23:1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你认识他吗?



别说没兴趣,这个夏天,你的命都是他给的。


威利斯·开利,美国工程师及发明家,最需要感谢的是,他发明了——空调。


很伟大吧。


其实不只是空调,手机、电梯、交通灯……任何一样东西消失了,对我们的生活来说都是灾难。


最近有部日本电影,讲了一件听到都让人颤抖的事——


假如世界没有电。


《生存家族》

サバイバルファミリー



如果说钢筋水泥是城市的躯体,电力就是城市的血液。


血不流了,躯体马上就瘫痪。


城市变成了失去秩序的荒岛,在东京生活的铃木一家,决定骑自行车去乡下。


为了求生。



日本电影素有“被害妄想症”。


无论是天灾、人祸,你想到的、没想到,都被拍了个遍。


瘟疫。


《感染列岛》


怪兽。


《新哥斯拉》


甚至全国完蛋。


《日本沉没》


《生存家族》呢?


同样是灾难片的设定,却拍成了货真价实的喜剧片。


我们看别的灾难片,都有英勇保护妻子、孩子的男主。


而《生存家族》里的父亲……真的大丈夫?


像这样——


一个憋屈、猥琐、窝囊的中年男人。



在原来正常运转的社会中,也就是没断电的时候,他是一成不变的加班狂,单位的小领导,家庭的顶梁柱。


停电了,公司提前下班,他一万个不情愿。


猪猪日剧字幕组,下同


对工作过分热情,生活里毛病一堆,唠叨,自负,还爱面子。


因为没有电,一家人难得在一起看天上的星星。


他心血来潮,想浪漫一把。


长期被冷落的妻子不领情,在他伸手过来的时候,果断把手拿开。



在求生的旅程中,原本的毛病更加凸显出来。


家人说过的话当作耳边风,自己出错也要发泄在家人身上,自认为经验丰富却一点派不上用场,还很傲娇地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援助。


子女对他的不满终于爆发,妻子却冷冷地说了一句——


“不是早就知道了吗,他就是这样的人。”


尊严一扫而光。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我负责养家”的那种好男人。


可实际上,他脾气坏、忽视家人、喜欢发号施令。


这不过都是些找存在感的方式——


是我养的这个家,我实在太了不起了,以至于我在其他方面 可以 随便做得有多差。


太容易把自己当一回事。


《生存家族》就是在用一场啼笑皆非的灾难,撕破文明社会中种种虚伪的外衣。


有钱,了不起?


落魄的富人来到米店,企图用劳力士和玛莎拉蒂交换粮食。


语音刚落,就被米店老板娘赶了出去:“这些东西能填饱肚子吗?!”



相反,原本在社会中被抛弃、被遗忘的人们,重新焕发了光芒——


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停电之后,自由自在地抓起了池塘中的鱼。他的生活水平不但没有被停电影响,反而直线提高了。


几位盲人奶奶在失去照明的隧道做帮人带路的生意换取水和食物。本就习惯黑暗的她们,在黑暗之中为人们指引方向。



最为明显的,是电影中的老农民。


城市人早已瞧不上的农耕智慧,终于派上了大用场。


没有冰箱,就把肉类熏制保存;没有自来水,传统的水井重新发挥了重要作用;货币的失效,这里也恢复了最原始的交易模式——以物易物。



在这种生存模式中,城市病严重的铃木一家,开始反思。


就在电影的开篇,独自生活在东京的老妇人,无依无靠,只等到逝世,才唤回子女迟来的陪伴。



现代科技便捷了我们的生活,但也让每一次情意深重团圆和离别,在便捷中被稀释。


和男主一样,我们被自以为了不起的东西骗了——


以为感情,也会在现代化中,变得充足而高效。


很遗憾,恰恰相反。


你也许瞧不起过时的生活方式,但别嘲笑那种特有的缓慢、诗意和人情味。


影片尾声,老式蒸汽火车在过隧道之前,经验丰富的老人早早地关上了窗户。


而铃木一家被烟气熏得一脸乌黑。


所有人看着彼此“傻样”,不由开怀大笑。


在这笑声中,Sir听出了他们的自嘲。


那是对自以为是的生活经验,与偏颇观念的自我否定。


用幽默的方式向老一辈的生活智慧表示尊敬。



说实话,让我们都不用电,回到原始社会,这现实吗?


不现实。


离开城市,生活就会更好嘛?


不见得。


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当下抽身片刻——


看看好像什么也不缺的自己,怎么就是笑不起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电影首发站有汁源


编辑助理:哥谭镇民兵排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