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油价水平在45美元和65美元之间震荡,此时中石化的盈利情况较好,业务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的区间,因此,我们一定程度参照了2017年年报和2018年一季度的数据,并结合历史业绩情况,我们对各板块业绩进行假设,炼油、化工、销售及其他业务的营业利润对应为650亿元、260亿元、320亿元和90亿元。
其中,下游销售及其他业务这两部分业务供需结构相对稳定,可以认为不受原油价格水平影响,两个板块业绩保持稳定。
但是,由于炼化板块业务较为复杂,便于测算,我们做了以下几个重要假设:
1、炼油板块成本:假定国际油价水平挂钩的原油采购成本比Brent低5美元(中国石油炼化业务的测算也采用相同假设)
参照第一部分中对我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介绍:当油价水平低于80美元(含)时,成品油价格将包含正常加工利润率;当油价水平高于80美元时,加工利润率逐渐降低直至零利润。同时,炼厂在实际原油采购过程中,经常采购多种原油,并与多种国际原油价格挂钩,为测算方便,我们在模型中的,与国际油价水平挂钩的原油采购成本比Brent低5美元。
2、炼油板块业绩:在油价上升过程中,中国石化炼油板块业绩直线递减(中国石油炼化业务的测算也采用相同假设)
炼油板块主要成本为原油,因此,其业绩受原油价格影响显著。根据我们2017年7月20日发布的行业报告《炼油行业,群雄逐鹿——炼化大扩能系列报告之一》,在炼厂成本方面,总成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原料成本,二是加工成本(完全费用),约为315元/吨。其中,原油作为主要成本,一般占到总成本的 90%。
炼化板块在低油价水平时由于销售价格随成本价格同比上升,价格传导顺利,因此业绩稳定。但是随着油价的上升至一定水平,炼油板块业绩将开始下滑。当国际油价水平上升至85美元以上时,炼油产品的销售价格上涨的速度将低于成本上升的速度,利润率逐步降低。当油价水平上升至135美元时,炼化业务利润率为零,若油价继续上涨,则业务将开始出现亏损。
为便于测算,我们假设:
在油价上升过程中,中国石化炼油板块业绩直线递减。
3、化工板块:以业绩是否随油价波动,分两种场景讨论
从化工板块看,由于产品众多,若对应子行业供需格局稳定,上下游传导顺利,则将不受原油价格影响,业绩将保持稳定;若成本上涨明显,下游价格传导不利,则将参照炼油行业在油价超过85美元/桶时,业绩呈直线递减的假设进行测算。
因此,以化工板块业绩是否随油价波动,我们将下游板块区分两种场景,详细场景分析如下:
场景一:化工业绩不随油价波动
根据2017年年报,中国石化的原油加工量为238.5百万吨。假设炼油板块业绩随油价波动而变化,化工板块业绩不随油价波动。
场景二:化工业绩随油价同比下滑
假设炼油和化工板块业绩均随油价波动而变化,考虑化工行业的属性,化工板块业绩的盈亏平衡点参照中国石化化工板块135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