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研究中心按]:
2017年3月6日,来自上海市12个区、新一批24所STEM+项目/课程试点幼儿园的153名园长和STEM+种子教师齐聚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幼儿园,共同参与了
“STEM+项目/课程进课堂的教学研讨活动”
。
会上来自松江区荣乐幼儿园园长李美、静安区科技幼儿园园长顾立群、杨浦区控江幼儿园园长曹海红先后分享了
“如何结合自身幼儿园的特色来实施STEM+项目/课程”
的园本化设计。
STEM+研究中心整理后分享如下,以期能带给研究同伴们点滴启发。
李美园长
松江区荣乐幼儿园
松江荣乐幼儿园是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为办园特色的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在STEM+项目/课程的园本实践中,李园长和教师们带着问题出发:
1、什么是幼儿核心的科学素养?2、基于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如何从教师的“教科学”真正转向幼儿的“玩科学”?3、如何构建幼儿一日活动“玩科学”的内容和评价体系?
提出了通过“开启STEM+园本专题培训”、“设立STEM+专项实践组和探索”、“STEM+项目载体推动”的园本实践设想
。
一、开启STEM+园本专题培训
STEM+在理念和实践上都具有前瞻性和高瞻性的特点,需经历引进借鉴——园本融合——示范引领的三个阶段,幼儿园必须要在STEM+研究中心培训的基础上,及时加强园本自培,才能使全园教师对STEM+项目的理解和落实不偏不倚,从而导好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设立STEM+专项实践组
考虑教育的公平性、均衡性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首轮STEM+项目实践的重点安排在大班教研组进行,此外,针对总分部园所设施设备资源、生源的不同,分别开设STEM+的《机场》和《汽车修理店》项目,在管理层面一方面给予了场地、时间、经费、培训的保障,另一方面为确保该项目的实施不影响幼儿园原有课程的安排,主要以项目分工与合作的形式展开。
三、探索STEM+项目的载体推动惠及全园
-
一日活动载体:
通过一日活动中的学习与游戏等板块,保证STEM+项目的实施与开展,当孩子们“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将学习引向深入,能力得到发展”。
-
环境载体:
借鉴STTM+课程开展中的“五板一墙”,即“五板”是问题板、故事板、信息图、科学展示板、角色轮换表”“一墙”是“图文墙”,促进孩子好奇好问、主动探索、大胆表达。通过借助我园两部三楼走廊环境,围绕“机场”、“汽车修理店”的项目创设“我的探索发现”小报展等。
-
节日载体:
收集有关两个项目的节日或纪念日,如“国际民航日”等节日,让孩子通过这些节日了解有关航空运输、航空安全等知识。创新一年一度的科学节活动内容的设计与组织,让科学节活动在玩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科学高度。
-
家园载体:
开展“宝贝去哪儿”活动,让家长带着孩子去参观机场,汽车修理店等。结合“幼儿园亲子科学游戏设计与组织”项目组活动内容,设计有关《飞机场》、《汽车修理店》有关的小游戏,如飞机场用的“传声机”的制作,升降机的制作等,家园共同参与这些小游戏的制作与操作中来。
顾立群园长
静安区科技幼儿园
顾园长从:
如何落实STEM+项目?项目与幼儿园主题课程的融合?如何有序开展STEM+项目教研?藉由项目推进教科研、以及项目激励和奖励机制等5
个维度呈现了静安区科技幼儿园的园本思考。
一、如何落实“洗车修理店”项目课堂?
(一)“洗车修理店”项目需落实“教学五步骤”
1、在项目实施中,落实教学五步骤,即“提出问题,讨论决策,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总结改进”。
2、在项目实施中,完善形成“五板一墙”,即问题板,图文墙,故事板,信息图,科学板等操作策略,提升核心素养。
(二)“洗车修理店”项目以游戏呈现研究结果
1、建立一个“洗车修理店”专用活动室,以角色游戏的形式运营。
2、可视化记录“洗车修理店”项目进展的活动过程。
3、将“洗车修理店”与幼儿园科普活动有机整合,例如结合科技节。
4、推动家长社区资源整合利用,创设合作性的科技启蒙学习环境。
5、积极参加各级层面的STEM+活动,加强与校外资源的联系和结合。
二、基于生活情境,与幼儿园主题课程融合进入课堂
(一)与幼儿园“六小”特色活动相结合,面向大班全部4个班级、110名幼儿,3、4月份每周一下午30分钟的“小社团”活动以及周五上午45分钟的“个别化科学探究活动”。
(二)与大班“我们的城市”、“我要上小学”等相关的主题结合,突出回归生活的特点,5、6月份每天下午一节集体活动时间。
(三)与游戏相结合,体会分工合作,角色意识,文明守序、社会交往等能力,6月份每周各班角色游戏活动时间,每天1小时。
三、有序开展“洗车修理店”项目教研活动
成立STEM+项目研究组,由保教主任担任项目组负责人,大班教研组长任实践小组组长,组员由大班教师和小、中班各1名教师组成,园长及副园长全程参与研究活动。具体实施包括:1、备课制度;2、校级公开研讨课活动制度
3、课程实施计划;4、师资培训安排;5、项目成果展示计划等。
四、STEM+“汽车修理店”项目深化与拓展
包括与STEM+示范园结对,提升研究水平;加强家长志愿者以及社区资源整合利用丰富课程;以及根据绩效工作,幼儿园将对项目研究成果及时奖励。
曹海红园长
杨浦区控江幼儿园
虽然经过STEM+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回来的j种子教师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曹园长仍旧非常理性地抛出了STEM+课程实施的思考:
对年龄选择的思考、对资源整合的思考、对选择项目的思考
。
在具体的实践设想中,控江幼儿园
尊重幼儿的经验和幼儿的自主选择
。
对实施的年龄采取了先从大一班进行试点,在试点的经验上再铺开到大班所有班级,再考虑往下延伸。
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园共育,需要家园的高度配合。在STEM+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适当引入了部分的家长资源。
在项目/课程的选择上,采取幼儿集体投票的方式,实施幼儿自己选择的《机场》项目。
专家怎么说?
黄琼老师
肯定了各所幼儿园对STEM+项目的重视,重视的背后为了孩子,重视的原因为了幼儿园的发展。但也提出了不满足之处,没有听到园长对课程的整体性思考,整个幼儿园课程结构图因STEM+如何变化?
指出STEM+在幼儿园的实践
最忌讳简单做加法。
如何增,如何减,如何融,对孩子培养人的思考,孩子的学习方式,孩子的思维方式,孩子的深度学习发生了哪些变化?
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一、更注重对孩子的研究,对孩子的研究要更深入,对孩子深度学习的研究,研究孩子科学素养形成过程的规律;二、课程的有机结合;三、要更加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何幼华老师
何老师更加理性地建议各幼儿园应按部就班地实践,在反思中思索幼儿园教育的差距?
希望经常性地开展研讨活动,不仅仅就项目,可以集大家智慧,使得项目更贴切幼儿和园的实际,在实践中研究,看看我们可以借鉴什么,调整什么,对教育教学可以迁移什么,对教师教学,对幼儿园的管理又有何影响?
也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教师自身的科学知识、技能难以应对,教师专业技能上的漏洞如何弥补?幼儿园的资源、材料、环境如何弥补?对幼儿可能带来哪些的影响?和以前的各类幼儿课程如何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