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这个暑假于我们而言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回首,在7月17日至8月15日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赴西南联大旧址调研的暑期实践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着,进行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本次实践顺利圆满地结束,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在实践中,我们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及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来开展实践,旨在深入探究西南联大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及其对当代的重要启示,传承和发扬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爱国、奉献等宝贵精神,明确当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永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践初期,我们通过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初步了解了西南联大的历史沿革、学校文化、治学方法等,并进行了资料整理和讨论,为更好地开展暑期实践做准备。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西南联大旧址。西南联大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碑、“一二一”运动纪念馆等每一个地方都使我们不禁肃然起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解说员的讲解后,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后,我们了解到了更多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文化等,体悟到了西南联大的精神,这份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鼓舞着我们;实践中期,我们制作了调查问卷和宣传材料,并反复进行推敲和修改,为调研和宣传做好准备,以保证最终的调研结果覆盖面广,更加具有说服力。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我们在市区内发放调查问卷。在翠湖公园,在高校中,在街头,我们与市民们亲切交流,并且向不同年龄结构的市民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整理和分析,了解到了人们对西南联合大学的认知程度及精神传承。在实践后期,我们继续走向大街小巷发放传单,宣扬西南联大精神,并随机进行采访,采访依旧是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众,细心交流访谈中,我们收获了很多。通过不断的调研和访谈,数据整理、分析和讨论等,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了人们对西南联合大学的认知程度及联大精神传承,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西南联大精神,以及当代人的责任和使命。
在这将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中,有付出,有汗水,当然更重要的是有沉甸甸的收获。而实践的顺利结束,实践成果的获得离不开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付出,尤其是在团队任务遇到困难时,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显得更为重要。这次社会实践,这次寻访西南联大之行,对于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宝贵而难忘的经历,收获良多,受益匪浅。实践虽然结束了,但西南联合大学却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一座伟大的丰碑。西南联大是战争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却承载着多少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他们仍然坚持办学,是赤诚的爱国之心,为国奉献的决心,刚毅坚卓的顽强精神使联大师生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弦歌不辍,取得了非凡卓越的成就,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时的环境是艰苦的,条件是简陋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振兴国家的使命感,支撑着联大师生在被日军摧毁的残垣断壁前仍然精神不倒。
西南联大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治学理念等对现代高等教育启示良多,它刚毅坚卓的精神,爱国奉献的赤诚更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文化财富,无一不引起我们深深的敬意,带给我们无限的思考与启示------当代的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我们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和使命,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西南联大虽然已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在人们心中,它却是永恒的,联大精神是永垂不朽的,闪烁着灼灼光辉。刚毅坚卓,爱国奉献,苦干实干……联大所传扬的精神,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西南联大在颠沛流离中创建,在日寇飞机轰炸的间隙中上课,以极简陋的仪器设备从事研究工作,不但坚持办了下来,而且办得有声有色,在短短的八九年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理工科方面的成就,很多人耳熟能详。例如,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开发群体,联大人占了相当比例,“原子弹之父”也出在联大。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当年青年数学明星陈省身,都出自联大。人文社科方面,西南联大教师们的成就在全国也是领先的。如闻一多研究《诗经》、《楚辞》,功力深厚,他利用西南地区民族民俗的活化石,让学术造诣开了新生面。语言学大师罗常培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条件,开辟了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新领域,为我国培养了新一代的民族语言研究人才。
在西南联大,无论学什么,都必须先修中国史,打好做一个中国人的基础。70多年过去了,西南联大的教育精神仍为人所津津乐道。反观我们今天的大学,对于学科、学问和学者的观念多基于实用的考虑,而缺乏一种对于知识的敬畏之心和严肃态度,尤其是师德沦丧、学术造假等丑闻不断,常常被批判为缺乏大学精神。西南联大知识分子,普遍具有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在专业知识上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在中国几代知识分子中,这两代知识分子中人才的比例很高,做出的贡献也很引人注目,因为他们大学时代遇到了中国大学发展的好时期,主要是教授和学生推崇独立性,这对人的成长极其重要,没有独立性,就不可能有独立人格,也不可能有独立思想。也很难有创造性的成果。
抗战时的西南联大办学条件极为艰困,图书仪器十分缺乏,教育设备更是简陋。学生宿舍大多是砖土墙、茅草顶的平板房,暴雨来临,满屋漏水。联大的其他校舍都是或租或借各地在昆明的会馆和城外的一些中学的校舍。教室多是铁皮屋顶,各类办公室全部都是茅草屋。学校食堂虽是砖木结构,建筑也很简陋,里面只有几十张饭桌而无坐凳,学生都是站立用膳。抗战时,学生的伙食很差,红米饭里面往往掺了很多砂子,每日食的多是仅用盐水煮的蔬菜,很少有油水。学生上课很是艰苦,由于教室分散,往往上完一课,就得匆匆赶往另一相距颇远的教室上课。当时联大十分民主自由,不少校外学生纷纷来校旁听,我们正式学生稍一来迟,就无坐位,只好站着听课,笔记十分不便,增加了学习上的不少困难。
联大的图书馆建筑也很简陋,仅比学生宿舍高大一些。大阅览室里,排列着几十张长方形的阅览桌,周围都有木椅,只容几百人。由于图书馆不大,藏书不多,学生读书勤奋。到图书馆借阅书籍者特多。图书馆每晚开馆前,门外总是挤满了学生,都想抢先进入借阅参考书,或抢占一个位子便于自习,如果动作稍迟,即会人满无座。
联大有个“民主广场”,就是图书馆前的一块空地,空地中间立有一根旗杆,杆前有一座砖砌的讲坛,这里每月举行一次“国民月会”,邀请名人来校讲演,茅以升、顾维钧、李约瑟、林语堂、陈诚等都虽在这里讲过话。当时尽管这里没有扩音设备,但会场十分安静,学生都能秩序井然地听讲。联大素有“民主堡垒”之称,许多爱国民主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因而被称为“民主广场”。
自1938年9月,日军飞机频临昆明进行空袭,狂轰乱炸,西南联大教职员宿舍亦有被炸毁的,造成人员伤亡。1941年,日军又侵入我云南边境,战况激烈,并有一部日军直驱进入桂黔骚扰,当时抗战形势危急,但联大岿然不动,校内教学正常,学生勤奋读书依旧,整个学校有序不紊,处乱不惊,表现了中华民族坚苦卓绝的伟大精神。
1941年至1945年,这是西南联大教学科研成就最为突出的时期。西南联大当时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著名教授和专家学者,如对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颇有研究的陈寅恪,对中国哲学史研究卓有贡献的冯友兰,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人物朱子清,以及各有专长的闻一多、钱钟书、沈从文、柳无忌、叶公超、吴晗、钱穆、钱端升、张奚若、费孝通、罗隆基、潘光旦、贺麟、陈岱孙、王力、吴宓、闻家驷等,还有著名中国近代若干基础学种和工程技术学科的开创者,如饶毓泰、吴有训、吴大猷、施嘉炀、顾毓王秀、华罗庚、陈省身、姜立夫、周培源、任之恭、梁思成、赵忠尧、钱思亮、金岳霖、江泽涵等,他们学术造诣较高,了解国外学术发展情况较多,因而使联大的教学能够接近国际水平,成为当时国内的第一流大学。
西南联大的学生素质较高,原来是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学生素质很好,1938年后统考入校的学生多是高分承取的,素质仍列前茅。由于联大教授人才荟萃。教学水平闻名全国,又具有民主和宽松的环境,所以为国内学生所向往,许多学生不顾家庭反对,交通险阻,路途遥远,前来投考西南联大,甚至有宁可放弃已在其他大学的学籍重新报考,成为联大新生。当时联大虽然教学设备简陋,物质条件艰困,却创出了奇迹,办出了世界一流的大学,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为国际所瞩目的,不能不令人惊叹。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科技,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当代每个人的努力。当代的我们,应当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不忘先辈的付出,传承和发扬联大精神,不断努力和奋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文来自兰州大学赴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调研暑期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