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龙酸酸 (有酸姐在,必须开心)
虽然业务规模不及阿里系的蚂蚁金服、京东系的京东金融,但360金融在上市的跑道上抢了先。
美国东部时间10月29日,360金融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招股书,股票代码QFIN,计划融资2亿美元,承销商为高盛与花旗银行。
360在招股说明书中称,此次募集的净资金将主要用于一般企业用途,其中40%的资金将用于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30%将用于技术研发与团队建设,剩余30%将用于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如行政开支、潜在收购及战略投资等。
作为退股回A的典范,周鸿祎竟再次选择在美国上市
2011年3月31日,奇虎360在美国纽交所正式上市。
2017年11月3日,360借壳江南嘉捷在A股上市。
奇虎360回A的道路也算一波三折。
起初,360与华泰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这意味着360公司将选择以IPO的方式回归A股。
由于A股IPO审核抓得很严,最终,经过重重波折,360借壳江南嘉捷顺利在A股上市。
当时,周鸿祎接受了采访,解释360回归的原因:“360的回归一方面是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困扰360发展的身份问题。”
翻看奇虎360在资本市场上的轨迹,从美股上市后众星捧月到摘牌时的黯然落幕,再到如今A股市值缩水大半。不知道,此次360金融上市是不是周鸿祎职业生涯里的又一场前途未卜的豪赌。
为何国内互联网金融公司纷纷赴美上市
看到360金融赴美IPO的新闻时,说实话,酸姐作为一个中国人心里感到不爽,中国资本市场公司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新三板市场等加在一起逾万家上市公司,难道还容不下一个360金融?让这样的科技金融公司赴海外IPO上市,多少会让人生出中国资本市场留不住优秀企业的感想,也让人有一种肥水流入了“外人田”的遗憾。
中国不应该让这些优秀的互联网金融科技企业到境外上市。可好像现实又逼得这些优秀的企业不得不赴美上市。
A股对上市的要求,相信大家都比较了解。酸姐在这里主要罗列一下对财务方面的要求:
1. 连续三年净利润累计超过3000万元
2. 连续三年营收额累计超过3亿元
看起来条件不是很难啊。很多企业应该都能达标。那么满足这些条件就能成功过会吗?别太天真啦。
今年年初,业内就传闻,对于新申报IPO的企业,主板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8000万元。低于8000万元的,申报基本没戏。就算申报上去,也要IPO排队,目前有200多家企业正在IPO排队中。
所以,
你申不申报是你的事,我同不同意是我的事。
之前酸姐在
《民营企业惊现重大利好?》
这篇文章中也提到过,我国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非常困难,而A股上市要求又实在严苛,互联网金融公司又基本都有融资需求,虽然中国的金融科技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但互金公司们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尤其是处于亏损状态的互金公司只能选择赴美上市融资。
说到底,赴美上市都是为了融资和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啊。
赴美上市就一定能成功吗?
酸姐查看了一下今年赴美首发上市的中概股,发现普遍存在流血上市、破发等现象,但这依然阻挡不了大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360金融提交IPO招股书的前夕,另一家互金公司品钛刚刚实现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在美股暴跌不断的当下,截至11月8日,品钛股价报11美元,低于其发行价。虽然品钛CEO魏伟说,“好公司应该能经得起冬天考验”。但
在业内人士看来,互金公司的凛冬将极其难熬。
另外,拍拍贷2017年三季报显示:交易总额同比增加256.5%,赴美上市的企业大多带着“光环”,但是反观拍拍贷,到目前为止股价较发行价已下跌56%,可见,
国外投资者或许对成长中的互金企业并不青睐。
目前,赴美上市的10多家互金公司中,已有过半的互金企业股价较上市首日开盘价跌超两成。
品钛、银科控股、拍拍贷、简谱科技、金融界
目前股价均低于发行价。不知股东心中作何感想。
实际上,相对于去年的追捧,今年市场对互金企业美股上市的态度更加理性,这都是目前国内外的大环境所致。
在融资功能方面,虽然美国股市经历了近十年的牛市,但通观去年下半年包括今年上半年上市的互金企业,由于受到国内政策导致的行业预期不确定,已上市平台离其预期估值价位有一定的差距。在市场估值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原有资本也很难全身而退。
在品牌提升方面,在已经有多家多类企业密集上市的形势下,投资者难免出现审美疲劳,上市带来的品牌宣传价值会有所下降。更何况,完成上市的成本不低。据统计,已上市的互金企业平均上市成本达到几百万美元。
不过,即使面对当前的“刀山火海”,不少互金企业仍对出海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很多互金公司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都在“烧钱”,为了发展金融科技,觉得现在亏点钱不算什么,等到市场占有率起来了会有赚不完的钱。但随着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向巨头不断靠拢的趋势以及诸多上市互金公司亏损规模愈发扩大,也许赚钱才是一个企业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毕竟,不是所有股东都有贾老板那样的梦想,“烧钱”烧完了也得能赚回来不是?
但目前的中国需要互金公司,因为解决民众中低端金融消费需求、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需要360这类公司来添砖加瓦,而且这样的公司在国内IPO上市更有利于被监管。希望未来A股的上市制度能让360金融这样的互金公司也能成功登陆A股。
新经济公司获证监会青睐
虽然互金公司目前在A股上市依然困难,但新经济公司相较以往,今年过会成功率明显提高,且过会门槛也有所降低。
今年IPO过会企业中有73家属于高新产业,占IPO总数量的80%。
其中,有9家企业2017年净利润在8000万以下却成功过会。这9就都是高新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它们所属行业分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
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浙江锋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2017年净利润只有4781万元,扣非后净利润是4254万元,但仍然顺利过会,原因就在于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