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协和八
协和八,小医生的大世界!源自协和的品牌,让临床妙趣横生,让思考更真诚,让生活更奇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脉通临床指南  ·  卒中后心律失常监测,ACC共识发布! ·  2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FDA警告信回顾案例解读 ·  2 天前  
丁香园  ·  1 个月狂吃 720 ... ·  2 天前  
赛柏蓝  ·  AI爆发,药企在抖音卖药更容易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协和八

有什么别有病,缺什么别粒缺 | 朝花夕拾 · 协和八

协和八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5-08 20:29

正文

朝花夕拾

【小编按】 有什么别有病,缺什么别粒缺……所谓「粒缺」,就是粒细胞缺乏症,如果有患者粒缺了,或者粒缺伴发热了,你该怎么办?别着急,今天的朝花夕拾栏目就带大家回顾一下粒缺伴发热这个话题。

*回复关键词 「粒细胞缺乏」 「粒缺」 可查看本文哦!


叮~ 危急值回报!

患者中性粒细胞 <0.5×10^9 /L。于是你碰上「粒缺」。

粒细胞缺乏

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 指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neutrophil count, ANC) < 2.0×10^9/L ANC < 0.5×10^9/L 时称 粒细胞缺乏(agranulocytosis,以下简称「粒缺」)

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是处理粒缺的核心原则。循证医学研究表明,ANC 减少的程度平行于发生感染的几率,粒缺时感染几率大大增加。不仅如此,粒缺伴感染病情常较为凶险,早期感染难以通过临床与一般病人区别,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感染发病率高,且可突然发生败血症。患者可在获得明显微生物感染证据前死亡。

粒缺伴发热

粒缺感染常伴发热。 粒细胞缺乏性发热(febrileneutropenia, FN) 指: 单次体温 ≥38.5℃;或体温 >38.0℃ 且持续 1h 以上 。多数发热由感染引起,其他原因包括:药物反应、肿瘤增殖、炎症反应、输血等。

患者的感染倾向决定临床处理措施。开始治疗前,应对粒缺发热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进行评估。风险分层见下表(NCCN,2015):

粒缺伴发热患者的感染风险评估 (1)


注:

(1) 此评估法用于评估化疗后粒缺性发热患者。

其他因素引起的粒缺性发热可暂按高危处理。应行骨穿以确定骨髓中性白细胞储备情况——如储备不充足,则按高危处理;如储备充足,继续观察患者,如伴发感染,在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的情况下,处理可同一般人群。

(2)其他复杂情况: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化疗诱导缓解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处理期;血液动力学不稳;口腔、胃肠道黏膜炎;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新发生的神经、精神状态改变;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败血症;未控制的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

(3)MASCC感染风险评估


高风险:MASCC < 21,应入院予经验性治疗;

低风险:MASCC ≥ 21,可口服给药和/或门诊经验性治疗。

病原学

主要为肠道细菌移位。

细菌:

  • G- 菌:较常见,应尤其注意铜绿假单胞菌;

  • G+ 菌:多与置管相关,常见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真菌:

  • 多见于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 多为念珠菌、曲霉菌;

  • 疑有真菌感染应开始抗真菌治疗。

一般处理

停止可能导致粒缺的因素,如药物等;

注意口腔、肛周卫生,避免损伤——含抗生素的漱口水、高锰酸钾坐浴、大便软化剂、避免测肛温及直肠检查等。

初始治疗

▪ 初始经验性治疗

应考虑感染风险(见上)、可能的病原及部位,患者器官功能、药物过敏情况,抗生素方案是否足够广谱、强力,当地病原耐药性、用药史等。


任何经验性用药方案均应覆盖铜绿!

1. 静脉抗生素


2. 口服抗生素

用于低风险患者。

  • 环丙沙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 青霉素过敏者:环丙沙星 + 克林霉素

▪ 附加治疗

初始后调整

根据病情进展及微生物结果调整:

  1. 每日查体,及时发现可能感染部位。 重点检查:皮肤、咽喉部、肺部、肛周,以及静脉导管部位

  2. 根据培养结果,结合感染部位及药敏结果调 整,但仍需保持广谱抗菌性;明确病原前无需变更,应继续评估,尽快明确病原;

  3. 发热持续 3-5d 且疾病有进展时,需更换抗生素 ;如血液动力学不稳,应拓宽抗菌谱,覆盖耐药 G- 菌、G+ 菌、厌氧菌和真菌;

  4. 如初治方案含万古霉素但缺乏 G+ 感染证据,应在应用抗生素 2-3d 停药;

  5. 3-5d 内体温正常的低危患者,改为序贯口服抗生素;

  6. 高危患者如 4-7d 后仍有发热,应加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疗程

病原已知:至少 1 个标准疗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