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这套绝美的书,教会孩子感知幸福 ·  2 天前  
新周刊  ·  夜骑50公里偷袭开封,00后太懂“KFC”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周刊

朗读亭排队,买青团也排队,上海人怎么这么爱排队?

新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4-05 08:24

正文


图/Getty Images


他们喜欢排队,不是排外——这是上海人身体力行的一种海派文化。


文/丁正如意


“这是一个排队的季节,空气里都是青团的味道……”

 

去年此时,“排队8小时只为一青团”的新闻还历历在目;今年老字号新雅带着本土特色极强的“腌笃鲜”青团来势汹汹,各大老字号也不甘落后。“青团大战”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热火朝天。


这些年,上海滩的“网红美食”层出不穷,而火遍大江南北的“匠人精神”又唤起人们挖掘自带“童年回忆”滤镜的弄堂美食的激情:

 

从“人广双雄”到阿大葱油饼,从已成为回忆的肇周路“耳光馄饨”到武康路上的WIYF冰淇淋,从花样百出的端午“网红粽子”到长队不减的清明“网红青团”……


上海人排队购买某奶茶。图/视觉中国 


排队,成了一种热气腾腾的餐前仪式。“感觉排队买到的东西,确实更好吃一点。”这样的感慨,在朋友圈上屡见不鲜。


还记得去年此时,沪上坊间盛传一个笑话。彼时外滩附近有三支队伍,一支排队买标书,一支排队买青团,另一支排队摸邮筒。有人揣着身份证和两千块钱去买车牌标书,排了三个小时,最后——窗口递给他一盒青团。

 

说笑之余,却也不得不感慨,排队已然成为了一种海派文化,上海人身体力行地宣告着:他们喜欢的不是排外,是排队。

 

上海老字号新出蛋黄肉松青团,排队6小时才能买到。图/澎湃

 

阿拉排的不是队,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如果你认为,这不过是因为上海人集体中了“网红”的毒,那就错了。早于互联网营销时代到来之前,上海人就为美食排队排上了瘾。

 

这其中,当然不免有部分上海人喜欢“轧闹猛”的因素,但常常被人忽视的是,其实老上海人对“吃”,是颇有讲究的。

 

不同于“吃省”的眼花缭乱和川湘的感官刺激,老上海对“吃”的讲究,则更多体现在对于“老字号”的执念里,也就是上海人说的“牌子要硬”。所以即使上海人也懂得“最好的川菜在无名的苍蝇馆子里”这般道理,但内心深处很高的品牌认同感,却让上海人极少把这观念,运用到自己的生活里。


上海市民排200米长龙买面包。图/东方IC

 

因此,在老上海的心中,有一幅魔都“老字号”美食地图:

 

艾草青团要吃王家沙的,鲜肉月饼要吃光明邨的,素月饼要吃静安寺的,鲜奶蛋糕要吃红宝石的,粽子要吃五芳斋的,糕团要吃沈大成的,海棠糕要吃城隍庙的,白斩鸡要吃小绍兴的,酥皮西点要吃凯司令的……而那淮海中路的光明邨和下午5点后华山路上的静安面包房,则天天门口都是长队等候。

 

当你问及队伍中的老中青“为啥愿意排那么久的队”,他们给出的理由,都不外乎“味道好”“老字号品质有保证”“从小吃到大”“在这里买放心”“有童年的味道”……

 

如此排队,自然与战争年代领救济粮的排队不同,与计划经济时代买生活必需品的排队不同,与古巴大街小巷的国营店门前的排队不同。相反,这恰恰表明,生活水平相对殷实的上海人,已然摆脱对“吃饱”的生存要求,转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排队中有人情味。图/东方IC


有些队,或许不在上海,你还真排不了

 

纵观近几十年上海人的“排队史”,上海人可不仅为美食排队,也愿意在各种事儿上排队。

 

八十年代百花齐放,上海人为读书会活动排过队;九十年代股票狂潮,上海人为股票开户排过队;新世纪以来,上海人为进世博会场馆排队,为上海电影节购票排队,为书展签售活动排队,为全球旗舰店开业排队,为各种艺术展览排队,为音乐演出排队,为各种大片首映排队,为当下上海图书馆前的“朗读亭”排队。

 

虽然每当看到长队,不少人都会轻叹一句“人来疯”,随后依旧不屑或者挪揄上海滩的排队之风。但若细想:有些队,或许不在上海,你还真排不了;有些网红美食,或许你不在北上广深,你还真吃不到;有些机会,或许你不在大城市,你还真得不到。


2014年,大批观众在上海当代艺术馆排队参观草间弥生的展览。图/艺术新闻

 

商业高度发达的上海,不仅聚集着中国一流的资源和人才,也散发着浓浓的人文艺术气息。上海目前拥有各级各类美术馆47家,数量在全球21座著名城市中名列第一,观众人次在全球21座城市中排在前六。在全国城市中,上海的影院数量也位列第一。此外,上海形成了多个极具特征的艺术集聚区,入驻艺术机构总数达400多家。

 

生活方式的多元和获得的便利,物质和精神得到的极大满足,才是许多年轻人无法轻易离开大城市的原因。

 

虽然,大部分参与者并不能真正消化这些“文化盛宴”。但其实,朋友圈发个定位装个逼有什么关系,纯粹好奇凑个热闹有什么关系……比起许多业余生活只是“上馆子喝酒KTV”的人来说,这群人对“生活”的追求和“自我进步”的要求,已经领先太多。

 

何况,提高文化素质,重在潜移默化。开阔眼界,提升审美,不就是在这一蔬一饭、一画一乐中吗?


2014年6月,上海市民排队参观“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在上海掀起一股“印象派”热潮。图/澎湃


排队,起码表明你还有选择的权利


排队,可谓是人类文明的现代产物。“一个接一个”的形态,象征着规矩和平等。“排队”面前,先到先得,亲疏无别。

 

上海人喜欢排队,喜欢“守规矩”“讲秩序”,和历史也颇有渊源。自1843年上海开埠之后,英、美、法相继辟设租界。在租界中,外国人负责市政建设,颁布行政法规。租界,成为了当时上海人学习西方文化的一个窗口;在某种程度上,也为这座此后全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打下了基础。

 

值得玩味的是,最早来到上海“通商”的英国人,就是个极爱排队的民族。“英国人就算独自一人,也会整整齐齐地排成一个人的队伍。”作家乔治·麦克斯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点明了英国人对于排队的“偏执”。

 

另一个“排队民族”日本,与上海也有不解之缘。除了距离相隔较近之外,在沪的日本人数量也相当庞大。据日本外务省的海外侨居国民人数普查统计,2015年在上海有日本侨民60146人,在世界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五。


排队是现代文明的一种形式。

 

说到底,这些国家带来的“排队文化”就是现代文明的一种形式。因为排队不是“特供”,不是“走后门”,不是“私人定制”,不是“价高者得”,不是“私相授受”。贵族或者少数群体,才不需要排队。

 

能够排队,是一种选择权。只要你愿意排队,你愿意付出时间与精力,你就能吃得到,看得到,听得到,买得到。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付出才会有收获”的社会风气,是上海之所以能够成为“冒险家的乐园”的必要条件,也是上海人早已默认的人生哲学。在上海,比起“走关系”,通过“个人奋斗”得来的成功更能得到正面的评价与赞美。


 

在中国,排队现象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市场上,值得排队购买的优质商品远远不够,而某些公共资源总是要大排长龙。排队出生,排队入学,排队买车,排队买房,排队看病,排队结婚,排队离婚……在有效的资源和政策调控面前,不想排也得排,排了还不一定有。

 

上海人喜欢排队,归根到底是喜欢文明与公平。今天排不到,下次早点来,多半也就买到了。如果所有事情,都能够通过排队来解决,试问谁不喜欢呢?



小新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


你在一线城市赚的那点钱,吃不起三线城市的宵夜


民谣啊民谣,哪座城市值得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