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之江实验室
之江实验室官方公众号。之江实验室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出资打造,以网络信息、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基础学科群。
51好读  ›  专栏  ›  之江实验室

陈红阳:大模型开启科学计算新篇章 | CNCC专家谈

之江实验室  · 公众号  ·  · 2024-10-17 19:07

正文




在即将于今年10月24-26日在浙江横店举办的CNCC2024上,138个技术论坛覆盖了人工智能、安全、AI+、网络、计算+、系统软件、教育、芯片等34个专业领域,推动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为各界专业人士提供了广泛的专业内容。包括国际知名学者、两院院士、产学研各界代表在内的800余位报告嘉宾将着力探讨计算技术与未来宏观发展趋势,为参会者提供深度的学术和产业交流机会,当中不乏在各领域深具影响力的重磅学者专家亲自担纲论坛主席。


本专题力邀CNCC2024技术论坛主席亲自撰稿,分享真知灼见,欢迎走进CNCC,领略计算领域专业大观魅力!




本期特别嘉宾:

陈红阳 之江实验室数据枢纽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作者:CNCC2024【第二届大模型与科学计算论坛:大模型开启科学计算新篇章】论坛主席 陈红阳


大模型是一种预先在海量非标记数据集上训练、具有大量参数的深度神经网络。其显著特点之一是具有“涌现能力”,能够在多个领域中展现出高质量的智能表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模型的应用在通用领域和特定领域中变得日益广泛。伴随计算能力的提升与数据资源的广泛积累,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利用大模型进行科学计算与问题求解的方法。科学问题通常具有极高的复杂性,涉及海量数据和复杂计算。大模型的使用能够有效应对这些复杂性,在加速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同时,提供高度准确的预测结果,从而显著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大模型的强大计算能力和自动化数据处理能力对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影响,推动了地学研究在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等各个环节的全面升级。地学研究往往涉及大量多源数据,如遥感影像、地质图、气象数据等。大模型能够高效地处理这些大规模、多维度的数据,提取出其中的复杂模式和隐含信息。例如,遥感技术生成的影像数据量巨大,传统的人工解译方法费时费力。通过应用大模型可以实现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目标检测和变化检测等操作, 这在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和灾害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特别是预训练语言模型,可以用于构建地学领域的知识图谱。通过解析地学文献、报告和数据集,大模型能够自动生成结构化的知识图谱,支持地学研究中的知识发现与知识管理。之江实验室研发了地学大模型Geogpt旨在提供包括知识查询、数据获取、科研启发、分析推理在内的科研能力,帮助地球科学工作者提升科研效率,促进创新成果的产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