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译术人生
新达雅翻译专修学校是中国外文局旗下专业的翻译教育机构,直属于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单位,专门从事多语种口笔译培训。 现开设有CATTI口笔译课程班 笔译名师班 北外高翻模式课程班 及世界名校翻译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好利来表扬加班员工引争议,多次回应为何难平舆 ...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河北邢台立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必看”小程序:精准捕捉资讯脉搏,个性化信息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金融机构接入DeepSeek,这些舆情风险需 ... ·  3 天前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谈资深女老师在开学之际自杀事件:校园空前的价值危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译术人生

经验之谈:CATTI二口综合备考的正确姿势

译术人生  · 公众号  ·  · 2019-08-31 06:06

正文

来源:微信公众号——凡凡翻译随笔

作者:英语翻译凡凡,本文已获授权转载。

本文是翻译人凡凡分享她自己六战二口,重点分享考过综合的经历。希望能对考生们和翻译学习者们有所启发。



翻译人凡凡二口实务学习总结回顾帖

限额!北京2019年下半年CATTI将开始报名

2019下半年CATTI 报名信息最新汇总和提示!


01

我的失败的经验


为了通过二口综合,我做遍了CATTI所有的综合官方教材:老版综合教材、老版综合教材配套训练、老版真题中的综合题目、老版模拟题中的综合题目,还有新版综合教材和新版综合教材配套训练。刻苦而反复的练习只有一次过了综合(不幸挂了实务),也只考了63分。


连续三四次综合失败,让我备受打击,私信翻译老顽童老师得到的建议和我妈妈给的建议都是“要多听新闻,补充时事背景知识”。我却根本都没听进去。


参加过二口综合考试的朋友都知道,做题目的时候需要处理好三方面关系:

1. 听录音;

2. 阅读题干和选项;

3. 做出选择。


因此,我一直都固执地认为是我没有掌握做题技巧,我只需要不断练习,找到做题规律,就一定能过。


错误的姿势:——只做题目,不听新闻。


02

转变

第五次考完二口,综合58分。又一次的打击让我不得不面对现实。刚好又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分享的《CATTI二口综合从52到72》 经验,文章里也是一再强调多听新闻的重要性。

终于,我便痛定思痛,放弃执念,开始听新闻......

从2019年1月底一直坚持到考试前,我几乎不间断地每天听BBC、VOA、NPR或CRI新闻;4月份之前还常看CCTV的《世界周刊》栏目,了解世界大事。第六次综合67分,总算过了!

这么一比,能直观地看到——纯做题目,不了解时事新闻背景,很难过综合;而如果在长期英文新闻过程中,扩大知识面,提高紧跟讲话人思路的能力,养成听大块意思的习惯,则可以轻松通过综合。
除了坚持听新闻以外,还做了新版模拟题中的综合题目和新版综合真题。

正确的姿势: 坚持听新闻,记录生词(定期复习),做真题

听新闻
摘录生词
做真题并总结


03

练习方法

下面结合最后一次综合通过的经验,讲讲如何精听新闻,如何做综合练习题。

1. 精听新闻的方法:

A. 拿到一篇BBC/VOA/NPR/CRI新闻后,先 泛听一遍 ,看看这篇新闻里的主题,试一下大概能听懂多少;

B. 再回头 反复听3~4遍 ,详细听没听懂的地方,不要纠结生词,只需要听讲话人的语气,根据已知信息,尽最大努力去搞懂新闻的意思;
C. 掌握大意后,再 一边看着文本一遍听录音 ,对照参考译文检验自己的理解;简单、容易理解的地方可不看译文,让大脑就跟着讲话人的思路走;遇见生词,或者自己觉得理解有困难时再去看译文,这时就要 把生词誊写到本子上 ,检验自己的理解哪里有问题,再把意思顺下来。

关于“泛听”的看法:

个人认为泛听的效果不太好。泛听时可能觉得自己听懂了好多,但缺少上面最后一步“自检”的过程,所以单位时间内学到的东西要少一点,学的不扎实。如果你说这样可以扩大知识面,补充新闻背景知识啊!嗯,如果你有时间,那也可以,哈哈!其实只要坚持听新闻、看新闻,背景知识方面不会差太多的。

2. 如何做综合练习题

这个似乎没有太多要讲的,只要按部就班地练习相关题目就可以了。

以下是我做综合练习题时的三点心得:
A.长期听新闻不但能扩充知识面,还能扩大词汇量(这个算是废话,主要是我之前词汇量太小了),这次做真题的时候发现了好几个上半年听新闻时积累下来的词汇,所以更得重视听完新闻以后对新词的积累了;
B.录音原文和试卷上的题干和正确选项中有很多同义词替换,我做了一个从真题中摘录出的汇总表,过两天发,到时候大家可以看看,体会一下;
C.一定要紧跟讲话人的思路,要让耳朵和大脑牵着走,不要让眼睛牵着走(不听录音却去读题干和选项); 综合一定要“入戏” ,就是置身于讲话人的思路和情景之中;相比较而言, 实务就要“出戏” ,一边听一边记,同时还要以句子为单位,大概想好target language的句型。


04

一点反省

单独把这点内容拿出来讲,是因为有一些同学实务过了(甚至是高分通过),综合没过。这部分内容主要就是跟这些朋友交流讨论的。

除了新闻背景知识不够以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思维习惯在影响着我们。我最后一次备考的时候对自己做了剖析,大家看看是否和我的问题一样。

过实务、挂综合的同学可能是 在实务方面“用力过猛” ——听到英文句子以后“恨不得把它们给吃掉”:只想着分析并理清每个句子中的逻辑、情感色彩、转折还是递进等等,因为不搞清楚这些就没办法翻译嘛。

脑子里习惯性地想这些,就导致听到的英文是碎片,是在机械地听,没有精力去深层次地理解并记忆关键信息和段落的中心思想。花太多精力去这样加工句子,也导致不能在快速扫一眼题目和选项的情况下迅速抓住关键词。还在读题或者犹豫选哪个的瞬间,下一道题目的录音已经开始放了,而你却还守着这道题目的兵荒马乱、满目疮痍,苍凉之感油然而生有木有?

所以横亘在听录音、读题目、做出选择之间的 最大障碍 ,就是练习实务时养成的“从逻辑角度分析句子结构”的惯性思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