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iF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A股医药生物行业共有25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业绩预告。其中,有超半数企业盈利,115家实现净利增长。从细分领域来看,创新药企进入收获期,整体表现亮眼。艾力斯、三生国健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20%;百利天恒、神州细胞、科兴制药、和誉医药等预计实现扭亏为盈;君实生物、荣昌生物等企业实现减亏。
梳理发现,创新药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营收、利润双丰收,主要得益于两大关键因素:
一是核心产品纳入医保后,市场需求迅速释放,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二是大额“出海”交易成功达成,带来了充沛的现金流
,为企业盈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发稿日,百利天恒是2024年度净利润预告最高的创新企业,全年营收58亿元,同比增长932.27%;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扭亏。对于扭亏原因,百利天恒表示,主要是收到核心产品BL-B01D1的海外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基于合作协议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据了解,该合作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不仅刷新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最高金额,也创下我国创新药授权首付款的新纪录。
同样得益于License-out,据和誉医药预告,2024年总收入约为5.04 亿元,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约4.85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和誉医药在2024年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不低于0.1亿元,而去年同期的亏损额高达4.32亿元。此次业绩的重大转变,主要得益于ABSK021的对外许可协议。与默克公司达成协议后,和誉医药收到了7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97亿元)的首付款项,这笔资金为其2024年度的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
“出海”交易正成为众多Biotech企业寻求新增长极的不二之选。启明创投合伙人陈侃曾表示:“与两三年前相比,中国医药创新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正加速走向全球化,‘出海’规模更是创下历史新高,这表明国内Biotech企业的竞争力和研发成果的临床价值日益增强。如今,
国内Biotech企业开发的药物不再单纯依靠突破专利、价格优势来赢得市场,而是凭借卓越的疗效
。中国创新药已步入融入全球的新阶段,Biotech企业应抓住全球协同临床开发的机遇,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此外,
不少创新药企凭借医保放量实现了业绩增长
。
比如艾力斯,去年全年实现营收35.5亿元,同比增长75.9%;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121.99%。
艾力斯在公告中称,核心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获续约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君实生物也表示,随着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获批适应症及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适应症的增加,报告期内国内市场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
荣昌生物则提到,其自主研发药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在2023年底成功续约医保后,2024年销售收入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研发费用缩减,也有多家创新药企预告实现扭亏减亏
。神州细胞预计2024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至1.3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3.96亿元。其业绩改善大部分得益于研发投入的下降。其预计2024年度研发投入为9.2亿元到9.6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2.17亿元相比,将减少2.6亿至3亿元。海创药业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亏损2.2亿至1.8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0.74亿至1.14亿元。
“医保目录更新加快,尤其是每年都有新变化,有利于创新药的销售。随着医保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预计会有更多的补充医保和商业保险加入,将进一步增强创新药保障的覆盖范围和深度。同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潜力巨大,未来有望在AI制药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某药企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Biotech企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凭借超强的执行力和效率,快速实现“从1到10”,这也是当下国内药企创新的核心优势。
对于创新药企的未来发展,达晨财智合伙人李江峰建议:“第一,把自身的长板做到极致。第二,关注人效,用人效来衡量所有可被量化产出的指标。第三,积极拥抱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上下游合作伙伴、股东、创始人,甚至是竞争对手。”
编辑:陈慧君
来源:《医药经济报》2025年第5期
版式编辑: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