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报名
10月29日,
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和恩沐生物达成合作
,将以3亿美元的首付款从恩沐生物收购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T细胞衔接器(TCE)CMG1A46,后者将有资格获得总计5.5亿美元的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GSK计划重点开发该候选药物在B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性肾炎(LN)以及其他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无独有偶,同一日,
Genmab宣布获得Revitope
TwoGATE技术平台的使用权
,旨在提高实体肿瘤中TCE精确度
。虽目前的预付款仅为900万美元,但Genmab可选择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Revitope最多三种产品,里程碑和费用付款高达6亿美元。
图源:Revitope官网
而两个月前,中国biotech
同润生物也凭借一款CD3xCD19
TCE双抗
获得默沙东13亿美元(首付款7亿美元,里程碑付款6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创造国内双抗对授权记录。
从一开始被认为过时的TCE到现在接二连三迎来MNC的大额BD,到底凭借的是什么?
TCE的井喷
TCE作为一种肿瘤免疫疗法,能同时结合肿瘤相关抗原(TAA)和T细胞上CD3,将肿瘤细胞与抗肿瘤T细胞相连,以触发T细胞杀伤肿瘤,但其在实体瘤中却一直处于寸步难行的状态。
今年4月,伴随罗氏Q1财报披露,同时也带来了管线削减的消息,其中一项则是用于治疗治疗MSS或MSI-L结直肠癌的靶向膜抗原LY6G6D
TCE疗法。综合来看
,实体瘤TCE被踢出管线已经屡见不鲜
,安进的AMG
794、AMG160、AMG340,强生的JNJ-63898081以及HARPOON的HPN424都止步于临床1期,终止原因不外乎是CRS,免疫原性等问题。
然而创新药的发展总是峰回路转的,在肿瘤疗法不停撞墙的TCE转头却迎来了自免领域的春天。
众所周知,B细胞在多种自身性免疫病中扮演关键角色,
深度清除B细胞可能为多种自免大病带来获益
。恰好TCE疗法在深度清除B细胞上展现了惊人的潜力,对神经免疫(如多发性硬化症和重症肌无力)、风湿免疫(如SLE和干燥综合征)及LN等多种自免疾病都带来显著疗效。
本次恩沐生物出海的
CMG1A46就是一款靶向CD19、CD20和CD3的三特异性TCE抗体
,从药物机制来看,其作为对CD19 和CD20 阳性B 细胞具有高亲和力但对CD3 具有低亲和力的IgG样分子,这一特性使其具备了独特的优势。临床前研究也同步显示该药物可实现
“
血液和组织中 B细胞快速、深度耗竭”,并降低与TCE相关的毒性
。同时,该药还是
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CD19/CD20/CD3三特异性抗体。
恩沐生物在研管线
图源:恩沐生物官网
虽恩沐官网信息显示CMG1A46主要适应症布局均为血液瘤,但GSK此次收购却是
看准其在自免疾病上的潜力
,并计划在2025年开启该药治疗SLE的1期临床试验。
SLE作为GSK熟悉的领域之一,已经成功商业化了一款SLE治疗药物Benlysta,不仅成为首款在美国市场获批用于治疗SLE儿童患者的药物,同时也是FDA批准的第一款治疗LN的药物,并在2021年顺利进入10亿美元俱乐部行列。
结合GSK在SLE、LN方面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B细胞对自免疾病的潜在驱动机制的深入了解,可以说恩沐的确为CMG1A46挑选了一个好的归宿,未来有望看到CMG1A46在自免领域继续发光发热。
另外,本次与Genmab达成合作的Revitope
TwoGATE技术平台,采用独特的T细胞参与方法——分裂互补位,只有当两个成分与肿瘤细胞上共同表达的各自抗原靶标结合时,才会激活。根据Revitope的说法,
这种双抗原要求可以帮助克服免疫疗法中的长期有效性挑战,在保持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脱靶效应
。
图源:Revitope官网
总的来说,TCE疗法代表了肿瘤免疫治疗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正逐渐成为继单抗、CAR-T疗法外生物医药领域的另一重要机遇。
还只是开始
一切对于TCE疗法还只是一个开始,在全球肿瘤靶点探索近饱和、整体药物研发效率低下的背景之中,自免领域所具有的难以治愈、患者需长期服药等特性已然成为各大MNC发力的主赛道。
在MNC对于新产品的广泛需求之下,对于国内biotech来说则是一个出海的新机遇,尤其对于在肿瘤、自免领域还有充足生存空间的TCE疗法来说,
MNC在该技术上的不断探索是支撑TCE以及biotech研发热度持续的底层逻辑。
德琪医药
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癌症免疫治疗学会年会(SITC
2024)上,德琪医药将公布三项研究成果,分别是靶向CD19/CD3(ATG-201)、FLT3/CD3(ATG-107)、CDH6/CD3(ATG-106)的TCE双抗疗法。
其中
ATG-201作为一款新型“2+1”CD19靶向的TCE,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及B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
。此外,在SITC
2023上,还公布了一个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专利的T细胞接合器(T
Cell
Engager,TCE)平台——
AnTenGager
TM
。使用该平台开发出的药物在未与TAA结合的情况下,与CD3表达阳性的细胞的结合较低,进而降低了由CD3系统性非特异激活而导致的CRS的风险。
康诺亚
今年7月,康诺亚发布公告称已与Belenos
Biosciences 签订许可协议,以预付1500 万美元,开发、监管及商业里程碑后最多1.7亿美元的额外付款,授权后者在全球(不包括大中华地区)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双抗CM512及CM536的独家权力。
但其管线下还有一款十分值得期待的
TCE双抗——CM350
。作为康诺亚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nTCE平台的双特异性抗体,也是
国内首款、全球范围内第二款迈入临床研究阶段的GPC3×CD3双特异性抗体
。得益于nTCE平台的独特优势,CM350在确保对肿瘤细胞强效杀伤的同时,还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特征,有效避免了对正常细胞的非特异性攻击,并减少了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降低了临床治疗过程中潜在的副作用风险,预示着其可能为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效果和可控的安全性。
相关研发工具
ACROBiosystem百普赛斯作为专注于生物药研发过程的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化品牌,可提供双抗药物研发解决方案。我们可提供高度均一的高活性CD3系列产品,经双特异性临床抗体验证,符合药物开发要求,可加速双抗乃至多抗创新药物的开发进程。此外,我们还提供CD20、CD19等其他热门双抗靶点,期待您的探索!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详情。
注:资料转载自
各大公司官网、公开信息源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读者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删除;
本公众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学习、参考。
时间:
202
4年10月30日
19:00-19:45
1、不同开发阶段上游工艺开发的关注点
2、临床阶段/上市后阶段上游工艺变更策略
3、生物类似药上游工艺开发特点
获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博士学位。博士研读期间,研究方向为CHO细胞培养表达单抗的培养基开发和质量调控,发表论文十余篇。毕业后先后在赛默飞、
和铂医药
工作。2019年加入君实生物,目前负责上游工艺开发部以及技术转移部,负责工艺开发、技术转移、工艺表征、工艺验证等工作。
主题:
生物工艺过程分析walk-up解决方案
时间:
202
4年10月30日
19:45-20:30
1、过程分析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的意义
2、一站式生物工艺即时解决方案
3、沃特世生物工艺分析整体解决方案
曾担任沃特世大分子应用工程师,在单抗药物、重组蛋白、多肽、寡聚核苷酸等多种药物的液相和高分辨质谱质量研究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负责沃特世生物制药市场开拓、应用方案整合推广与技术支持工作。
沃特世(Waters)始于1958年,凭借在色谱、质谱和热分析技术上的创新,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食品环境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全面完整的科学分析解决方案,致力于运用高价值分析技术和业内先进的科学专业知识来增进人类健康与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