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津科技大学
感谢您关注天津科技大学官方微信。我们为你开发了30余种校内外生活、学习和工作实用的互动功能,发送“菜单”体验一下吧。抢鲜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每日为您推送的内容。我们期待与你一起见证科大的发展!
51好读  ›  专栏  ›  天津科技大学

【战“疫”纪实】之八十九:发挥传统优良作风,从容应对疫情困难 导师线上研究生培养工作扎实推进

天津科技大学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20-03-11 15:57

正文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机械学院积极落实学校整体安排部署及程博闻副校长的指示,损伤生物力学与车辆安全工程研究团队早谋划、重过程、求实效,精心组织,及时到位,所属团队研究生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面对此次疫情,原计划的正月十五前后团队研究生返校的要求全部停止。为此,团队负责人李海岩教授第一时间将全体在研的18名学生和老师们建立微信群,开始了微信指导模式:


“十五已过,年就过好了”


“虽然不能回学校,但我们的科研还是要做起来了,加油!”


“你们在家不能下载的论文题目发到群里,老师们下载后转给大家......”。


就这样,李海岩教授带着学生和团队老师们一起把心思拉回到科研状态上来。为了把要求落到实处,没过几天李老师在群里说:下周开始“云Seminar”吧,于是就有了2月18号全体试用“腾讯会议”。学生戏说:“来真的了”。

疫情当头,学生不能返校,很多模拟计算和实验工作不能开展,团队就将培养重点放在学生科学素养上来,每周两次“腾讯会议”汇报研究进展,每个学生要至少汇报两篇阅读的文献,老师们及时启发大家分析研究,为大家创造一个“云科研氛围”。每次都要持续两个多小时,两周过来,明显看到研二同学对自已研究课题的自信和笃定,研一同学的研究目标和思路逐渐清晰。腊月二十七才离校探望姥姥的研一学生刁硕原本计划正月初七就回学校,个人电脑都没随身携带,但老师要求查文献、读文献、讲文献,于是想法借来了电脑,他自己说如果没这要求,这些日子就这么松松垮垮的过去了。


说起损伤生物力学与车辆安全工程研究团队的周日科研汇报会(Seminar),要追述到2007年,从那时开始,他们利用每周日上午组织所有研究生汇报研究进展、分享阅读文献、探讨研究思路、讨论科研中的难题......,这样一坚持就是十几年过来了,李老师也成了学生心中要求严格的导师。但她坚持认为这样一个形式是培养研究生科学素养的很好的平台,多年来形成了实验室特有的文化。毕业离校的学生发来信息:“老师,感谢您的培养,让我从一个听不懂师兄姐汇报的什么,到今天能自信的在单位汇报我的工作,我深深感受到那个传说中严格严厉的李老师对我们的悉心培养,E1104这个大家庭,让我成长,让我学会做研究,给我感动。”这些肯定的话语让老师们克服个人困难坚持下来,李老师孩子小时都是周末先把孩子送到课外班然后赶到实验室开会。


团队崔世海和贺丽娟老师也都是安顿好孩子后赶来听学生汇报,远在美国的阮世捷教授更是跨洋指导到午夜,新婚的吕老师不分什么工作日休息日及时给学生指导,这样的身教让学生们都慢慢的接受了这种实验室文化,静心科研。每当毕业的学生反馈给老师们取得的进步时,都更加坚定了团队老师们对研究生培养理念和方式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坚持。特别在当前疫情形势下,研究生们没有过渡,直接进入了学习状态。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团队负责人的李老师身感责任重大,空间距离不能阻挡师生的科研交流、不能放松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看到学生的进步,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欣慰。


损伤生物力学与车辆安全工程研究团队自2002年开始成立以来,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70余名。团队秉承放眼国际、敢于创新、注重素养、服务社会的研究生培养理念,从注重科学研究素养提升、激发创造能力入手,以严格的过程管理模式,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为宗旨,致力于培养具有工学、医学、影像学、力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基础知识,具备国际视野的交叉学科科研人才,促使研究生运用多学科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服务于社会。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技术专家阮世捷校友的指导、团队老师和研究生的共同努力和积淀下,团队创建了一整套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几何数据进而建立人体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完整技术和流程,已初步建成具有中国人体特征的高仿真度成年和六岁儿童人体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利用所构建的数字计算模型对交通事故中人体生物力学响应和损伤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2018年“现代汽车安全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更是为师生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





往期回顾

光明网刊发马院教师代贤萍理论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线教学心得谈】之十三:《产品开发设计》任课教师刘羽 在线教学——人生经历中一次不一样的烟火

60000+,好了!

图文来源/天津科技大学新闻网

本期编辑/王潇颖

审校编辑/楼婧 范春媛

监制/党委宣传部 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