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古典社会学的线性发展史为经,以学科发展的横向辐射区域为纬,着力叙述和解析该时期七位社会学家,即孔德、马克思、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韦伯和米德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后世评价等,呈现他们独具特性但又不失共性的学术形象。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发现,古典社会学还存在“学科共同体意识由模糊走向自主、学科发展区位由单点走向多点以及学科思想渊源根植于本土资源”的可辨识性学科知识发展轨迹。
姜利标,男,1985年8月生,湖北黄石人。2013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农业大学社会系讲师,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目前已在《社会》《社会建设》《妇女研究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侧重于社会理论的话语表达逻辑或文本生成机制方面的研究。
自序 1
第一章 导言:社会学的总体素像和方法之维 1
一、社会学理论的建构类型 2
二、社会学知识的核心命题 3
三、社会学知识的三大范式 7
四、社会学知识延续的方法之维 10
五、本书的章节安排和结构 13
第二章 社会学的开路者:孔德 18
一、三位对他有影响的人 19
二、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提出 22
三、界定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26
四、晚年确立的改革计划 33
小结 36
第三章 最熟悉而又陌生的社会学家:马克思 39
一、持续奋斗的坎坷人生 40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异化现象 45
三、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隐藏秘密 51
四、人类社会的自由国度和实践方式 54
五、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以及遭遇到的争议 60
小结 67
第四章 舒快且又抑郁的社会学家:斯宾塞 70
一、无意入行的学术兴趣 71
二、对社会存在的抽象认识和理解 75
三、对社会类型的具体分类 81
四、不干预、受限制的国家角色 86
五、对斯宾塞的深化认识 92
第五章 学院派社会学的奠基者:迪尔凯姆 97
一、社会学制度化的学院生涯 98
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准则 103
三、社会分工与集体秩序的转型 111
四、现实生活的自杀现象研究 118
五、社会生活的原初形式 126
小结 131
第六章 边缘化的社会学拓荒者:齐美尔 136
一、才华横溢但不得志的一生 137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层次体系 142
三、社会几何学中的数量和距离 151
四、货币哲学和文化分析模式 157
小结 167
第七章 社会学的“同时代中人”:韦伯 169
一、备受折磨、纠结的一生 170
二、社会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核心 177
三、政治的权力结构与支配类型 190
四、宗教的类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198
小结 206
第八章 述而不作的社会学家:米德 214
一、执着严谨且备受赏识的一生 215
二、米德思想的两大智识渊源 218
三、个体行为和社会行为 225
四、自我的分化与发展 231
五、组织或社会的基础 237
小结 241
第九章 结语 245
一、从模糊到自主:学科发展的共同体意识 246
二、从单点到多点:学科发展的地理区位 247
三、多元的本土性:学科发展的区位思想渊源 249
参考文献 252
后记 262
你可以识别以下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前往当当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