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争哥
前Google工程师带你一块学技术!10万人都在学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之美》《设计模式之美》专栏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银区市场监管  ·  开学季,这些传染病高发!注意!注意!注意! ·  12 小时前  
中国消费者报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20 小时前  
中国消费者报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20 小时前  
南京日报  ·  正大量上市,有人吃进急诊! ·  昨天  
荔浦市融媒体中心  ·  每天走多少步不伤膝?“最佳步数”出炉:既得到 ... ·  2 天前  
荔浦市融媒体中心  ·  每天走多少步不伤膝?“最佳步数”出炉:既得到 ... ·  2 天前  
都市频道  ·  连续久坐,一定别超过这个时间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争哥

认知和能力

小争哥  · 公众号  ·  · 2021-05-26 14:27

正文

很多人听说我在Google工作,就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 在Google工作要用啥牛逼技术吗? 跟待在其他公司有什么不同啊? 有点像HR喜欢问的问题。

实际上,在Google,收获的最多的并非是技术,而是眼界和认知。在Google,跟一批最顶尖的工程师工作,见识最好代码长什么样子,最优秀的产品是如何做出来的,最优秀的团队是如何做项目的...让我知道优秀到底可以多优秀,自己的上限可以有多高!开了眼界,人的层次就不一样了。
我们经常听说,一个人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实际上,这句话也可以用到很多地方。一个人也写不出认知之外的好代码,一个人也做不出认知以外的成绩...
说实话,不管是在Google,还是在BAT国内互联网公司,所做的技术、业务、产品,都大差不差。有的时候,在Google做的项目,还没有BAT这些公司里做的项目,技术含量高。但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跟谁做,怎么做。
这就好比,你在问,读清北复交,跟读个三本,有什么区别一样。
我们常说,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而我倒是觉得,大师之大只是一方面,还应该再加一句,在于眼界之大。在好的大学里,身边都是优秀的同学、学长、前辈、老师,有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给我们指引努力的方向。这比单纯的学习某些知识,更有意义。我觉得,知道怎么做很重要,但知道做什么更重要!
你想,不管是清北复交,还是三本学校,计算机专业无外乎就那几门课,知识就那么点,只要你上点心,都能学个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在于认知,差学校的学生都贪玩,传承下来的可能是打游戏的经验,相反,清北复交这些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在考GRE、托福、发论文、进大厂、准备出国...传承的都是如何更牛逼的经验,四年之后,差距就慢慢拉开了 。实际上,说句实话,这个差距可能在进大学之前就已经有了。
有些朋友经常问我,争哥,看你研究什么东西,都可以研究的很透彻,都能做的比很多人好,有什么学习技巧吗?实际上,并没有技巧。这就跟学霸也并没有什么牛逼的学习方法一样。之所以在有些事情上,比别人做得好,这是一个综合脑力的体现,包括但不仅限于:学习能力、举一反三能力、总结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力、表达力、沉得下心的能力.....很难总结出个一二三来。而这些能力是我在20多年的学习生涯中,一点一点锻炼出来的,不是简简单单总结几个技巧你就能学会的。
我们再想想,为什么高校都是按照成绩来录取学生的呢?为什么企业都喜欢要985/211的候选人吗?这绝对不只是因为卷而设置的门槛。抛开个例来说,大部分学习好的同学,在自己20多年的学习生涯中,锻炼的能力,是可以迁移到工作中使用的。在学习中表现优异的,往往在工作中表现也不错!
有些朋友说,成绩再好,高数、物理、化学....考满分,但工作中用不上啊,成绩代表不了能力啊。这样想是不对的。实际上,我们不要太看重,学的到底是什么。不管学什么,锻炼的能力都是一样的,学习好的同学之所以学习好,肯定是因为脑子聪明、学习能力强、沉得下心、能克服困难...而我们工作中,恰恰需要这些能力。能把学习这件枯燥的事情做好的人,我们也愿意相信,他可以把工作做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