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局部升温恐难以避免,贸易战潜在风险上升。尽管中美经贸关系时有起伏,但现在的趋紧不仅是个短期现象,而是折射出美国对中国长期看法和战略的改变。
美国前副贸易代表卡特勒6日在纽约参加亚洲协会举行的讨论会表示,美将很快宣布针对中国的贸易行动。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局部升温恐难以避免,贸易战潜在风险上升。
新年伊始,美对华经贸行动不断:将中国纳入“恶名市场”名单;提交钢铁产品进口“232”调查结果;否决蚂蚁金服收购美国速汇金公司提案;搁浅华为公司与美国电信运营商电话电报公司合作销售手机方案;美军事基地移除中国制造的监控设备等。这或许只是未来一系列严厉措施的开始,美可能在对华贸易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态度。
知识产权保护或是美国下一个开刀目标。
根据特朗普竞选及上台后的言论,关税与配额、知识产权、限制投资以及市场经济地位,将是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工具。其中知识产权虽未真正出手,但特朗普已表明,正考虑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对中国进行一项“你连想都没想过”的巨额罚款。分析人士指出301条款调查结束时,就是美国开出罚单之日。(注:2017年8月,
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宣布,将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在涉及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领域对中国正式启动贸易调查。)
尽管中美经贸关系时有起伏,但现在的趋紧不仅是个短期现象,而是折射出美国对中国长期看法和战略的改变。
当前中美正从互补性的贸易关系走向竞争性的大国关系。对华贸易强硬,绝不是特朗普心血来潮,这是一系列针对中国的组合拳。
在战略上,特朗普已公开把中国列为三大对美威胁之一。2017年底特朗普签署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与俄罗斯列为试图改变国际秩序现状的“修正主义国家”。美防长詹姆斯·马蒂斯6日在众议院作证时再次强调,美长期首要战略竞争对手为中国与俄罗斯。中美之间的互动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贸关系中的紧张情绪会持续扩散。
另外,特朗普的个人意愿发挥重要作用。特朗普打着经济民粹主义入主白宫,他推行“美国第一”面临的最大争论是如何扭转中美贸易逆差的问题。他身边以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为代表的新鹰派也只关注贸易问题,并和商务部一道,仍在执行当初班农所推动的中美知识产权等问题的调查,并酝酿针对北京的惩罚性举措。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强势鹰派的对华经贸政策调整布局已大体完成,今年中美经贸关系可能会面临更为困难复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