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供包括《网络舆情》内参、舆情监测、声誉管理、舆情培训、智库咨询、大数据平台建设、新媒体研究和融媒体技术应用等在内的综合服务,是国内最早、产业链最长、业务最全的舆情服务机构和信息增值服务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古茗茶饮就玩梗翻车致歉、教育局回应高中生晚1 ... ·  14 小时前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追记一个难忘的道德事件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门店老鼠满地跑,牛约堡的多次回应舆论为何并不买账? ·  1 周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多方回应“食用黄焖鸡米饭后二十余人食物中毒” ... ·  1 周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网店一夜“亏损”三千万,小天鹅给电商运营带来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献血8次不能优先用血?献血激励政策落实情况面临舆论拷问|食点药闻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公众号  · 舆情  · 2024-08-31 16:59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可以订阅哦!





——  第518期 ———




   热点话题排行 TOP5   

数据周期:2024.8.24-8.30

数据来源:人民众云





献血8次不能优先用血?
献血激励政策落实情况面临舆论拷问

【案例概述】


8月21日,读特新闻报道,河北廊坊市的李先生反映,自己在2011年至2020年期间一共献血8次,但近日在霸州市第二医院住院急需用血时,却被医生告知其献血证过期作废了,不能为其调血。对此,涉事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回复媒体采访表示,确有此事,是廊坊市中心血站告知的;而血站工作人员却称,血站并无规定只有近期献血记录的人才可以用血或者优先用血。

8月22日,读特新闻发布事件后续称,报道发出后,涉事医院和血站的工作人员先后与李先生联系,均表示可以给他输血。此外,关于医院提及“血站拒绝调配血液”的问题,血站工作人员解释道,“医院并未向血站提交过任何调配申请,而且血站目前的血液储备是充足的”。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关注和热议,话题“男子称献血8次被告知不能优先用血”于当日即冲上微博热搜榜,并一度高居榜首,在榜总时长达6.7小时。

8月27日,廊坊市卫健委作出情况通报:无偿献血证终身有效,不存在过期说法。问题发生后,卫健委责成相关单位立即整改,并做好后续诊疗服务和用血保障工作。患者已于8月26日完成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同时,经过调查核实,廊坊市中心血站和霸州市第二医院对此事均负有责任,存在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工作人员对献血者优先用血政策掌握不准、解答有误,与患者沟通时方法不得当、缺乏关爱等问题。卫健委依法依规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廊坊市卫健委回应原文




舆论透视

 涉事医院和血站回应“打架”,招致互相推诿塞责质疑


事件迅速成为公众关注和议论焦点,主要源于当事人“献血8次”的身份与“不能优先用血”的困难处境形成强烈对比,致使公众产生了巨大反差感。

面对舆论拷问,霸州市第二医院与廊坊市中心血站对外给出了相互矛盾的回应,也再次推升了舆论讨论热度。霸州市第二医院先是声称“献血证过期”是血站告知的,后又回复央视新闻采访称“因此前血站答复近期血源紧张,就没有再申请”;而廊坊市中心血站则表示没有相关规定,未供血是因为没有收到医院申请。双方各执一词,非但没有平息舆论争议,反而导致推诿塞责的质疑声高企。在此基础上,当事人因不能优先用血而只能回家吃药休养的报道内容,更是刺痛了舆论神经,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同情心,并加剧了对涉事医院和血站的不满情绪,一时间舆论哗然。

❖ 无偿献血者“用血难”引热议,激励政策落实情况面临舆论拷问


媒体援引相关政策文件指出,2023年,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者激励奖励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优先用血。多家媒体评论表示,无偿献血者“用血难”事件不仅对涉事医院和血站的社会评价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动摇了公众对无偿献血制度及其激励机制的信任与期待。正如人民网评论所言,尽管这是个案,但不容忽略其危害程度,不能低估其恶劣后果;《河南日报》也认为,献血容易用血难,威胁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生命,同时还威胁到了无偿献血制度的根基。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网民对涉事医院和血站漠视无偿献血者生命健康和优先用血权益的行为表达不满和愤怒。同时,亦有部分网民表示,此事让他们对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在“头条新闻”发起的“如果不能优先用血你还会无偿献血吗”的微博投票中,超过七成的参与者选择了“不会,感觉不值得”。

“头条新闻”发起的微博投票结果

❖ 无偿献血的舆论信任基础受损,相关机构需强化各环节风险前置处置意识


此次事件暴露了医院、血站等相关机构在无偿献血者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管理漏洞,医院与血站应加强管理和协作,包括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提高与患者沟通的准确性等,以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透明、高效的无偿献血与用血环境。事件也折射出医院、血站等相关机构舆情素养不足的问题。在面对舆情事件时,相关机构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舆论核心关切,反而自顾自地陷入“自证清白”的陷阱,必然会引起“逃避责任”的舆论指责。

对于优先用血场景下可能存在的误解情形,相关机构也应予以关注并妥善应对。如《羊城晚报》指出,有时候献血者或其直系亲属要求优先免费用血,但患者当时的病情达不到用血的指标,或者用血的副反应难以克服等,当事人易把“不宜用血”当成“不给用血”。对此,医院、血站等相关机构工作人员需深刻认识到,对于公众而言,医疗专业术语具有较高的认知门槛,因此在回复和解答相关问题时,应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引发误解。


 本期作者

舆情分析师 张丽斌




编辑:李娅琦 | 责编: 朱明刚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