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京师心理大学堂  ·  牛马自救指南 ... ·  18 小时前  
武志红  ·  看清一段关系,要看平日的小举动 | ... ·  昨天  
阿昆的科研日常  ·  我被导师PUA了? ·  昨天  
壹心理  ·  被焦虑困住时,最怕你选择自我消化 ·  2 天前  
武志红  ·  常说这几句话,孩子会一天比一天优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人一生最大的修行,是学会如何爱自己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08-03 17:58

正文


作者 | 若水
来源 | 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 《遇见》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

总说要好好爱自己,可你知道怎么才算真正地爱自己吗?

不如就从读读今天的这本书开始。





蒋方舟说过:

“真正能够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故意讨好的样子。”

然而,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和朋友、爱人的相处过程中,因处处在意别人的感受,把他人的需求凌驾在自己之上的人,不自觉地委屈自己,这种人被认为是患有圣母情结的人。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一书,给我们讲了圣母们自我疗愈的故事,并 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我们如何摆脱圣母情结,更好地爱自己。

作者森雅基·马森是一名行为治疗心理学家,英国心理学协会成员,经常受邀参加英国广播公司、其他商业电台及电视台的节目。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雅基·马森和他的亲身经历,学习摆脱圣母情结的方法和爱自己的技巧,让自己光芒万丈。


一味地对他人付出,往往不被珍惜
圣母型人格就是一种讨好型人格,在生活中很常见。

他们总会极力地掩饰自己的需求,却会无止境地为他人付出。

可事实上,一个完全没有个性的人,对他人并没有吸引力,也很难被人捧在手心。

书中有个故事:阿曼达爱上离婚后的西蒙,不惜为他洗衣、做饭、熨衣服等,每周末还坐车看他,甚至讨好他儿子。

她以为,这么做可以拉近自己与西蒙的距离。

然而,她不仅没有得到想要的爱,还因讨好别人而憋屈自己,导致身体出现状况。

很多时候,讨好型人格的人,都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他人身上,处处以他人感受为先,做讨好他人的事情。

就如作者所说:“在更深的情感层面,他们有一种安全感,觉得他们会得到大家的爱,因为照顾了每一个人。”

殊不知,越是这样,越得不到他人珍惜。

《女心理师》里,莫宇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他害怕拒绝同事请求,会导致关系破裂,就算自己的工作没完成,也要先帮同事完成工作。

有时哪怕他就在回家途中,收到同事的一条短信,也会第一时间赶回去替同事加班。

就是这么一个对同事们有求必应的人,却得不到同事们的重视。比如在一次团建中,同事们临时转换场地竟故意不通知他。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并不能靠一味地付出以赢得他人好感。

因为付出越多,别人越觉得廉价,越不会重视。

我们要做的是树立自己的底线,懂得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并努力提升自身的价值,这样才能增加自己的魅力,赢得他人更多的喜欢。


讨好型人格的人, 改变的主导权在自己手上
讨好型人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其所处环境的熏陶形成的。

比如童年时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植入到脑海中,影响每个人人格的形成。

当父母或他人一味地打压我们时,我们对自我的评价过低,就会一味地讨好以获得他人的喜欢。

众所周知,民国才女萧红,在爱情里非常卑微。

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抛弃一切,奔赴所爱的男人,却一次次地遭到男人抛弃。

其实,这跟她的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

萧红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她九岁那年,生母患病去世,后母经常指着桌子椅子骂她,父亲脾气更是暴躁,她偶尔打碎一个杯子,都会被骂到发抖的程度。

正是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她的价值感偏低,对情感依赖极强,一生都要靠讨好男人而活,甚至还把自己作品的版权给了抛弃她的前夫。

当然,不只是原生家庭,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受到评价源的影响,也容易养成讨好型人格。

心理学家先驱卡尔·罗杰斯对“评价源”做出了定义,他把“评价源”分为内外两种,取决于是自己评价自己的行为举止,还是受他人评价的影响。

作者认为,讨好型人格的人,外源会比内源强势得多,相当于把评价自己的权利交给了别人。

书中有个故事:艾拉上高中时,因不会打扮,不会谈论异性,被一群酷女孩嘲讽是个“失败者”,而这种嘲讽被她内化了,总担心身边人会给她负面评价。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满足他人的请求。

像这种类型的人,往往是受到后天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自我有种强烈的不配得感,才会不断地取悦他人。

当我们因他人评价而内心自卑时,要懂得正视自己的价值,不断挖掘自己的优点,并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以获得别人更多的认同感,才能提升自我的信心,做更好的自己。


把时间花在自我提升上,才能自带光芒
作者在书中提到: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别人的认可、欣赏、尊重是吸引来的,而不是讨来的。
当我们一味地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他人身上,就会忽视对自我的提升,对别人的吸引力也会大大降低。

毕竟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对于高价值的人,别人才会给到相应的尊重,更愿意追随。

作者提到一个故事:同事杰西卡,总害怕自己会被公司解雇,在工作上不敢拒绝同事的请求,导致自己超负荷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自我提升的事情。

可自从她关注自己、提升自己后,她变得越来越有信心和底气,敢于拒绝他人的无理请求,同事们反而给予她充分的尊重,不敢再随意使唤她了。

有时就是这样,越是爱自己的人,越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欢。

这里的自爱并不是自私自利,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上自己想要的一生。

演员徐静蕾,她一直很清醒地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通过不断学习成长,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在其他领域生根发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出色,成为娱乐圈的一名才女。

在一片不看好声中,她导演的《杜拉拉升职记》收获一亿票房,成为国内首次票房过亿的女导演。

除此之外,她所写的书法,被入选为书法计算机字库产品,成为国内首位推出个人字库的演员。

丁尼生说过:“唯有自爱,自识自制,指引人生,才能导出神圣的力量。”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懂得活出自我。


懂得拒绝他人,是建立底线的开始
讨好型人格的人,因过于在乎别人的负面评价,导致严重缺乏自信,在他人面前显得唯唯诺诺的。

想要摆脱这个怪圈,需要我们建立自我价值感。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几种方法。

首先,适当地微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