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比原链Bytom
比原链Bytom 官方资讯平台, 订阅者可以接受比原链开发进度,项目进展, 相关资讯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连续抽出 3L ... ·  昨天  
肿瘤资讯  ·  范云教授: ... ·  2 天前  
丁香园肿瘤时间  ·  袁光文教授:赋能未来,靶免联合开启子宫内膜癌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比原链Bytom

【资产通证化是未来趋势】 Bytom创始人段新星对话“数字货币之父”

比原链Bytom  · 公众号  ·  · 2018-09-14 17:31

正文

点击蓝字关注 比原链公众号



9月12日,Bytom CEO段新星受邀出席2018第四届区块链全球峰会,并在圆桌论坛上就“区块链行业发展趋势”这一话题与同台嘉宾 Digicash创始人David Chaum进行了观点交流与分享。本次峰会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主办,旨在从技术本源出发,探寻其目前存在的技术难题以及解决之道,寻求区块链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以太坊创始人/万向区块链实验室首席科学家Vitalik Buterin、 比特大陆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吴忌寒、图灵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Silvio Micali、日本银行FinTech中心负责人副岛丰、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教授李国权、微众银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马智涛等区块链专家学者、监管部门等也一同出席了本次峰会,分享最专业、最前沿的区块链技术成果与观点交锋。


下文为您呈现两位理性分析者的精彩观点。



  • 通证化的资产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段新星表示,资产的通证化将会是未来的趋势。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又从来没有停止变化过,我们现在所身负的,所交互的,就正处在变化之中。年轻一代(90后、千禧)都认为比特币以及以太币都是非常自然的货币,就像我们所用的纸币一样。我们不能指望新生一代接受金本位,使用贝壳、银元;我们同样也不能指望AI和机器人、物联网基于现有法币、纸币进行清算结算。


在可预见的未来,机器人将会普遍应用于社会,但是在两个机器人之间很难实现货币或现实存在的硬体进行交易。 所以在未来通证化的资产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数字化资产领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资产数字化的必然,我们开发出数字资产的命名、标识系统,完整的全局名字空间,并发交易通道,方便数字化的交互。基于资产智能化的必然,我们正致力于合约、虚拟机、智能签名、去中心化共识、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兼容型云计算、可编程经济模型的完善。


尤其是在数字化资产领域,段新星认为去中心化体系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比特世界与现实世界打通,让两者能够有效结合,即是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事。 通过区块链技术的赋能,全球化社区的努力,促成“智能的资产互联网”这一目标的实现。


区块链技术的能量需要更多人来共同发挥作用,我们可以看到比特币以及以太币只是实现了去中心化的 money,但是去中心化的身份、去中心化的资产系统、去中心化的带宽、存储都没有实现。


所以目前的DAPP是建立在一个不稳定的基础之上,以至于之前发生过一家大公司的云出了问题,导致创业公司全部数据丢失的惨案。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而言,底层技术的完善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这值得我们去努力。


  • 资产通证化所面临的挑战


论坛上,主持人针对金融行业搭建共有链,如何解决安全、隐私、可扩展性的“困境”问题向段新星寻求解答。


段新星表示,上述问题应该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困境”。因为从技术的角度你会看到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目的(像隐私、效率、可扩展性),但这只是研究者、工程师所看到的。 事实上,当我们遇到所谓的“困境”的时候,应该尝试通过产品、解决方案的角度去寻求化解之道。不仅是单纯技术的视角出发,而是真正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去考量,如何用技术的手段让看似矛盾的目的能够得以统一的实现。


比如说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为什么需要去中心化?区块链创始人中本聪在2009年写了一份电子邮,他总结90年代电子货币失败的教训时说过 “非常明显,集中控制的特性让它们最终无法摆脱失败的命运“,因为他们它们都是中心化的。一旦发生了问题,整个体系就崩溃了。所以他就改变了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起名为“去中心化”一词。


去中心化一词第一次用在了实体世界,用在网络拓扑结构上,主要是为了提升网络的鲁棒性、健壮性、稳定性,对于隐私安全性和扩展性都是必须要实现的 。但就资产相关的领域而言,首先需要考虑隐私和安全性,因为人们最关心的就是这两个因素,对金融行业而言安全是第一的。


现阶段资产通证化的进程虽有一定的挑战存在,但这依旧是未来的趋势。 区块链有其“去中心化”的特点,因此它未来的应用是乐观的,关键是要建立信任。 如何要让大众接受它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说监管、机制的设计、需要越来越多人来支持以及用户体验。


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多的让技术服务于实体经济,无论是从构建更广泛的生态系统方面,还是从创造出一种更加颠覆式的行业成果和场景应用方面,尝试将更多的技术运用在各个环节的上游和下游,这是值得追求的。



  • 共建社区共识是重中之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