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用着自己的方式演绎自己。
今年,
想做一个「记录时间的人」
。
因为有了它的记录,对时间有了新的领悟
热卖4年、屡次加印
的诗词日历又来了!
这次,它以全新的装帧亮相,带来新一年的力量!
“陪伴成长”
一定是可靠的长期主义,
诗词日历
,
以“成长”为主题,陪伴读者
读诗赏画、练字修心、精进成长!
对读者而言,它不仅是一本记录时间的日历,也是一个陪伴成长的密友。
春花秋月,夏蝉冬雪,诗词达意,皆是爱意,而
这样一本诗意满满的成长日历——
《千磨万击还坚劲:2025成长日历》,
一经上市,就成了当之无愧的“网红”产品:
首日,售近6000册。
2024版太多读者朋友因为没能买到而遗憾至今
……这样的成绩,足以说明读者对它的认可。
今年,经过编创团队长达半年的精心制作,
全新升级版
的《千磨万击还坚劲:2025年成长日历》终于来了!
这本日历与往年陪伴读者的《
春风得意马蹄疾
》
《长风破浪会有时》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脉相承,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上一层楼。
今年成长日历,以“
千磨万击还坚劲
”为主题,这句话出自郑板桥的《竹石》一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题咏竹石图的诗作,赞美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刚毅的品格:
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仍傲然挺立、决不屈服。
就像
厉害的人,都是把玻璃心换成了钢的
,
可以在低谷时看到光芒,在风雨飘摇时不忘坚持,在大浪冲击时不忘向前。
365天,就有365篇昂扬向上的诗词,
句句读来都震撼人心,蕴涵着岁月流转的心灵力量,也是你我人生精进的重要动力。
与诗词相映成趣的是365幅风雅国画,
日赏一幅,唯美雅致,让我们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中找到一个安静的归宿。
每一天都有诗词名句书法打卡练习,
边练边学,在书法临摹过程中,感受诗词的真谛,练一手娟秀的好字~练字亦是修心,在书写中获得内心的宁静。
日历采用了独特的留白设计,
还像一个手账记事本,给每日记事留下了空间,可以在空白处记录下日常点滴,生活随笔。
每日一诗,每日一画
365日,
每日都在精进成长!
这本日历从历史长河中提取出有生命力的诗词样本。
通过这些鲜活的诗词精神、传承的名画,一窥历史的样貌和演变脉络。
更多的是,在体验和观察这些生命历程中,激活我们内心的记忆,感怀平凡生活的珍贵。
一年365日,365首诗,每一首都是精挑细选
,每一首都触人心弦,让你每日有所改变,有所纾解,给你注入新的正能量。
从此,过去的日子都有了成长的标注,每过一天便是新的积累。
12个月,12个主题,365首诗词。坚毅、勇敢、希望、乐观、奋斗、志坚、思考、阔达、读书、爱情、亲情、惜时……
每个主题都有对应诗词,不论你处于哪个阶段,总有一首诗能直击你的心灵、代你表达心绪、为你提供精神原动力。
这里有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
坚毅
;有高适“莫愁天下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的
乐观豪迈
;
有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wan里
”的
奋发
;不管处在什么境遇之中,我们始终能在这些诗中找到一股力量。
当你经历过是是非非,终于雨过天晴后,就可以用一句诗来形容,那是“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我内心如此真诚地待人,为什么那些人都不懂,说短一点:“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说长一点,就是“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李商隐)你还是你,他还是他,只是你们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常言道,
3000年读史,无非功名利禄;九wan里悟道,终归诗歌田园
,对我们现代人说,回到村庄里不一定可能。
在每天重复且无趣的工作中,也可以在这本诗词成长日历里面寻求片刻的宁静。
今年,我们把日历分为4小册,每一册像手账本一样轻巧便携,随时随地读一首诗、赏一幅画、描画一段心情,让这部“成长日历”更贴心地陪伴你左右。
读诗赏画
日历中的“诗画奇妙游”
365首诗词,365幅名画。日历收录了《捣练图》《瑞鹤图》
《千里江山图》
《洛神赋图》
等名画,带读者每日读诗品画,品鉴古人妙笔生花。
徜徉于诗画之中,来一场日历中的“诗画奇妙游”,忘掉浮躁,找回内心的安宁。
宋代是中式美学的盛行时期,如
宋徽宗赵佶
的《瑞鹤图》,描绘了鹤群盘旋于宫殿之上的壮观景象,绘画技法精妙,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各具特色。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传世之作。
画家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在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屋村舍、小桥渔舟等景物,展现了华夏大地的壮丽山河。
色彩绚丽,技法精湛,使用了大量的矿物质颜料如石青、石绿等,使整个画面呈现出青绿色调,使画面层次分明、光彩照人。
唐代张萱的
《捣练图》
,是中国古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作。
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
理线
、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你总是可以相信古人的审美,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无尽智慧。穿梭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品读古人诗画作品,寻找那片心灵的净土。
知四时,
品诗意
传承文化血脉
在精心编排的日历里,每一页都不仅仅是对时间的简单记录,
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致敬。
日历突出了传统节日与节气,匹配上了相应的诗词,翻阅日历,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赏四季更迭,于诗意中悠然流转岁月的痕迹。
万物复苏,立春悄然而至。
陆游那首《木兰花·立春日作》:“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幡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字里行间,是诗人对立春时节既感怀过往又满怀希望的复杂情感,让人在春风的轻抚下,也生发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夏日炎炎,芒种时节。
范成大《梅雨五绝》描绘的梅雨季节,既有连绵细雨的缠绵,也有雨后初晴的清新,以及山间小路的静谧与生机,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被雨水滋润的绿色世界之中。
秋风起时,白露降临。
在这一日,不妨与李白一同品味那句“白露垂珠滴秋月”,想象清冷的月光下,晶莹的露珠如同珍珠般轻轻滴落,那份宁静与美好,足以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
立冬之日,寒风渐起。
此时,与杜牧《初冬夜饮》,那堆积如雪的梨花,不仅映照出冬日的清冷与孤寂,也预示着来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