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夜光杯
《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创刊于1946年5月1日,是目前中国报纸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副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锦缎  ·  巴菲特2025年股东信千字脱水版 ·  14 小时前  
赋青春  ·  【红色故里】之六十四 | ... ·  3 天前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2 天前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2 天前  
知识产权那点事  ·  《哪吒2》票房破百亿,仅是一个开始:超级IP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夜光杯

阿加莎与苏伊士运河

夜光杯  · 公众号  ·  · 2021-04-12 16:15

正文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个考古爱好者,她写的许多故事涉及尼罗河和伊斯坦布尔,都离苏伊士运河不远。

阿加莎·克里斯蒂

苏伊士运河被堵了5天,全球贸易受到重大影响,有的货轮因为着急甚至考虑转道好望角,打开世界地图,这又是多么漫长的旅途。

有不少人问:苏伊士运河属于哪个国家?突然我眼前就闪现高中地理课上,班主任张中樑老师绘声绘色讲着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情景,还有几年前带着女儿在埃及骑骆驼的暮色黄昏。与此同时,前段时间重追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影视,更让我平添了对那一片土地的眷恋。

其实我很少追星,阿加莎是少数的几人之一,她的书我几乎都买了,连英剧《大侦探波罗》(70集)和多季《马普尔探案》都看了,也算是铁粉了。不过,相对于年轻时完全被作者心甘情愿地牵着走,如今更能从案件的递进中寻得蛛丝马迹。但是,作者往往会将最重要的信息在真相揭露的时候展现,不会让读者轻易得逞。

下国际 跳棋的大侦探波罗( 尼罗河上的惨案》

阿加莎是个考古爱好者,所以她的作品中有很多文化古迹,而她最著名的两部作品《尼罗河上的惨案》和《东方列车谋杀案》两个地点都离苏伊士运河不远,尼罗河在它西面,伊斯坦布尔(东方列车起点站)在它北面。

1978版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堪称经典,小时候看得出神入化。后来去埃及旅游时发现,尼罗河比电影中更美丽的蔚蓝色水面扫荡了我心中残留多年的阴影。今年春节在家里重新观看,感觉节奏与我的频率很合拍,我气定神闲地欣赏,结果有了新发现——波罗与上校在客厅下棋,这种时候十分要紧,正是波罗偷听其他人谈话、搜集各种信息的机会,他一边下棋(摆样子),一边竖起两只警惕的耳朵,网罗四面声音。慢着,他在下什么棋?居然不是国际象棋,是国际跳棋!巧的是,有一种说法讲国际跳棋发源于埃及。

我笑了。一直以为老外下棋就是国际象棋,原来国际跳棋真的很早就在老外那里普及了,而进入中国,成为全国智运会和世界智运会项目也没多少年。哈哈,原来波罗下国际跳棋,怪不得他的思路那么跳跃。

爱织毛衣的马普尔小姐

阿加莎笔下除了众所周知的波罗,另外一个破案B角马普尔小姐是个乡村侦探,人设是爱织毛衣。两个侦探共同点都是未婚。

我看完六季《马普尔探案》,也有一个发现,这个看起来和蔼可亲、不被他人设防的老太太,毛衣织来织去,就那么短,没看到过一件成品。同样,她织毛衣是幌子,借此搜集打探各种消息是真,心思没花在那上面。如果是聪明的罪犯,也应该有疑惑吧?

如果从现在科技发达的当代来看,人都十分注重的隐私保存,不再是在公众场合乱嚼舌头,而且有的人还爱说谎话,波罗和马普尔估计破案也回天乏术了。下棋、织毛衣,在如今显得是多么闲逸奢侈的生活场景,就这一点来看,我还是十分羡慕他们的笃定。




关于我们: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亮“在看”,给我们留言,把它分享到朋友圈。

本公众号乃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副刊,在微信平台,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陪伴您。欢迎免费订阅,我们将每日精选两篇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机。所有文章皆为《夜光杯》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击下面的篇目链接,可重读夜光杯微信公众号3月高点击率美文:

马尚龙:上海人的分寸在拒迎疏亲间

记忆|一生奋斗,自甘寂寞,他轻轻地走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