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六神磊磊读金庸  ·  一个可怕的假设:如果郭靖穿越到明朝 ·  昨天  
历史大学堂  ·  女人动情后,才会有的表现 ·  2 天前  
鱼羊史记  ·  女人这样给你发消息,说明想你入骨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盛产珠宝之地的太守,回乡只带回一块巨石,是清官还是沽名钓誉?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11-20 00:03

正文

汉末三国时期,发生了一桩奇事。一位在盛产珍珠宝石之地任职多年的太守,为官两袖清风,廉明清正,肃贪拒贿,卸任后亦不曾携带任何当地的珍宝特产,所以随身行李实在太少,准备从海路返回苏州故乡时,没有足够财物压住行船,因此船轻难避海风巨浪。

于是他只得请船夫们临时到岸边取一块巨石为压舱之物,这才顺利返乡。此人就是交州郁林郡太守陆绩。那块巨石因此被后人称为“汉陆公郁林石”、“廉石”。

苏州府学:廉石

“廉石归乡”一事,成为千载以来清官廉吏典范,为各朝各代官员所推崇,他们将“廉石”立于苏州府学之前,文庙之中,直至今日,千百年来,永为世人怀念瞻仰。

【孙权辟陆绩为曹掾,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海,载石为重。姑苏陆氏之门有巨石,号“郁林石”,世保其居。】——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陆氏在姑苏,其门有巨石,远祖绩尝事吴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海,取石为重,人称其廉,号“郁林石”,世保其居云。】——《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

2010年,有关部门专门为陆绩拍摄30集电视剧《廉石传奇》。

陆绩在现代是个冷门之极的三国人物,唯一能稍稍被提及的,大约就是他虽然比名将陆逊年纪更小,辈分上却是其叔父了。

然而,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陆绩却长期是最具知名度的三国人物之一。每个识字学童必读的启蒙典籍《二十四孝》中,便列入了“陆绩怀橘”一事,所谓「孝顺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橘,遗母事堪奇。」

石刻:陆绩怀橘

汉末扬州军阀、时任左将军的袁术所举行的宴会上,年仅六岁的陆绩随其父庐江太守陆康赴宴,袁术将橘子分赠给与会宾客。陆绩想到当时此物难得,自己母亲又喜欢吃,便将自己分到的三只橘子藏入怀中,想带回家给母亲分享。谁知向袁术辞行,作揖拜别时却从怀中掉落。袁术问明缘由,大为讶异,感慨陆绩将来必成国家栋梁。

就和英俊年少、意气风发的孙策周瑜被称为“孙郎、周郎”一样,陆绩从此也被当时人称为“怀橘陆郎”,这个称号伴随了他的一生。

【汉陆绩,字公纪,吴郡人。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交好。绩六岁时,于九江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其三枚,及归拜辞,橘堕地。术笑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怀橘陆郎:陆绩


情到真处兮贵乎自然,生活小节亦可见大品性,六岁孩童“怀橘遗亲”这样发于自然本能、毫无矫揉造作的孝行,千百年来皆被赞叹:「盍易父母爱子之心以爱亲,奇哉陆郎,可以为法矣」,确是理所当然,远比“二十四孝”中许多“埋儿奉母”、“卧冰求鲤”、“割股疗亲”之类不近人情的愚孝,更值得后人推崇,哪怕再过500年、1000年,相信也不会过时。

而真实历史上的陆绩,远不止是一个早慧的孝子。在怀橘宴仅仅一年后,陆袁两家便交恶,袁术派遣部将孙策攻打庐江,陆氏宗族上百口,一半人死于艰苦的围城战和后来的流离迁徙。年仅九岁的陆绩随宗族返回吴郡,接过家主之位,因为太过年幼,十三岁的堂侄陆逊帮他支撑门户。

岂知不久后,大仇人孙策兵取江东,占领吴郡。两个少年人不得不从此在仇人眼皮底下讨生活。

孙策、周瑜起兵,夺占江东

陆绩十一岁时,孙策遇刺,张昭受命托孤,辅佐孙权继领江东,与包括陆氏江东大族力求和解。孙权一边将自己的侄女、也是孙策的女儿嫁给性情相对柔顺的陆逊,让孙陆两家得以在表面上化仇为亲;一边则对秉性刚直的陆绩屡加打压。

东吴之主:孙权

凭着吴军在赤壁之战和江陵之战连挫中原霸主曹操的兵威,步骘率千余武库吏南下,击斩苍梧太守吴巨,迫降交趾太守士燮,陆续收服交州各郡。

公元209年,孙权便让将陆绩去偏远的郁林郡(今广西玉林)为太守。汉末当时,郁林之地形同蛮荒,远未得到开发,不但气候酷热,而且环境恶劣,疫痢流行,江南人士到此地任职,可谓形同流放,九死一生。

陆绩就职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怀着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他跋山涉水巡视各县,体察民情,面对百业待兴之地,他身体力行和民众一起修建城池,挖掘水井,改善水质,减轻当地疫病。他亲手打的一口水井,被当地民众至今称为“陆公井”“怀橘井”,该地也被称为“怀橘坊”,“橘井名区”,至今牌楼尚存。

广西郁林怀橘坊:

陆绩在理政之余,作为当时的知名学者,更将先进的华夏文化传播到广西,史载他以诗书礼乐教化当地的青年民众,因此从者云集,使翰墨典章得以传播于鄙域,形成了后来独具一格的“布山文化”。他的小女儿就出生于郁林,被取名为“陆郁生”,更体现了这位太守和当地民众同甘共苦、风雨共渡的胸怀。

交州当地,虽说地处蛮荒,民风未化,但另一方面,珍珠、翡翠、琉璃、玳瑁、犀角、象牙、香料等奇珍异宝,特产的香蕉、椰子、龙眼等热带水果和各种珍稀药材,却是物产丰盛,史载士燮每年都要大量向孙权进贡,从不间断,亦成为孙权对曹魏外交中的重要物资。因此,从两汉到东吴,但凡能安然过了瘴气这关的交州官员,没有哪个不是赚得金山银山,满载而归,更因为天高皇帝远,他们的横征暴敛,也累次激起当地民众的强烈反抗。

【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瑇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