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7年,隋朝末年的风雨飘摇让中原大地一片混沌。
在一次深夜酒醉后,李渊(唐高祖)步履蹒跚地走到了皇帝的行宫前。
透过微弱的光,他看到了两位美人正在沐浴,脚步不由自主地迈了进去。
第二天清晨,李渊酒醒后的第一反应是惊出了一身冷汗:“我竟然碰了皇帝的女人,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然而,话音未落,李世民已冲进门来,跪在地上,用颤抖的声音说:“父亲,都是儿子的错,儿子愿一人承担!”
隋朝末年,民间流传着两句话:“桃李子,有天下”“杨氏将灭,李氏将兴”。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这两句预言最终成为了现实。
李渊的起兵谋反,推翻了隋炀帝杨广的政权,而这一切,竟然是由李世民策划的。
李渊与杨广(隋炀帝)有着极其密切的亲戚关系,杨广的母亲独孤伽罗和李渊的母亲是亲姐妹,因此,杨广和李渊就是表兄弟。
更难得的是,杨广对李渊还算信任,这为李渊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
李渊从小就在姨母独孤伽罗和姨夫杨坚(隋文帝)的眼前长大。
独孤皇后与杨坚共有十个子女,但对这个外甥李渊仍然十分疼爱,杨坚也多次对他进行栽培和提携。
由此可见,李渊不仅聪明,还具备出色的朝政敏感度。
然而,杨广并非一个完美无缺的皇帝。
早年,他隐忍如曹丕,但称帝后,却变得肆意妄为。
他有一个怪癖,特别喜欢抢李渊的东西。
自从杨广登基后,李渊的官职一直没有大的升迁,这让他感到非常困惑。
直到他的妻子窦氏提醒道:“天下人都知道你有几匹好马,但你却不献给皇帝,他心里能舒服吗?”
李渊起初并未听从妻子的建议,结果果然遭到了贬黜。
窦氏的宽慰下,李渊开始改变策略,定期给杨广送礼,这才逐渐恢复了皇帝的信任。
尽管如此,杨广对李渊的态度却变得越来越高高在上。
一次,李渊因病未能参加朝会,杨广随口问道:“李渊病了?会不会死啊?”
这种冷漠的语气让在场的朝臣心中暗自猜测,难道杨广盼着李渊早点儿去世?
李渊的脸上布满了皱纹,胡须稀疏,慈眉善目。
然而,在另一场朝会上,杨广却当众嘲笑李渊:“李渊,你这副‘阿婆面’,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这句话虽然看似轻描淡写,却让李渊心中充满了愤懑。
妻子窦氏安慰他:“您继承的是唐国公的爵位,‘唐’便是‘堂’,‘阿婆面’就是指‘堂主’啊!”
出自名门的窦氏具有非凡的才能,正是在她的提醒和宽慰下,李渊才能在杨广的猜忌中顺遂地继续做事。
然而,李渊的心中却始终有一股不安,他担心杨广的多疑会危及家人的安全。
最希望李渊反隋的,无疑是李世民。
在李渊按兵不动、犹豫不决的时候,李世民显得尤为焦急。
他深知,父亲需要一个决断的契机。
于是,李世民找到了晋阳宫副监裴寂,商量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裴寂在晋阳宫(隋炀帝的行宫)找到了几位美人宫女,安排她们在月光下沐浴。
当晚,李渊与裴寂狂饮,早已醉得不省人事。
裴寂见时机成熟,便将李渊领到了宫女沐浴的地方。
李渊在朦胧的酒意中,不自觉地推开门,走进了这个危险的境地。
第二天清晨,李渊酒醒后,发现自己竟然在晋阳宫中。
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碰了皇帝的女人,这是极其严重的罪行,随时可能掉脑袋。
此时,门外的李世民已经听到了父亲起床的声音,急忙推门而入,跪在地上,声泪俱下:“父亲,都是儿子的错,儿子愿一人承担!”
裴寂适时地跟了进来,对李渊说:“二公子一心为您,此事若暴露,就是诛杀九族的大罪。然而,天下大乱,成大事者又何惧小节?二公子已经暗中招兵买马,万事俱备,请您决断。”
李渊心中一震,他意识到自己确实需要一个契机。
尽管他一直心怀大志,但总是犹豫不决。
这次,他在裴寂和李世民的推动下,终于下定了反隋的决心。